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金融租赁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一剂良药。实现我国中小企业和金融租赁业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5.
目前,我国很多生产型中小企业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尤为重要,这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等级低,盈利不稳定等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就是融资难。在这种情况下,简便快捷、信用要求低、不需要额外的担保或抵押的融资租赁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融资租赁能有效地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其功效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即中小企业对融资租赁的认识、租赁公司自身的规模和创新能力、政府扶持的力度以及相关的制度和法律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8.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研发“卡脖子”技术、实现产业智能升级的中坚力量。然而,民营科技企业却长期面临融资约束。对于商业银行,融资租赁是一种适合向民营科技企业投放资金的融资工具。本文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利用融资租赁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现状。随后,从融资租赁的视角出发,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三种融资路径:第一种路径是开展以经营性租赁为特色的供应商租赁项目;第二种路径是推进以“租投联动”为特征的风险租赁项目;第三种路径是探索以无形资产和虚拟资源为租赁物的“云租赁”模式。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以江苏为例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效率化及保险市场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金融相关率及股票市场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该结论符合中国国情及江苏省情.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晓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41-47
协同性分析发现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同发展的趋势。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发现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正向的区域金融集聚或区域经济增长冲击最终都将带来相互的正向响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检验了不同滞后期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区域金融、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运行均需注重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对绿色壁垒的经济分析及黑龙江省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借保护环境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制定一系列歧视性环保政策,已成为新型的国际贸易壁垒。如何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对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叶晓峰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3,(14):1-3
黑龙江省和发达省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与市场流通和商贸服务业带动能力方面的差距有极大的关联。黑龙江省必须转变政府职能,依靠市场机制力量,发挥商贸流通产业和市场体系传导机制作用。为促进流通产业的壮大和创新发展,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建立以城市市场为主体,以农村市场为基础的全省一体化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对接、辐射全国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有黑龙江省特殊优势的大型流通企业;加强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和优化流通业发展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高商贸流通业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刘洋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1,(13):14-15
黑龙江省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的进程中,应针对省情,把"投资"放在三驾马车之首,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要向优势产业转变,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强化装备工业企业组织化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是:扭转"原"字号产业出省局面;优化资源配置;重视科技队伍建设;打造和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宏观上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6.
17.
赵广英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2,(4):1-2
近年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科技研发手段落后、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假冒伪劣现象普遍、物流体系发展滞后和政府扶持力度与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应提高科技含量,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以及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不断完善物流体系,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以提高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我国农业不断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部门 ,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分析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