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机制及中国的地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与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是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突出表现,更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及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的集中体现,是"美国贸易模式"与"东亚贸易模式"冲突的必然结果。迅速发展的中国是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但中国在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流向结构及贸易利得分配格局中的表现表明,中国在当前全球贸易失衡中充当了贸易模式冲突的突破口的作用,国民福利不增反减,中国应该深刻解读"东亚贸易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探索更科学、优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引导世界经济向更均衡、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 尽管白宫的经济年度报告再次将2016亿美元对华贸易赤字作为敦促中国采取更灵活汇率政策的理由,却不能完全抵消来自美国内部制裁"中国不公平贸易"的政治压力。日前,又一份对华贸易调查报告《美中贸易关系:进入更大责任和执法新阶段》出笼。这份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有关对华贸易关系的全面调查报告,对中国的措辞进一步升级:"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学徒期’已经结束,美国将让中国为不平等的贸易做法负责。"由此预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又有新变。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美两国同为农产品进出口大国,但两国农产品贸易状况比较复杂,对中美农产品贸易关系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分析中国与美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现状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和美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贸易竞争力、贸易互补性、产业内贸易程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农产品竞争性强,中国竞争力较差;双边农产品贸易在一些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而且兼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特征.针对中美两国贸易特点,中国应在发展中美间农产品贸易中审慎把握形势、进行科学决策、合理安排政策.  相似文献   

4.
由于多哈回合停滞不前和全球贸易结构尤其是服务贸易结构趋向高级化,加上美国的强力推动,全球贸易规则不断演进,TPP谈判的影响力越来越大。TPP谈判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要求开放服务业,还关注贸易背后的诸如劳工和环境标准的问题,其谈判的分歧取决于谈判各方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美国的贸易规则。一旦TPP施行,美国服务贸易的优势将得到增强,并且美国贸易商将获得规则上的优势。而对于中国而言,TPP的施行将给中国出口带来负面影响,但中国可以选择深度开放、加强双边或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利用上海自贸区对TPP规则进行融合等方式来应对TPP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自1993年实施以来,经历了克林顿和布什政府.伦敦<经济学家>称克林顿时期为"有史以来最长久的经济扩张".这期间美国贸易出口总额大幅度上升、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就业市场良好、国际经济竞争力提高等,这些发展都离不开两届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中国国际贸易却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出口大幅度萎缩,面临严峻社会形势.文章通过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效,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得出关于完善中国国际贸易政策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还没有从钢铁贸易的"四面楚歌"中走出来的美国布什政府在11月18日接着扬起了纺织贸易的大棒,对来自中国的袍服、胸罩、针织品三大类纺织品设立新的配额限制.美国商务部次长阿尔东纳斯称,根据中美之间的贸易规定,美国将对中国胸罩、针织布及袍服等纺织品的进口数量限制在年增长率7.5%以内.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近两年以来,美国首次启动对中国纺织品的临时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与美国贸易的快速发展,中美双方贸易失衡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根据美国提供的中美双方贸易交易数据表明,中国对美国贸易的转变是从1983年开始的;而根据中国的中美双方贸易交易数据表明,中国对美国贸易的转变是从1993年开始的。随着中国与美国经济体制、国家政策的不断改革,中国与美国贸易矛盾问题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角度,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中,贸易保护措施再次密集"发威"。10月6日,欧盟决定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征收最终反倾销税。7日,美国又宣布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此间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受美国轮胎特保案影响,最近国际上贸易保护措施频频出击,但在当前"危机时代"和危机过后,中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奥巴马总统推动的TPP谈判之所以引发国会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博弈,主要是因为民主党与共和党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在这场博弈的背后,是美国贸易政策决策的整个政治过程即贸易政治;在有关TPP的谈判内容和谈判条款的设定上,各利益集团都试图通过对国会议员的游说来抵制由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冲击;在国会两党竞争的政治格局中,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是通过两党的不同政治主张而集中显示,并最终体现在由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上;而政府在制定有关TPP谈判的政策时,首先考虑的是国家的整体利益,这是由美国贸易政策的特殊性,即它是国家整体外交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所决定的。中国在与美国的双边贸易往来中,为规避其贸易政治的影响,应通过继续对其"院外援华集团"实施"利益均衡"的策略,培育其与中国之间的"相容利益";同时加强与那些保护性利益集团之间的沟通和磋商;并借助"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一机制和平台,加强与美国行政部门的沟通、磋商及协调。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奥巴马总统推动的TPP谈判之所以引发国会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博弈,主要是因为民主党与共和党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在这场博弈的背后,是美国贸易政策决策的整个政治过程即贸易政治;在有关TPP的谈判内容和谈判条款的设定上,各利益集团都试图通过对国会议员的游说来抵制由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冲击;在国会两党竞争的政治格局中,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是通过两党的不同政治主张而集中显示,并最终体现在由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上;而政府在制定有关TPP谈判的政策时,首先考虑的是国家的整体利益,这是由美国贸易政策的特殊性,即它是国家整体外交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所决定的。