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012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1.8%,至124.77亿吨油当量,远低于过去10年2.6%的增速。能源消费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结果。石油消费增长迟缓,2012年较上年增长0.9%,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但石油产量强劲增长2.2%,为石油消费增速的两倍,美国位居增长首位。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增长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美国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而世界其他地区气价呈上涨态势。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天然气与煤炭之间的价差导致二者在发电领域出现竞争。液化天然气贸易出现有记录以来的首次下降(-0.9%)。煤炭生产和消费增长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中国的煤炭消费量首次超过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核电连续第二年创历史最大降幅纪录;水力发电量强劲增长4.3%,全部净增长都来自中国。尽管生物燃料产量下降且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放缓,但可再生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的份额继续增加至2.4%。2012年,能源市场为应对世界变化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很多调整与其长期发展趋势是吻合的,但有些调整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2.
王勇  王立敏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4):14-20,125
2012年版《BP 2030世界能源展望》显示:到203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将较2010年增长39%,年均增速为1.6%,几乎所有的(96%)消费增长都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尽管可再生能源增速最快(年均增长8.2%),2030年化石能源仍将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80%的份额.全球液体燃料(石油、生物燃料和其他液体燃料)2030年需求总量将超过1 03亿桶/日,新增需求(1600万桶/日)几乎全部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并主要由欧佩克和美洲国家的供应来满足.天然气将成为消费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年均增长为2.1%,液化天然气和非常规气将在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印发展速度、规模以及中东的供应能力对2030年全球能源前景意义重大.到2030年,南北美洲将基本实现能源独立,亚太地区的能源缺口却不断扩大.这提醒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源强度;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合作;对非常规资源应加强科技攻关和国际合作,实现其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并逐步实现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3.
《BP世界能源统计2005》显示,2004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实现了1 984年以来的最强劲增长,年增长率为4.3%.增长最强劲的地区是亚太地区,增长率达到8.9%,北美的增势最弱,增长率仅为1.6%.世界石油消费增长了3.4%,增速创1986年以来的新高.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长3.3%.煤炭成为消费增长最快的燃料,在全球范围内增长了6.3%,其中,中国煤炭消费增长占世界煤炭消费增长量的近75%.核电和水电在经历了上一年的停滞之后,2004年消费增长率分别达到4.4%和5%.强劲的能源消费推动了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的价格创历史新高.BP集团能源分析部负责人迈克尔·史密斯先生指出,世界经济的强势增长可能是2004年世界其他地区(除中国之外)能源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过去三年中,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并不完全是由于经济强劲增长造成的.截至2004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率已经连续三年超过1 5%,在这三年中,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了65%,而GDP只增长30%左右,过高的能源消费增长也是中国投资过热和城市化加速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世界能源消费增长放缓,全球一次能源的消费增长了2.7%,低于2004年4.4%的强劲增长,但仍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增长最强劲的仍然是亚太地区,增幅达到5.8%.中国经济保持了9.9%的增幅,但一次能源消费增幅从2004年的15.5%下降到了9.5%.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较2004年的强劲增长显著放缓,全球石油产量仅比上年增长了1.0%,石油消费增长率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3%.2005年,世界天然气的消费增长了2.3%,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天然气国际贸易持续增长,增幅为6.4%.煤炭再次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一次能源.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2005年煤炭消费较2004年增长了10.9%,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近40%.2005年是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第三个年头,布伦特原油年均现货价格达到了54.52美元/桶,天然气价格被上升的油价拉高.但无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都没有出现实际的供应短缺.价格的持续上涨和世界经济增速的适度下降,导致了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BP预测,2011-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6%,到2030年全球消费量将增长36%;其中93%的能源消费增量来自非经合组织经济体,电力行业将引领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世界一次能源生产的增长与消费增长齐头并进,生产增长的主力也是非经合组织国家,2030年其将贡献全球71%的能源产量。