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工作的必然内容和应然指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要构建系统化进教材、具象化进课堂和多举措进头脑的"三位一体"协同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从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信仰体系和践行体系的实质性转化,赋予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以深沉而坚定的理论功力、政治定力、信仰魅力和实践魄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惠州Y学院为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感比较高,但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情况基本上停留在概念层面,了解的程度不够深入。调查从认知、途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而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力度、创新融入的途径与方式,不断探索、总结和凝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各种思潮汇聚交锋的重要场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传统思想系统学习少、西方思想接触早、对各种新知反应敏捷、发散性思维较强、专业学习创作受意识形态潜在影响巨大等特征,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更大。立足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分析历史虚无主义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索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促进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我国高校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更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建立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保证。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更加复杂的环境,所以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创新内容,优化手段,针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特点,应对时代的挑战,创新思想工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徐锐 《改革与开放》2017,(24):131-13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也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多发期,同时"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手段、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和网络思政平台建设带来了挑战。因此只有通过构建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模式,加强高校院系党委(总支)副书记队伍建设,建设"行政主导+市场运作"化网络思政新平台,才能有效破解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难点,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当代大学生,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开展"三进"工作,大力运用校园网络媒体,有效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党在新时期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在新时期重要的指导思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下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应运而生的各大新媒体平台也被赋予了鲜明的政治属性。新浪微博是我国第三大网络社交平台,各种价值观念在微博中交锋,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针对如何利用微博平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达成更好的传播效果,文章提出几点新思考: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微博传播重点转化;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呈现形式;进一步壮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队伍;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微博用户话题参与度。  相似文献   

8.
施维属  李星 《理论观察》2022,(1):161-16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有其内在的生成发展机制,这一机制通过认同主体和认同客体之间基于认同中介而建构及完善。本文在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结构及机理基础上,注重主体维度反思,通过问卷调查剖析高校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认同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等,进而,从教师个人思想政治素质提升、高校健全教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常态长效机制、社会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和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三个层面,构建深化高校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理论拓展,也彰显了其突出的时代价值。本文以"四个自信"为研究视角,紧密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究从工作理念、工作制度、工作载体、教学体系等层面进行改革创新,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同时,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主题班团会是高校工作者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如何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利用好主题班团会这个平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高校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引导大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促进思想与实际结合,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如何实现贫困人群的精准脱贫是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过程和核心内容,并从思想脱贫、教育脱贫、产业脱贫和管理脱贫的角度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是共同规律与民族特点的结合."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本质规定;"中国特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现实规定;"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规定.三个内在规定的相互统一,构成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高校培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大学生意识形态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文章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绘制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对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了解当前研究现状,探寻研究热点,把握研究趋势。在新时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需要从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实践中入手,在当代社会思潮中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思想文化引领,开展信仰和理想信念教育,在新媒体和大数据趋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社区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任务,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当前高校要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探索有效的工作机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需要切实推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条件和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为我们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人的重要政治任务,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已经被提上了重要议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提出了"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的质量水平提出了重要的指示。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课在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作用无可替代。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要推进教育形式的创新;推进教育方法的创新;推进教师能力的创新;推进教师实践的创新,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是为适应课堂教学语境的需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建构起来的言语符号系统和言说方式,是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有助于用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教学实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周晓蓉 《发展》2009,(4):109-110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是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价值观教育的准确定位。深入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充分确立大学生在大学的主体地位,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各项工作,着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  相似文献   

20.
沈珊珊 《魅力中国》2014,(1):180-180
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双重需求。高校教师首先要领会好“中国梦”的精神实质,然后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实践课中,这是做好融入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