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于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在农村金融领域,不仅要求金融供给主体在数量上有增加,而且应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农村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的互补性使得合作成为实现要素最优配置的一种方法。合作模式的稳定性对双方经营决策有决定性作用,从数理角度构建适合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和正规金融机构合作的模型,并得到保持稳定合作所要求的条件,最后以收集到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年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信贷量相差悬殊的省份适合寄生合作模式,而二者实力相当的省份则适合依赖成长的对称互利合作模式;寄生模式是过渡性的,而依赖成长对称互利模式能够使合作的总体效应增加。  相似文献   

2.
高效率的金融制度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可以提高经济的总体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效率进行调查,从资金配置效率、适应性效率和运行效率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规金融制度的效率偏低,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效率偏高;两种金融制度的效率有各自的空间,在规模和范围较小时,非正规金融制度效率更高,而超出一定的发展范围和规模,正规金融制度的优越性则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3.
正规金融与农村民间金融的垂直合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规金融与农村民间金融都存在着各自的竞争优势,并且它们相互间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文章列举了它们实现合作的具体模式并通过收益——选择模型分析证明,两者之间建立垂直合作的融资关系将能够改进整个农村金融参与者的福利。  相似文献   

4.
分别通过数理模型和博弈模型对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认为当前农村金融的改革应当注重发挥非正规金融的内生作用,把农村非正规金融放在当前农村改革的主要位置上。最后从短期、中期、长期的角度指出农村金融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规银行的功能定位不准确致使信贷供给与农户借贷需求的严重错位:政策性银行——农村发展银行:职能单一性与自身管理机制的欠缺、商业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过分的追求商业化和自身沉重的历史包袱、支农主力——农村信用合作社:支农贷款缺乏刚性约束与自身发展方向不明确、只存不贷的银行——邮政储蓄成为农村金融的“抽水机”,致使信贷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户需求,这必然要求进一步重新定位农村正规金融功能,减少供给型金融抑制。  相似文献   

6.
非正规金融一直都作为一股强劲的草根力量活跃在金融市场,特别是农村金融市场.如何正确看待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竞争,并且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发展正规金融,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本文在调查基础上,从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冲击入手,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相对优势,阐述了两种金融的几种合作模式以及效果.  相似文献   

7.
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要约束,其可能给家户福利和生产活动带来损失。金融约束不仅来自于正规金融,也来自于非正规金融。利用区域转换模型,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证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对家户福利的不同作用。实证分析表明,正规金融约束的家户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受到限制,非农经营的效应也更低,而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对正规金融形成了替代,弥补了其部分功能。受到非正规金融约束的家户,社会资本的功能被弱化,但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的作用以及参与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作用由于得到正规金融的支持而更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大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农村正规金融在满足生产发展尤其是非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基于社会资本的非正规金融主要对于缓冲收入冲击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6,(9)
民营中小企业在黑龙江省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却无法从正规金融渠道得到满足,于是便产生了民间自发的金融创新产物,即非正规金融。文章从黑龙江省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完善黑龙江非正规金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正规金融信贷、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国1952—200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计量结果表明,正规金融的信贷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投放到农业的资金的配置效率是不高的;而中国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几乎没有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正规信用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正规信用供给总量和结构的分析 ,指出正规信用供给作用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促进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良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为基础,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1998-2012年的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且两者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互补效应明显.同时还发现:区域的财政支出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区域人均消费实力均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而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金融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基于金融动的规模效应、交易对象与信用体系特征所造成的交易成的差异,比较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各自的比较优势及原因,由此得出结论,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作为金融体系的组成分,应该按照各自的交易成本优势合理进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金融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基于金融活动的规模效应、交易对象与信用体系特征所造成的交易成本的差异,比较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各自的比较优势及原因,并由此得出结论,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作为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应该按照各自的交易成本优势合理进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如今我国农村经济正处在一个转型的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今的经济是以金融作为核心,但是却没有现代金融给予支持,这就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实用问题上出现各种困难.在农村经济发展当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农村的金融配置,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效应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
唐静 《经济师》2022,(4):138-139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农村互联网金融也是占据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目前我国也将农村金融改革列入重点改革项目。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逐渐成为金融行业的主流,尤其在农村金融方面,过去传统的金融体系已然落伍,无法满足现有的农村市场,农村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才是市场的主力军,不但符合国家一直倡导的普惠金融体系,而且对过去的金融体系和市场空间之间的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也将更加完善,走向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于以往研究主要以信息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文章从一个新的视角———经济二元转型,对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的经济绩效重新进行了审视。以费—拉的二元转型增长模型为基础,文章首先构建了以工农两部门金融市场为纽带的城乡经济互动的一般均衡模型,并在这一理论架构下对农村金融与经济二元转型的关系进行了规范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个假说。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既考虑理论又考虑变量长期互动关系的SVAR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以市场自然演进机制为基础的工农部门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二元转型增长。  相似文献   

17.
非正规金融是指非法定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部门)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个人之间、个人和企业之间的直接融资。近年来,随着吉林省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农村经济日益活跃,农民对贷款的需求也在增加。但由于受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的范围和额度的限制,很多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这促使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快速发展。规范吉林省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对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正规金融是指非法定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部门)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个人之间、个人和企业之间的直接融资.近年来,随着吉林省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农村经济日益活跃,农民对贷款的需求也在增加.但由于受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的范围和额度的限制,很多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这促使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快速发展.规范吉林省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对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温州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芬 《经济导刊》2010,(1):42-43
国际和国内的经验都表明了非正规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美国,非正规风险资本是中小企业外源股权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合作金融(本文主要指农村信用社)存在许多问题,对于农业、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可以借鉴深圳发展银行的经验,引入股份制进行合作银行化改革,也需要对已有邮政储蓄进行改革,还可以采取引入私营银行、规范私人融资等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