中国在与美国的双边贸易往来中,为规避其贸易政治的影响,应通过继续对其"院外援华集团"实施"利益均衡"的策略,培育其与中国之间的"相容利益";同时加强与那些保护性利益集团之间的沟通和磋商;并借助"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一机制和平台,加强与美国行政部门的沟通、磋商及协调。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美国总统奥巴马以贸易为焦点的亚洲之行的推进,我们有必要反思美国的大型协定新策略及其对全球贸易系统的影响。"大型协定"一词代表欧美之间和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大规模的、有望实现的协定,如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然而,大型协定远比上述两类协定要广泛得多——不仅包括上述列举的,还包括中国和亚洲的其他国家将要达成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深度贸易协定数据库,对自由贸易协定中纳入的贸易便利化与海关程序规则进行统计,实证检验贸易便利化规则深度对价值链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贸易网络扩大,欧盟在整个贸易便利化结构网络中稳居主导地位,中国、韩国等节点的影响力逐年提升,美国、智利等节点的度中心度有所下降。这些缔约方在自由贸易协定中纳入的贸易便利化规则深度越高,越能促进价值链贸易发展,且对中间品贸易的影响弹性显著高于最终品贸易。在六项代表性贸易便利化规则中,单一窗口、经认证经营者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通过机制检验发现,贸易便利化规则对价值链贸易的促进作用受到成员国之间制度距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的约束。但若成员国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贸易便利化规则会放大其贸易效应。研究表明,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与周边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规制高标准贸易便利化规则,对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险服务贸易总量增长迅速,但逆差额却逐年递增,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优势并不突出。相比之下,美国保险服务贸易虽然也是处于逆差状态,但其保险服务贸易的发展质量远远高于中国。通过对两国保险服务贸易的国际出口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比较和对美国保险服务发展模式的研究,分析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的竞争态势。并从监管机制、产业政策、保险业务创新及扩大产业内贸易等多个方面提出竞争策略,为中国保险服务贸易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生产背景下,国际贸易的主要构成不再是最终产品而是中间产品,传统的贸易统计方式无法反映各国在各个环节中的真实贡献与实际收益。本文基于OECD增加值贸易数据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特征,研究发现:首先,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双边贸易差额,按增加值衡量要远远小于按总贸易额衡量的情况,这表明传统贸易统计会产生贸易额远大于实际贸易利得的"统计假象"。其次,中国出口额中隐含了外国增加值,这些增加值构成了被"重复计算"的贸易额。从空间分布来看,这些外国增加值来源地主要集中于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再次,各行业出口额中的国内增加值比例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国外增加值比例持续下降,这说明中国出口结构正在不断改善,即从国外增加值高的加工贸易转向国内增加值高的一般贸易。最后,制造业出口额中包含了很大比例的服务增加值,并且各制造业出口额中的服务增加值比例不断上升,这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的投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引入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测算2000-2014年间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利益,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但所获贸易利益极为有限,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是向着有利于美国、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尽管中美贸易顺差在2000-2014年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由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地位,出口对我国获取贸易利益的带动作用不强。因此,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改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低端地位,向价值链的两端攀升,从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获利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欧高层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猛,欧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2000年10月中欧领导人共同提出了"欧盟早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与投资伙伴"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推动中欧经贸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欧盟的经济规模接近美国,是日本的两倍,但中欧贸易额仅为中美贸易的一半,也少于中日贸易,双边贸易与欧盟的经济和外贸实力明显不相称.欧盟在环境、卫生、安全、劳工等方面设置很多技术壁垒,对我产品大量实施反倾销,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给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较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全球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使中国出口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1970~2008年美国进口倾向变化的统计分析,探讨贸易保护的周期性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真实经济周期(RBC)理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奥巴马推出"购买美国货"这一保护性措施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作用,并提出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周忠菲 《亚太经济》2007,25(2):12-16
本文考查了美国贸易政策的变迁和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根源,指出在美国继续把反倾销税和非贸易壁垒作为限制某些商品进口的重要手段的情况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出口前景,普遍存在不确定感。未来中国和东亚各国(地区)采取集体行动方式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霸权,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从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看,中美贸易失衡是由于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处于低附加值部分,替代日本、韩国和东盟等经济体对美国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因此,美国实施贸易保护、要求中国提高市场开放程度和人民币升值等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欧盟与中国已成为 重要的贸易伙伴 在2002年,中国成为位于美国、瑞士之后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成为位于日本、美国之后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02年欧盟-中国贸易量增加8.7%,2003年1-3季度欧盟从中国进口增加15.9%,向中国出口增加31.9%。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将会持续,并成为对外贸易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