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单位GDP能耗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因素和产业能源利用效率因素分析了浙江省单位GDP能源消费变化的原因,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能源利用效率占主导因素,其中第二产业又是影响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②在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同样也是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③从行业中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与造纸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耗能最多的三个行业。浙江省的节能减排措施主要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出发,尤其要提高重点用能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加快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林业生物质能源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中将会发挥愈来越重要作用,将成为应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转型,解决能源与环境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日本能源供需总量和结构状况,得出:1990年—2010年财政年度,民生部门和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耗是拉动日本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日本能源结构中,石油所占比重在下降,煤炭、天然气占比在上升,核能占比在11%左右,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占比较小。其次,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节能政策、新能源开发、能源市场化改革、能源外交等方面阐释了日本能源政策的演变。最后,整理出日本能源政策演变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国际能源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国际能源供需的历史,其宏观特点表现为:消费总量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化石能源储备较丰富,地区储备差异促进能源贸易;各国能源利用效率差距较大。国际能源发展存在多元化、环保化、高效化、全球化的特征。文章分析了国际能源的发展趋势。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将持续增长,中国与印度增长最快;能源结构短期变化不大,长期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转换;优质、高效、洁净能源长期看好;能源科技发展至关重要;节能倍受重视。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对改善农村农民生活用能结构和能源消费水平,解决农村能源匮乏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绍兴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为加快绍兴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发展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的认识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未来替代化石能源最有发展潜力、最具发展空间、可循环利用的资源.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对我国1985-2005年的能源消费和GDP数据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发现我国的能源消费和GDP都在不断地快速增长,但是它们各自的增长变化都是非稳定的。因此,我国应适当发展多种能源消费,调整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的消耗性增加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增长,应努力提高各种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的浪费;合理安排能源的进出口。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利用自身技术和资本优势加快发展节能、新能源、低碳等新兴产业,推行碳排放交易,强化其经济竞争优势,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绿色发展迫在眉睫。双重压力下,我国在大力发展传统能源的同时,如何执行《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低碳能源发展要求?带着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近些年在开发利用天然气、发展地热、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低碳能源方面有出色成就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能源消费增长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依赖,而在"十三五"期间,中国则面临着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两项指标的双控,总体目标也进而被分解到了各地区。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在能源消费的硬约束下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区域协调的发展,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是一项重大的议题。论文以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费为研究目标,利用迪氏对数平均指数(LMDI)分解方法将能源消费增长分解为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从产业部门和区域差异两个视角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在过去近20年中能源消费的驱动因素,辨析出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费在产业结构和区域差异中的演化特征。结论表明,第二产业的规模效应和河北在区域三大效应方面的贡献是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进入推进三步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即实现人民生活初步达到小康。1992-2001年间,中国本着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开发石油、天然气,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能源发展战略,不断落实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总方针,在能源发展的多个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的能源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