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网络购物、支付以及生活缴费等活动,可以大量节省人们用于出行、排队等方面的时间,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当今,移动电子科技发展迅速,因而,研究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及应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促进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袁征 《改革与开放》2014,(22):18-19,21
移动商务是利用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即通过移动通讯设备和无线上网技术相结合所形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是一种将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以及其他信息处理技术融合的最新信息化成果.消费者通过移动设备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商业信息,实现移动购物,是传统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是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一场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的革命。移动电子商务正逐渐被农民和农业企业所关注,"移动互联网+"开辟了一条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晏鹏 《西部大开发》2011,(5):103-104
电子商务是以现代互联网通信手段传输商业信息进行的商业活动,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和无线应用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发展趋向于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移动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移动互联的贸易方式拥有更为广泛的用户基础,势必将成为全球具有战略意义的贸易手段和信息交换的有效方式:移动电子商务的诸多优势能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但安全问题仍是影响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难题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5.
伴随移动通讯技术的成熟,移动终端市场的更新换代,新一代智能移动终端正在一步步的走进平常百姓的家中。移动通信用户在以一个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增长。移动电子商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人们迫切的希望能够利用自己手中的移动终端做更多的事情,以此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快捷,高效。当然,经过近几年时间的发展,电子商务融合了无线因特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优点,已经让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个独立的名词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在技术领域,移动电子商务一词完全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技术登上IT行业。随着塞班,安卓,苹果iOS等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不断成熟,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平台,再加上移动通信费用的逐步降低,我们完全可以肯定,移动电子商务将会在未来的几年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不足,同样移动电子商务也不例外,本文将对移动电子商务技术进行全面的解析,并对其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移动电子商务,是通过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呼机等移动通信设备与因特网有机结合所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本文主要介绍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分析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指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快速的流通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方便了沟通,提高了办事效率。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电子商务也逐渐改变了商品的交易方式,城市电子商务的市场已经日益饱和,而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目前还有待开发,特别是针对农产品的销售,需要结合当地农村建设的特点,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以达到开拓市场,振兴农村电子商务和经济的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贾海陶 《魅力中国》2013,(25):148-148
我们正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越来越普及,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通过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需要看到的网页信息分辩率、图像大小等能够自动切换。本文提出了响应式网页设计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快速经历了信息技术的一次又一次飞跃,个人电脑、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一个又一个全新的概念与商业模式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方式,推动着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相似文献   

10.
移动电子商务:银行VS电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势凸显移动电子商务是由电子商务的概念衍生出来的。现在的电子商务以PC机为主要界面,是"有线的电子商务";而移动电子商务,则是通过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这些可以装在口袋里的移动终端来完成商务活动的。相对于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增加了移动性和终端的多样性。无线系统允许用户访问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内任何地方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电子商务和移动服务的发展创造了商机。其中,移动营销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营销趋势。由于移动设备是个人专用设备,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对移动服务的用户接受程度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移动业务的发展。移动营销的主要潜力在于大量的移动电话用户。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4G以外,我们引入了新技术,即5G无线技术。5G提供高容量、提高传输数据速率,减少延迟和更好的服务质量。为了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一些新技术被用于5G无线网络。在5G新环境、新领域,迅速巩固中国移动已经取得的社会市场竞争优势,成为企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陈伟 《产权导刊》2011,(12):46-48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正在逐渐走向融合。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的膏机结合,在媒体传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广告服务、教育学习、生活娱乐等平台上有着全新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乔晓华 《北方经济》2002,(11):35-35
一.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1、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是灵活、简单、方便。它能完全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制定、设备的选择以及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  相似文献   

14.
史秋实 《新财经》2011,(9):82-84
移动互联网,这个由手机发力、未来有无限可能的新行业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各个领域,手机短信、微博、移动音乐、手机游戏、手机视频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易观报告显示,互联网用户2012年将完成向移动互联网的迁徙,年增长量维持在1亿户以上;同时随着用户以及应用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在2013年年营收将突破6000亿元。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猛,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县域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相对滞缓。文章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和县域互联网金融现状的分析,提出商业银行需要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协助其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电子商务化、信息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县域农副产业电子商务贸易发展,同时,加大县域个人移动支付市场的建设,调整自身涉农金融产品布局并加快机构转型,以此推动县域互联网金融发展,助力县域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6.
程红光 《中国经贸》2011,(14):44-45
电子商务(E—COMMER,CE),狭义是指用户通过电子信息网络终端从事商业活动。广义而言,电子商务还包括电子政务。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则是电子商务的移动化,户外化,是用户利用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车载系统等移动通信设备通过因特网与上下游市场参与者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相对于传统的桌面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由于自身特点还存在不少制约性,但凭借无限移动带来的便利性和快捷性,将会给电子商务模式带来无限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开门七件事,到了2020年。互联网将成为开门第八件事。那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无处不在,而这些概念将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因为网上已经不仅仅只是购物,而是水电煤日常缴费、买房买车、交通出行、人情往来等都可以通过在线支付的方式进行。电子商务融人生活,互联网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18.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开门七件事,到了2020年。互联网将成为开门第八件事。那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无处不在,而这些概念将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因为网上已经不仅仅只是购物,而是水电煤日常缴费、买房买车、交通出行、人情往来等都可以通过在线支付的方式进行。电子商务融人生活,互联网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不断融合和发展以及人们手持的移动终端设备大量的普及,这里所指的移动终端设备主要包括MID、PDA以及手机等。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由于互联网为电信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为我国移动增值业务创造了全新商业的运作模式,也就是内容类商业模式、服务类商业模式以及广告类商业模式这三大类型,文章对移动互联网这三种主要类型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并且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目前存在主要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很好的结合,对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沈丹姬 《魅力中国》2014,(24):248-249
随着互联网技术革命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思维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团队或者企业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当下,国内外许多博物馆已经开始或着手准备在展示与服务中融入新媒体元素,利用自设网站、开辟BBS论坛和开辟官方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移动设备互动软件开发等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博物馆宣传、研究以及与社会公众展开互动,试图为观众打造更人性化的参与体验,进一步实现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