2030年前北美将继续主导非常规能源的生产。高油价将使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但石油仍将主导交通运输业;致密油等非常规资源将推动全球供应增长,并将限制欧佩克的产量。天然气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其中页岩气开发将对全球天然气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美国非常规油气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成果,不仅是因为其拥有丰富的非常规资源和先进的开发技术,更因为一些"地上"因素。借鉴美国的经验,中国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更需要排除"地上"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BP世界能源统计2011》显示:全球经济的复苏带动2010年全球能源消费强劲增长,几乎各种能源和所有地区的能源消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由于处于工业化进程的经济体快速崛起及其在全球GDP中占比的不断提高,全球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也相应增长。2010年,全球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于产量增幅,供需失衡使油价在年底大幅上涨。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均实现了创纪录的增长,未来天然气市场格局将取决于北美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革命向全球其他地区的扩散速度和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增长对天然气市场的影响。煤炭是2010年化石燃料中消费增长最快的燃料;水电的增长超过了10年来的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需要而且已经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在市场机制面前,其未来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比以前付出更多努力,因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快能源市场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BP预测,2012-203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5%,到2035年全球消费量将增长41%,其中95%将来自快速发展的非经合组织国家.世界一次能源生产增长的主力也是非经合组织国家,到2035年将贡献全球72%的能源产量。所有类型的燃料消费均有所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可再生能源(年均6.4%)、在化石燃料中,石油(年均0.8%)增长最慢,煤炭(年均1.1%)增速略高于石油,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年均1.9%),是唯一超过能源总体增速的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全球能源强度正在快速改善,但碳强度下降速度较慢一随着限制排放的政策日趋严格,排放增长速度将放慢,但仍远高于国际能源署全球减排路线提出的“450情景”,欧佩克在本十年期间将减产,闲置产能到2018年将超过60()万桶/日。电力行业将在能源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有燃料都在该行业中相互竞争,成为影响全球燃料结构的最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埃克森美孚最新发布的《2040年能源展望》认为:到204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从现在的70乙增长到接近90亿,经济产出将翻番,能源需求将比2010年增加约30%;石油仍将是第一大能源,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需求将增长70%;全球天然气需求将上升约60%,到2025年天然气将成为第二大能源.发电业将成为全球能源需求最大、增速最快的领域,居民和商业能源需求将继续从消费者直接使用一次能源转向使用电力.交通能源总需求将增加近45%,其中重型车柴油需求将比2010年增加85%,航空和船舶燃料需求几乎翻番.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引领工业能源需求的增加.全球碳排放量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从2030年到2040年将基本保持不变.科技进步继续推动液体燃料供应量增长和供应种类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能源消费增速继续放缓;石油供需宽松程度进一步加大,国际油价跌破金融危机低点;全球天然气供需明显宽松;油气产量逆势增长;原油加工能力增长放缓,炼油毛利显著改善;全球主要油品供需持续宽松;资源国投资风险明显上升;国外石油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降;全球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能源结构进一步改善;石油消费持续中低速增长;天然气供应总体过剩;油气储量继续稳定增长,产量增速油增气降;炼油能力首次下降,过剩问题依然严重;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稳定增长;三大石油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滑;油气行业改革从局部转向全产业链.展望2016年,世界石油市场宽松局面难以明显缓解,国际油价反弹乏力;天然气价格仍将低位运行;炼油、乙烯能力继续增长,炼油毛利有望保持较好水平.中国三大油品供应过剩将加剧,天然气总体仍供应过剩,炼油能力略有增长,油气行业覆盖全产业链的"立体改革"将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1997年世界能源市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缓慢,增幅仅为1%。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水电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其中石油消费增长率为2.1%,是198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之一。(3)经历了十年的迅速增长后,世界天然气与核能的消费首次出现负增长,降幅分别为0.2%和0.6%。(4)煤炭消费增长率下降,中国和美国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煤炭消费大国。(5)中东地区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有明显增加,1997年的消费量比十年前增长了一倍多。此外1997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继续增长,石油产量增长超过消费量的增长。全球平均炼厂利用率有明显提高,中东和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在世界总量中的比例上升。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有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1.
