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森林公园内涵、森林公园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影响以及森林公园管理体制,经营模式等几方面对我国森林公园旅游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笑明 《商业研究》2011,(2):175-179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生态旅游的一种升级,在响应低碳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旅游环境、设施、旅游消费三个方面的低碳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旅游在我国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和一定的实践基础,也必将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先锋和亮点。探究低碳旅游观念的转变、低碳旅游激励政策的制定、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旨在推动低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导致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破坏。本文分析了森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规划、强化法制意识、引入以保护管理机制、引入公众参与机制、管理好旅游者、完善森林旅游及森林公园的保护系统等方面来探讨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低碳旅游的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观志  龙茜 《商业研究》2011,(3):152-155
世界经济在新环保主义的倡导下走进了低碳经济时代,旅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低碳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在日益成熟的旅游产业理论指导下,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演进路径,阐述了旅游产业低碳模式的基本特征,提出低碳旅游的创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低碳旅游是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低碳旅游发展主要包括低碳消费、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经营和低碳环境等内容。发展低碳旅游可从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低碳旅游产品、低碳旅游支持条件、低碳旅游经营模式和低碳旅游发展环境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旅游发展方式是桂林国家级旅游改革综合试验区必然的选择。文章分析了桂林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并对旅游业低碳发展提出建构低碳旅游改革示范圈,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低碳化发展,建立低碳旅游品牌,培育低碳旅游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辉  明珠  王伽略 《商场现代化》2011,(12):100-102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对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的行动响应。创建长白山低碳景区,对实现景区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达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长白山景区需要围绕政府导向、旅游设施、旅游吸引物、旅游体验环境以及旅游消费方式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黑龙江省低碳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兴安岭、五大连池、铁力等帚区建设成效显著。黑龙江省应践行低碳旅游方式,创建绿色旅游企业,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利用资源优势打造低碳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9.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让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各个国家都在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并且也注重将低碳经济理念融入旅游产业中。我们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进程还在进一步研究阶段,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现已意识到将低碳经济理念和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性,那样就可以早日实现绿色旅游的发展目标,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有效保护。本文就低碳经济视角下绿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发展低碳旅游五大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低碳旅游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通过阐述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别,提出发展低碳旅游的五大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低碳物流是低碳经济背景下物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些年来,湖南省在低碳物流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能源短缺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物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物流技术落后、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健全、合格的物流人才匮乏等问题。湖南省应大力开发低碳能源,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低碳物流体系,加快宣传推广低碳物流理念并立法规制,积极引进和开发低碳物流技术,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大批合格的物流人才,以提高物流管理的低碳化水平,降低经营成本,促进低碳物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森林公园产业化经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晶 《商业研究》2006,(10):116-120
森林公园在中华大地上崛起,不仅满足了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也为林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我国森林公园起步较晚,经过23年的探索与发展,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森林公园作为一种新型产业,需要有现代的经营理念、现代的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家界森林旅游产品品牌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森林旅游在产品开发与品牌个性塑造过程中,却存在着森林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旅游规划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应对张家界森林旅游产品品牌个性环境进行分析,对相应的森林旅游产品品牌进行市场定位,进行广告设计与营销宣传,将有利于森林旅游地与旅游产品品个性的塑造与成长。  相似文献   

14.
利用立木蓄积量、森林面积及森林土壤碳储量等基本监测数据,对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汇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1 286.37×106t,年碳汇能力为53.92×106t,其经济价值分别为3 923.429亿元和164.47亿元,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47.57 t/hm2。预计江西省年2010年到2020年间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278.09×106t碳或1 020.59×106t CO2,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平均每年可达53.01亿元。同时还对江西省11个市的森林碳储量、碳汇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得出了全省各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各地的森林碳汇林地价格。  相似文献   

15.
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生态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是以生态价值补偿、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理论基础.森林旅游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要对其进行生态补偿,并通过生态伦理规范的约束,达到森林旅游区社会、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同时,构建生态伦理与实施生态补偿,也是森林旅游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构建和谐旅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北森工林区旅游产业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庆 《北方经贸》2008,(1):126-128
中国东北森工企业发展森林旅游业对其经营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林区社会和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值得重视。东北森工企业发展森林旅游的优势在于其经营区内的森林资源丰富,旅游目的地的季节和景观特征明显。其劣势主要表现在内部制度障碍、基层企业人才匮乏、企业创新文化不足和生态承载力的制约、投资滞后等方面。东北森工企业发展森林旅游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来自我国林业发展战略和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其挑战主要来自非林业系统旅行社的行业竞争、南方森林旅游替代品的竞争和旅游者行为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其研究内容不断拓展。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也开始着手研究低碳经济相关问题。本文系统地整理了国内有关低碳经济方面的既有文献,试图通过对既有研究的述评,发现尚且存在的缺漏和不足,明确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因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征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分析,“低碳经济”这一理念给我国的政治发展、对外贸易形势、就业形势等多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我国应该借助“低碳经济”这种外在强力,加强市场机制建设,理顺经济内部结构,破解改革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规范政府行为方式,提高效能。摆正国企、民企位置,大力开展金融工具创新,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步发展。从而全面系统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包颉  侯建明 《商业研究》2011,(3):139-145
通过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变化趋势,计算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运用选取产业结构弹性指标对我国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与总体碳排放强度相关性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同时减少第二产业比重具有减碳效应。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碳金融的发展不能以一个统一的模式来概括,在考虑其碳排放概况、碳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式、优势及制约要素的前提下,湖北省碳金融发展模式应该是以碳交易平台建设为先导,以碳服务创新为核心,以区域碳金融市场建设为目标的综合体。从碳金融发展模式的总体路径来看,三个层面应该是层层递进、协同整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