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职校企合作一直呼声大,雨点小,呈现出高职院校一头热的状态.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导致高职校企合作诸多困境的原因一是校企双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出现利益冲突,二是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受交易费用的影响,三是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外部效应明显.因此,从经济学角度来破解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困境的基本思路即是重视企业方的利益诉求,一是政府出台制度性安排对企业进行补偿,二是高职院校深入对接企业运营需求,利用自身优势从多方面对企业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就是高职学校与企业对接合作培养企业所需专业人才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学校以及企业两种教育环境的适应,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得小微企业的人才困境得以缓解。由于当前我国的小微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人才困境,因此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手段对校企合作这一发展模式进行引导,以使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5,(26):191-193
西北地区校企合作培养外包人才在现实中存在合作和方式单一、企业合作积极性低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校企双方长期有效的合作。为此,学校需要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等中间机构的协调下,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深化合作机制,通过"2+1+1"等模式来实现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服务外包人才。  相似文献   

4.
鲍都娇 《价值工程》2015,(1):217-218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存在着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其中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也同样如此。学校应深入理解并运用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来打开市场,获得客户,让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中来。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经济学视角探讨如何发挥会员优势,在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下做大"蛋糕",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在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下完善监管体系,弥补会员制运行中的市场失灵等外部性问题。这些意见对交易所市场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完善"名校+名企"的校企合作机制,是新时期农职教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农职教要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推进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化建设,从根本上打破制约农职教发展的瓶颈."名校+名企"代表现代农职教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广东经验"--政府主导下、基于政策优惠的校企合作,学校主导下、基于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企业主导下、基于人才共育的校企合作,是农职教战线学习和借鉴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市场失灵现象出现导致政府介入市场并对一些企业进行政府管制时,从某种程度上就形成了一种契约机制,即"政府管制契约"。在政府管制契约下,无论政府还是被管制的企业都需要"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来约束与促进契约的履行。为此,本文首先对政府管制和政府管制契约的相关范畴进行了界定,并从"公允价值计量"的视角对公允价值计量与政府管制契约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朱旦晨 《价值工程》2010,29(28):196-196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对相关专业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与管理机制不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出现空白,职业院校的教育体制和实力制约校企合作发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发展。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完善政府的行政职能,挖掘校企双方的管理资源优势,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常见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校、学生和酒店企业角度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利益与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推动深入校企合作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常见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校、学生和酒店企业角度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利益与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推动深入校企合作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2.
赖春秋 《民营科技》2013,(4):116-117
中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中等技能人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离不开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于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走入中职校,并成为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对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由于该专业的就业特点、教学体制、企业利益、学校与企业的沟通纽带等因素导致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较难进行校企合作。为了促进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校企合作,中职学校非常有必要研究如何实施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将政府、行业、企业都请上校企合作这架马车,以从根本上改变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困境,究其原因,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导致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而银企信息不对称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信号发送障碍是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失灵的关键,政府在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的职能错位是导致政府失灵的根源。因此,要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应该大力发展关系型贷款、积极尝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和企业经营管理权“权”压融资服务体系、发行知识产权金融支持证券、成立政策性科技银行、发展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和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等,以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不仅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之一,而且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本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与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与此同时,这种培养模式其固有的矛盾也在实践中逐渐显现。学校和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双方,代表不同的利益,导致校企合作在实践中困难重重。而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下,政府拥有绝对的政治力量和优势,而且还拥有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7,(10):254-255
介绍了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意义,结合目前国内校企合作的现状,揭示出一些校企合作中的一些典型问题,重点围绕目前校企合作现状中所体现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进行了研究,从学生、教师、学校、企业以及政府等多个层面对如何加强校企深度合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济》2014,(10):127-130
本文基于经济学微观层面,以外部性理论为视角阐述了旅游资源所具备的公共产品的特征,从其表现出来的外部经济性和不经济性两个维度,全面剖析了旅游资源在市场配置中所引发失灵的成因以及导致的资源恶化、有效供给不足等诸多问题。最后提出旅游资源在市场配置中失灵问题亟待政府适度介入,通过有效的行政干预从而摆脱失灵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旅游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包焱  OY  n 《价值工程》2014,(4):256-257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一种运行机制。本文从利益机制入手,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校企合作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并尝试性提出构建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6,(19):210-212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关系着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中职教育的飞速发展,东莞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取得了喜人成绩,但也呈现出校企合作缺乏深度、"校热企冷"现象严重、合作专业覆盖面小等问题。为有效突破校企合作瓶颈,特提出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激励企业参与热情、培育优秀技能人才等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提出了基于公共教育政策的高职院校一对一校企合作模式。一对一校企合作模式指"一个企业对应一个高职院校""、一个专业对应一个相关企业""、一个‘双师型’教师对应一项培训"。旨在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