《BP世界能源统计2008〉〉显示:2007年,尽管油价持续高企,世界经济依然较上年增长4.7%。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2.4%,石油消费增长了1.1%,而世界石油产量却出现了自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降幅为0.2%。世界能源消费态势与价格传导机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关系极为密切。石油供需失衡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造成了油价在波动中进一步走高。2007年,世界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增长了2.4%和3.1%。管输天然气贸易持续低迷,而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出现较快增长。煤炭连续5年成为消费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增长了4.5%。石油的供应疲软和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凸显全球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面临的挑战。如果能源不能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经济发展将会遭受高能源价格拖累的风险,而当终端消费者面对上涨的能源价格时,节能将得以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12.
英国石油公司(BP)在6月12日最新发布的《2008’世界能源统计报告》中称,截至2007年底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已达到12379亿桶(1686.3亿吨),按当前的产量可开采超过41年;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77.36万亿立方米,可开采年限超过60年。2007年,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增速为2.4%,比2006年217%的增速略有回落;全球石油产量比上年下降012%,这也是自2002年以来全球石油产量首次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13.
国际能源署(1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1》指出,当前世界能源行业面临严峻形势下的新挑战:二氧化碳排放量反弹至历史新高;全球能效指标连续两年下滑;石油进口支出逼近历史峰值。根据《展望》设定的核心情景即“新政策情景”,预计2010--2035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增长1/3;非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需求增长将占全球增长量的90%,非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政策将成为影响全球石油需求的关键。到203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石油进口量达到1200万桶/日。报告认为,天然气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在天然气新增需求量中,80%以上将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到2035年,全球天然气贸易量将翻番,增量中超过1/3将来自中国。煤炭的发展前景取决于高效发电和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的推广。如果CCS在21世纪20年代不能被推广,其他的低碳发电技术就将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担负重任。现有工厂和建筑物已经锁定了2035年80%的碳排放源,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在2℃以内的时间窗口到2017年即将关闭,全世界必须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2022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市场均发生重大变化,特点非常明显。石油市场政治溢价突出,国际油价冲高后回归至正常水平,布伦特原油年均价格近100美元/桶;石油需求增速低于预期,仍未达到疫情前水平;石油供应增量创历史新高,“欧佩克+”减产量大大高于计划;对俄制裁限价重塑原油贸易格局,俄罗斯原油出口被迫“西降东升”。天然气价格出现历史性上涨,引发能源比价严重错乱,成为全球能源系统全面重构的始作俑者;欧洲天然气需求量大幅下降,带动全球天然气需求量下降近1%,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第三次下降;国际天然气生产格局和贸易流向发生剧烈变化,现货交易量急剧增长,合约交易日益灵活。2023年世界石油需求量可能超过疫情前水平,基本面延续紧平衡状态;国际油价同比回落,基准情景下,布伦特原油均价范围在80~90美元/桶;全球LNG产能增量小于需求增量,市场持续紧张;国际气价震幅收窄,总体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相似文献   

15.
