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回归创业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在更高起点上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新机遇、新途径。进一步发展劳务回归创业经济必须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创新劳务输出模式,保障打工经济收入,建立“农企对接”的就近就业保障机制,发展回归经济助推返乡农民工创业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信阳市通过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有力地推动了劳务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民工潮”向“返乡创业潮”的转变是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转折,是劳务产业向劳务经济发展的转变,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创业型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创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受到广泛认可,特别是对新农村的建设影响重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景象,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还可以缓解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农民工"失业潮"。在政府政策和自身需求的引导下,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约占全国乡镇企业的1/5,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的成长性关系到创业企业的发展水平及其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然而,由于绝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属于小型微型企业,受外部环境、企业家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等因素的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发展缓慢、关闭率较高。为了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尽管外部环境对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关键还取决于其自身的发展能力。要在中国情境下,从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成长机制两个维度研究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成长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村官"肩负担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重要使命,是政策、科技、市场信息的传播者和推动者,大学生"村官"这个岗位带有一定的公共属性,但是大学生"村官"创业带有一定的社会属性。社会创业,即一种社会组织(企业、非盈利组织等)在经营过程中,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的过程。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是实现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有效融入农村的一条重要的途径,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作为建立"村官"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俊  李友成 《中国就业》2008,(11):17-18
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注重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实施“凤还巢”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蓬勃发展,带动了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走出了一条“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新路子,劳务经济步入了“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兴业反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7,(18):208-20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背景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是实现就业和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也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发展,但是大学生返乡创业也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挑战等的制约。本文对大学生返乡创业背景简要列出了优劣势,并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返乡创业"相关的调查访问,由数据结果得出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委、市政府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并将其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2009,(11):56-56
随着农村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一批外出农民工完成原始积累后,带着资金、技术和项目等返乡创业,成为开发农村劳务经济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0.
王春山 《中国就业》2007,(10):42-42
近年来,劳务经济异军突起,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劳务经济的大发展、人力资源的大流动、就业格局的大调整、家庭结构的大变化,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经济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核心内容,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做到"五个必须坚持",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新农村"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可见,发展农村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一、今年以来全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以来,全省各地结合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高度关注解决农民工问题,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呈现新的局面。回顾前三季度,我们主要抓了七方面工作,初步取得了四方面成效。  相似文献   

13.
在发展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形势下,农林类高职院校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切实建设好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十分重要。文章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遵循"创业带动学业,提升就业能力"理念,积极探索"与专业、与企业、与技能竞赛、与实习、与企业家""五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将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实训学习和项岗实习等教学过程之中。打造实践型创业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实践与励志发展有机融合模式,建立可行性创业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立体化的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浅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卓燕 《企业导报》2010,(8):50-51
县域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在阐述县域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出初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战略举措.如何深化对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实行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加强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吸纳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就业》2014,(7):46-47
正近年来,山东省肥城市从"打造中国桃都,建设美好肥城"的高度定位城市发展,把创业带动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立足地方特色优势,全力实施品牌梯次发展战略,创"肥城建安"品牌拉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天工桃木雕刻"品牌激励城乡劳动力就地创业就业,创"万"字头劳务品牌拉动异地和就地就业"双引擎",积极促进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7.
地处湘鄂交界处的湖北省石首市牢牢抓住“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扶持创业促进就业,深度开发劳务经济产业,充分发挥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创业典型引路、创业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项目推介,积极培植“草根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劳务经济由求职型向招工型、由务工型向创业型、由增收型向致富型转变。今年以来,该市已扶持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1038人,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稳步发展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稳健发展以及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金融引领现代经济,而农村金融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命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农村金融的支持,构建完善的新农村金融体系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但目前受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约束、制度缺陷和环境制约等因素的影响,现有金融服务系统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9.
强化服务 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资阳市在做好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中,强化服务,千方百计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截止2月份,全市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121.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0%,保持了全市劳务经济稳定发展。一、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去年省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扩  相似文献   

20.
强化第一书记管理 推进农村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小兰 《新远见》2009,(5):99-105
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近年来,我县在强化第一书记管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科学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县委先后于2006年9月和2008年7月选派了两批共3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全县34个难点、重点行政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这些年轻的第一书记深入"草野"间,置身"屋漏"处,在复杂艰苦的农村干事创业,通过察民情、纾民困、解民忧、帮民富,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新变革;在培养后备干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