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以某商业银行2005-2010年的上市企业独立审计为样本,在理论模型上选取了涉险模型作为主要分析手段,从股东、政府、经营者、审计人、债权人、员工、供应商、顾客、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对独立审计风险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审计风险的五级分类标准,介绍了离散时间涉险模型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对独立审计风险行为的影响.同时检验了公司可能利用审计人的特征即变更审计人、支付高额审计费用、大幅增加审计收费和支付高额非审计收费实现其风险行为.  相似文献   

2.
资产替代、会计稳健性与债权人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替代"是股东债权人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实证分析中通常用过度投资来表示.稳健的会计政策能从事前和事后两方面减少股东和管理层的过度投资倾向,从而减少了债务契约中的资产替代行为,保护债权人的权益.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截面的会计稳健性具有真实的投资效应,抑制了非理性的过度投资倾向.经过分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会计稳健性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只存在于非政府控制的样本中,地方政府控制削弱了会计稳健性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石的债权人主义是在商业银行特殊治理模式下对股东至上主义的制度修正.债权人主义下,发挥债权人的公众监督作用是强化商业银行大股东行为约束、实现债权人权益保护的重要途径.然而现行的商业银行大股东行为约束制度存在外部宏观审慎监管引发利益相关者的道德风险,内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独立董事作用难以发挥等公众监管实质缺失等问题.因此,债权人主义视阈下完善商业银行大股东行为约束,外部监管要充分发挥债权人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公众监督作用,内部公司治理要重构董事会,发挥独立董事的"居中裁判"作用,为债权人的利益发声.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部利益相关方博弈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大批的商业银行破产,揭示了代理问题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影响.为此,构建了商业银行股东与管理层、管理层与员工的委托代理模型,并采用科层等级模型分析了内部利益相关方的激励相客机制对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当商业银行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即股东、管理层和员工之间出现激励相容时,管理层、员工将提供最优的努力水平,并通过管理链的乘数效应为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内部保障.为此,提出优化薪酬体系与惩罚制度、制定科学绩效考核制度、创造良好企业文化等对策和建议来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的业绩历来受到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但业绩评价标准却一直备受争议.文章针对业绩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业绩评价中两类基本计量方法,分析选择评价指标应注意的问题,为我国上市公司改善经营业绩、提高管理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以自身份值最大化为目标。本文认为银行作为以资金为营运对象的特殊企业,同一般的企业一样,从本质上是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银行价值也是由这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的,他们作出的专用性投入的质和量都对银行价值产生影响;而银行对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影响各利益相关者投入的最关键因素,银行只有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满足才能在长期实现自身份值最大化。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必须充分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必须反映他们的具体满足情况。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选取不同指标,探讨反映不同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常常采取各种重组行为,但是不同的重组措施对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和管理者等)来说,有不同的福利含义。他们为保护自身利益而倾向于采取或避免某种特定的重组措施。所有权结构、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影响重组行为的选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倾向于不同的重组行为。业绩恶化的公司与业绩良好的公司倾向于不同的重组行为。  相似文献   

8.
“股东至上”理论与“委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的治理主体是股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受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的治理主体则多元化;包括公司股东、管理层、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及当地社区等。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股份公司控制权争夺机制的初步分析,推定“受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公司兼并利益相关者行为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兼并涉及许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经理、地方政府、债权人、职员、供应商和客户等.依据理性人等假设,分析了在强弱兼并、强强兼并与弱弱兼并模式下,股东、经理与地方政府的行为决策,揭示兼并决策属群体决策过程,单个利益主体仅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导致兼并交易费用提高,降低兼并效率.得出在利益相关者中合理分配兼并收益,是兼并获得成功和提高兼并效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自华 《会计师》2019,(24):55-56
本文对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报告中的披露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这些研究分析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对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研究的局限性和对研究的有效建议。分析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利益相关者行为影响的五大实证研究主要包括:(1)股东(如投资者对审计师责任的看法和诉讼、价值相关性);(2)债权人(如贷款合同条款);(3)外部审计师(如审计流程和审计费用);(4)董事会董事(如盈余管理);(5)其他利益相关者(如信息对供应商和客户的价值)。本文主要选取其中三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股东和债权人、外部审计师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和综述。虽然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制定者假设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利益相关者的反应有积极影响,但大量的实证研究却显示出了不同的结果。此外,由于受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公司的声誉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所以,这项研究对进行管理决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俊 《理财》2003,(10):46-47
公司治理结构是以实现公司最佳利益为目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构成,通过指挥控制和激励等活动来协调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顾客、供应商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在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时代背景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论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受资产剥离影响的股东、高级管理人员、一般员工、债权人、供应商、政府等的利益诉求,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资产剥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因子分析法作为计算方法。该评价体系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一组"契约关系",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目标并不一致,他们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而这些利益冲突往往会引发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本文分析了股东与经营者、股东与债权人以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引发的企业过度投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上市银行业绩评价问题足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更能对我国金融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合理评价上市银行业绩显得尤为重要.EVA指标不仅考虑了资本成本,还充分估计了银行风险的影响.而且,EVA指标最大化与股东投资价值最大化相一致,从而克服了传统业绩衡量指标的最大缺陷,减少了代理成本,使银行所有权与经营权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多重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商业银行应该合理配置股权结构和优化资本结构,加强政府适度监管来保护债权人利益和银行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6.
基于123家沪深 A 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运用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考量卓越与不良绩效企业股东、管理人员、员工、消费者、债权人和政府与财务绩效持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良好的利益相关者关系与卓越财务绩效的持续性正相关,与不良财务绩效的持续性负相关。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财务绩效持续性的影响存在差异,消费者和员工是保证卓越财务绩效持续性的最重要因素,也是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实现业绩转向的关键推动力量。当企业经历财务困境时,股东的积极作用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7.
选取我国商业银行2004年-2012年数据进行技术效率的测度,并对利益相关者关系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T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关系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18.
从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经验看,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受到股权结构、市场发育程度和制度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单纯强调股东至上主义思想的单边治理模式与银行的稳健经营原则是相矛盾的,它必然削弱债权人对管理层监控的动力和能力。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股权比较集中,国有股权比例较大,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等基本现实,我国的银行业更适合选择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倡导的多边共同治理模式。在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保持各方利益的均衡,构建一个反映我国银行业发展特点、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相互制衡的多边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非公平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与终极股东隧道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普遍采取违规信息披露与非公平关联交易的方式侵占中小股东利益,从而产生了终极股东的隧道效应.本文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能够抑制终极股东隧道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进一步深化,改善上市公司治理,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胡娟 《投资研究》2011,(7):118-129
次贷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对商业银行股东至上的治理理念提出了质疑,商业银行经营的负外部性和危机的传染性要求其更加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在对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界定利益相关者的三大属性,并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借鉴米切尔评分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和三维分类。在此基础上,将可进一步研究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