2021年,全球经济与能源消费恢复强劲但不均衡,能源供需结构性错配问题凸显.石油市场逐步复苏,进入供应受控下的紧平衡状态,布伦特原油期货全年均价涨至70.95美元/桶;天然气供需转紧,气价屡创历史新高;炼油行业景气回升,乙烯行业运行状况好转;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回升,油气产量增长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油气资产交易恢复性增长,美国页岩油行业继续整合;国际大石油公司业绩大幅回升,低碳转型明显加快.中国原油产量继续回升至1.99亿吨;天然气供应量为3746亿立方米,供需偏紧;油气产储量快速增长;炼油能力赶上美国,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乙烯新增产能和当量自给率创新高;国家政策围绕保供稳价、市场公平、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发力.2022年,预计全球天然气产量为4.3万亿立方米,全球新增炼油能力约1.3亿吨/年、新增乙烯产能约1300万吨/年,全球勘探开发投资继续增长,部分国际石油公司仍将出售非核心地区油气资产;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7.35亿吨,天然气整体供需偏紧,将净增炼油能力2560万吨/年、新增乙烯产能565万吨/年.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能源消费的增长水平(不含前苏联地区)接近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水平。石油需求增长强劲。1994年,前苏联以外地区石油需求增长了3.2%,其中亚洲地区增长率达到6%。石油需求增长的大部分由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供应来满足。重大新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广泛应用,为众多非欧佩克国家提高产量、降低开发成本奠定了基础。前苏联地区石油的减产被其石油消费量的下降所抵消,对世界石油市场没有形成实际的影响。在前苏联以外地区,1994年其他一次能源消费量的变化为:天然气增长2.9%,煤炭增长2%,核电增长3.5%,水电下降0.2%。能源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预计这一趋势将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17.
据BPAmoco公司1999年6月出版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199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比1997年降低了0.1%,是198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石油消费仅增长了0.1%,是近五年来增长最缓慢的一年,天然气消费增长1.3%,煤炭消费下降了2%,核电消费略有回升,增长率为1.6%,水电消费保持了连续6年的增长,增长率为1.1%,世界探明石油储量和原油产量均略有增长,分别增长了0.6%和1.4%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世界能源市场波澜起伏,由于利比亚局势动荡造成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中断、日本福岛灾难性事故对核能及其他能源供应造成连锁影响,导致世界大部分地区能源价格走高,原油年均价格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而经济复苏之路也是迷雾重重,一次能源消费仅增长2.5%,远低于上一年的5.1%,消费重心正在从经合组织转向新兴经济体,能源消费体系的变化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世界能源市场综述--来自BP的最新能源统计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由上年的94.65亿吨油当量增至97.41亿吨油当量,增长近3%。尽管因战争和政治动荡,伊拉克和委内瑞扭原油产量有不同程度减少,但欧佩克其他国家增产近12%,俄罗斯原油产量增长11%,使得世界原油产量比上年大幅度增长3.8%,达到;36.97亿吨。2003年全球石油贸易量为22.6亿吨,较上年增长5%。美国进口石油6.05亿吨,同比增长7.9%,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6.8%;日本进口2.63亿吨,同比增长4.8%,占世界的11.6%;中国进口1.28亿吨,同比增长近28%,占世界的5.7%。受石油消费增长强劲、库存减少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仍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28.83美元/桶。在世界天然气贸易方面,2003年管道气和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12.6%。2003年,全球煤炭生产和消费都表现为增长态势;受日本关闭核电站的影响,世界核电消费量下降2%;水电消费量增幅仅为0.4%。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核电消费增长均超过了10%,继续成为拉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最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概述及2015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疲弱;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石油供需持续宽松,市场失衡,油价暴跌;天然气供需初现宽松,LNG现货价格大幅下跌;油气产储量双双增长;炼化能力继续增长;全球主要油品供需宽松;乌克兰事件极大地影响了全球地缘政治和能源市场格局;国际石油公司业绩明显下滑,加快战略调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石油消费延续低速增长态势;成品油供需总体宽松;天然气消费增速大幅放缓;油气储量保持快速增长,产量油稳气增;炼油和乙烯产能仍保持快速增长;海外权益油气产量继续快速增长;三大石油公司经营业绩下滑,加快战略调整。展望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加速,但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宽松态势难以改变,国际油价低位回稳;全球天然气供需更趋宽松,价格下行;炼油和乙烯产能继续增长,炼油能力过剩加剧。中国经济结构持续调整,石油需求量继续增长,天然气维持较快增长,炼油能力增速将明显放慢,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