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都市农业到底具备多少项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型农业作为一种生长于大都市中城市区域内部或其外围的现代农业,功能多样化和空间布局的无明显城乡边界是其显著特征。本文以都市农业内涵作为基点,全面阐释了都市农业所具备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2.
宋炳坚 《浙江经济》2006,(14):46-47
按照“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杭州市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江南城是杭州市的三个副中心之一,更是杭州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实施跨江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进一步明确江南城萧山区块发展的功能定位,加快江南城与杭州主城的对接和融合,对提升杭州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实现大都市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都市农业到底具备多少项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型农业作为一种生长于大都市中城市区域内部或其外围的现代农业,功能多样化和空间布局的无明显城乡边界是其显著特征.本文以都市农业内涵作为基点,全面阐释了都市农业所具备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商品流通空间的内涵入手,从空间的多层次性角度阐述了广州市商品流通空间的战略布局.从参与国际竞争的大都市角度,强调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广州市定位为多层次国际性商品流通空间结构中的第一等级城市、国际性物流网络枢纽的核心节点和国际性竞争的总部经济中心.从基于广东省中心城市的广州市商品流通空间布局定位为生产性流通服务业中心城市、外向型流通业中心、中高级批发市场中心和中国最大的展览带中心.从基于城市本身的广州市商业布局目标看,是现代化大都市、商贸中心城市和相应的商业布局与发展重点.同时,对每一个层次的广州市商业布局提出了具体的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对外开放政策和梯度发展战略的实施,东部沿海城市飞速发展,港口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本文以产业结构演变及产业空间布局为研究主线,对几个典型的港口型国际大都市"港—业—城"互动发展的历程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其在港口产业助推、生产性服务业崛起下从普通港口城市发展到国际大都市的历程。以期为国内港口城市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今日重庆》2014,(1):23-25
重庆大都市区最核心的区域。要充分体现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金融创新、现代服务业中心功能,集中展现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美丽山水城市、智慧城市和现代大都市风貌,加强中央商务区和重大商务集聚区建设,使之成为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强大、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都市中心区。  相似文献   

7.
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魅力的培育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重点分析上海培育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魅力,加快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意义,及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对策措施。本文认为国际化大都市魅力由影响力、吸引力、亲和力和想象力构成,国际化大都市魅力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本文最后强调通过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形成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作为发展腹地、充分利用浦东的亮点、充分展现上海未来发展前景等措施,加快上海国际化大都市魅力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广州作为中国第一个加入国际大都市协会的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从1996年8月开始,市委、市政府对这种提法进行了修正,突出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2003年省委对广州提出了“建设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口号,市委市政府把  相似文献   

9.
大都市连绵带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本对大都市连绵带的概念进行了充分的论述,通过与国际上发展完善的大都市连绵带相比较,刻画了珠江三角洲大都市连绵带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珠江三角洲大都市连绵带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市场、政府的力量及多中心城市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红忠 《改革》2004,(6):47-53
我国各大都市区的郊区和所辖县尚未形成城市亚中心,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大都市区迁移可以成为东部大都市区向多中心城市转变的重要市场力量。政府的力量和上述市场的力量协同发挥作用,既能加快东部大都市区形成多中心城市,又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充分发挥大都市区对人口的吸纳池功能,使人口、土地资源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心城区是现代化大都市的核心与精华。中心城区的发展速度与质量,直接关系整个大都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从而影响城市国内、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竞争的核心,是大都市之间的竞争,而大都市之间竞争的核心是中心城区的竞争。中心城区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城市精神与城市现代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冷观 《上海经济研究》2003,(4):27-29,43
上海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精神”大讨论,必将对上海的现代化进程增添巨大动力,使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更具独特魅力。城市精神应是城市发展所追求的更高境界、城市的社会氛围、历史积淀和人文特色的综合结晶,是对城市丰富内涵的一个概括性表述,并对城市发展及其形象和影呐具有长期的促进效用。就上海米说,对城市精神的讨论不宜过分集中于市民素质问题,虽然城市精神的实践需要市民素质的支撑,但市民素质半竞不是城市精神本身。本文通过对城市精神内涵的分析及对国外若干大都市城市梢神的介绍,提出上海的城市精神应定位于“向世界展示魅力”的这一核心基调上。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觉”与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推进国际大都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化自觉”的意识,其主要表现是:重城市经济,轻城市人精神;重城市“形态”,轻城市化“精神”;重化“活动”,轻化“内涵”。以“化自觉”的精神反思与指导国际大都市的化建设,既要在着眼于世界化的前沿,又要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积极维护民族化主权;既要形成一流的化设施、化环境、化艺术人才,又要从国际大都市不同区域的实际出发,形成区域化功能相区别、各具特色、多元化形态纷呈的“化圈”;既要重视城市“形态”,更要重视城市的化精神,要使城市“形态”与化“神态”融为一体;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化产业增强化竞争力的经验时,要反思建设国际大都市,发展化产业面临的体制、管理模式、政策等深层次的问题,以切实增强国际大都市的化竞争力,形成国际大都市的化魅力。  相似文献   

14.
刘建杭 《杭州研究》2003,(2):55-57,60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应当与城市规模相配套,与城市性质相适应,是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市在制定了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发展战略后,应当怎样来构建大都市的公共交通,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林巧  戴维奇 《宁波经济》2005,(10):12-15,24
饭店空间布局是在政府用地规划及旅游发展布局的引导下,由饭店企业选址所形成的特定区域中数量集聚及结构构成。合理的饭店空间布局对于改善饭店的经营业绩有促进作用,而且能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宁波城市旅游饭店空间布局与宁波城市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程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纽约产业结构变动及对上海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中一个重要方面,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呈现出不同特征。与国家一级的经济体相比,城市、都市、国际性大都市等有着不同的产业变动规律,并与城市的功能属性紧密相连。本文以纽约产业结构变动轨迹为分析对象,对研究国际性大都市产业结构特性具有典型意义,可为当前我国上海等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 都市农业通常是指一种大都市周边与间隙地带的农业发展类型,它的功能是适应大都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功能多样化,并在空间布局上无城市和乡村的边界是都市农业最明显的两个特征。南京市近年来十分重视都市农业的发展。这几年,南京的都市农业在为城乡居民提供鲜、活、优、美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并为都市居民提供绿地和绿色屏障,造就良好的生存环境,扩大都市居民旅游、观光的空间等方面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为切入点,以香港、新加坡、首尔、台北、大阪为比较对象,从城市空间体系、中心城区产业功能、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广州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多中心体系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功能活力、城市生态、城市文化等方面与亚洲五大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全国有183个城市要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比北京的定位“现代化国际城市”还要超前,真让人佩服一些地方领导的“超前意识”和“长远目光”。我们真的需要183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吗?  相似文献   

20.
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对重庆文化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中国,伴随着国内一些城市建设国际大都市步伐的加快,新一轮城市文化建设的高潮正在掀起。建设文化高地是重庆市政府提出未来五年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要实现的“六大西部领先高地”之一。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了“文化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相配套,文化发展一定要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之路。借鉴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经验对于加速提升我市文化发展水平,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