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009年以来我国房价一路上涨,过高的房价使居民难以承受。房价的上涨是众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本人认为在诸多原因中,房屋的供求结构失衡是引起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而保障性住房则是一个改变这种供求失衡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主要分析如何通过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变化使我国房价回归常态。  相似文献   

2.
北京“两限房”土地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十一五”保障性住房及“两限”商品住房用地布局规划(2006年~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将“两限房”定义为:“限房价、限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以下简称“两限房”或“两限”商品住房)是指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在限制套型比例、限定销售价格的基础上,以竞地价、竞房价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居民住房政策偏好是住房政策设计与调整的依据,会受到客观和主观层面的因素影响。本文基于一项全国问卷调查数据,从客观和主观层面对城镇居民住房政策偏好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客观层面的个人年收入水平、主观层面的房价满意度等因素都会对住房政策偏好产生影响。个人年收入水平越高,就越认为应当对房价进行干预;对房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不倾向于支持对房价进行干预。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监管不力,就越认为应当干预房价;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炒房,就越会支持对房价进行干预。如果对于房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不认为政府应当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将房价上涨归因于土地政策不合理,就更为支持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政府监管不力,就越会支持提供保障性住房。相关发现对于住房政策的调整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垫江县     
2007年12月6目至13日,垫江县国土房管局对县城区九个社区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登记。通过广泛宣传、深入社区、逐户走访、张榜公布,摸清了城区低收入家庭约有771户,其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8m^2(含)以下的有677户,占全部调查户数的87.81%;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8m^2~13m^2(含)的有60户,占全部调查户数的7.78%;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3m^2~16m^2(含)的有34户,占全部调查户数的4.41%。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研讨房价下降与“救市”的问题。一、房价是推行新住房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 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总设计”后,大家在讨论房改问题时,都同意推行住房商品化的新制度。同时也认为,推行新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是,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大多数居民买(租)不起按商品房价出售(租)的住房。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量不断增加,对于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2009年开始,我国房价不断上涨,使居民的承受能力受到了极大影响。本文就保障性住房供应对抑制房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就如何健全和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提出一些观点和想法,希望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7.
《北京房地产》2007,(10):47-48
7月18日,市规委公布了《北京市“十一五”保障性住房及“两限”商品住房用地布局规划(2006年-010年)》。五年间,全市规划安排新建住房1.23亿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100万平方米(含廉租住房150万平方米)、两限房1500万平方米,共计3000万平方米,占24.4%。2008年到2010年这三年,保障性住房及两限房规划总建设规模约1800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48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20万平方米、两限房是建设主力,总量达到120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北京房地产》2008,(1):10-11
2007年房价涨幅数据令中国的最高决策层感到忧虑。2007年1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参观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时,感慨地说:“老百姓总告诉我:不要忘记房价。”  相似文献   

9.
“二次房改”建议者认为,目前保障性住房制度基本满足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商品住房制度满足了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但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供给却是空白。据此,他们提出了“三三制”的建议,主要内容是:针对三个居民阶层,实行“三种住房制度、三类供地方式、三支队伍参与”。建议还围绕中等收入家庭提出了“四定两竞公共住房”,即非营利公益性建房机构和建筑开发商以“定地价、定建房标准、定税费率、定5%利润率,竞房价、竞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0.
房价与救市     
一、房价是推行新住房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 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总设计’话,大家在讨论房改问题时,都同意推行住房商品化的新制度。同时也认为,推行新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是,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大多数居民买(租)不起按商品房价出售(租)的住房。  相似文献   

11.
正方:对抑制房价作用很大 部分业内人士以及经济学家认为,保障性住房的推出,新住房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控制房地产商的过度投机。如果保障性住房政策在地方政府得到强有力的执行.由市场调节的、面向中高收入人群的商品住房和成交量都会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日前在2014年《中国住房发展(中期)报告》发布会上说:“居民需求热点由‘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变,房价不会出现整体崩盘。”倪鹏飞认为,房价是否会出现崩盘,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人们改善住房条件的动力是否衰竭。二是中国的人口大规模迁移是否出现拐点或逆转。  相似文献   

13.
近期.中央再次强调完成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的目标。这不仅意味着阶段性住房保障力度加大,也标志着住房保障将成为常态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4.
鲁勋 《东南置业》2009,(8):44-44
“复苏·跨越2009中国房地产走势”高峰论坛7月29日在南京举行。住房城乡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董藩博客)坚持认为,房价没有泡沫,未来仍会上涨。北京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任志强博客)再放豪言:“房价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将会暴涨。”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各地政府均在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程。截至2011年7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建设721.8万套,开工率为全国任务的72%。其中,重点是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  相似文献   

16.
保障性住房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的新思路。可以预见“一手抓房价、一手抓保障”将成为未来房地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于2008年开始启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截至目前,已落实公共租赁房项目19个,总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房源2.6万套,占公开配租配售保障房新开工量的30%。2011年,北京市将继续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供应比例,力争占到保障性住房建设收购总量的60%,保障性住房的租售比将达到3:2。  相似文献   

18.
在西班牙宪法中,明确规定住宅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建筑业是西班牙的经济支柱之一,全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在世界名列前茅。一方面,早在2006年底,每个家庭平均拥有1.54套住房;但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房价一路飙升,一部分弱势群体和年轻人购买或租用住房面临很大困难。为此,政府专门设立了住房部,对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等进行宏观调控。长期以来,西班牙政府坚持不懈地实行社会福利保障性住房(以下简称“保障性住房”)政策,  相似文献   

19.
在天津市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中,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计划新开工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等保障性住房705万平方米(10.98万套),并且将根据实际确定户型比例。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16日,住建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监察部、审计署、银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住房公积金”与“住房保障”两个热门字眼联系在一起,引起社会和媒体高度关注。其中,对于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是否合法合规的质疑声尤其引人瞩目。本文拟从法律视角做些分析、梳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