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要求越来越深入。本文通过阐释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在定义、动机、手段与经济后果等方面的异同,为从监管方面和审计方面抑制过度盈余管理提供一些注意点。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行为在国内外的经济活动中并不罕见,国内外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十分丰富。实际上,学者们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均是基于特定且多样而复杂的动机。本文从资本市场和契约两个特定角度出发,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趋势进行了回顾。文章的最后提出潜在的研究切入点,以期对未来的研究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应计、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委托代理、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信息不对称三个理论角度探讨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对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机理,并以2011—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实证样本,考察高管薪酬与应计、真实盈余管理这两种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高管薪酬越高,其应计、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进一步地,考虑高管持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持股弱化了高管薪酬的正向激励作用。并且,高管持股比例增加,对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偏好要强于对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这可能是高管考虑到后者对企业长期价值的损害较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6,(17)
鉴于中国证券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识别难度不同,以及投资者非理性共存等问题,本文分别将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结合起来,进而研究其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我国2008年~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不同方式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应计盈余管理与股价同步性正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股价同步性负相关,投资者情绪与股价同步性正相关。投资者情绪能够增强应计盈余管理与股价同步性的正相关关系,但不能显著增强真实盈余管理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6,(11)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谋求在股票市场中立足,使得真实盈余管理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粉饰财务信息的一种普遍性行为。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手段,提出抑制真实盈余管理的建议,有助于深化财务信息使用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以2009年~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产权性质、CFO旋转门现象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CFO旋转门现象的公司减少应计盈余管理的同时选择实施了隐蔽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另外,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存在CFO旋转门现象的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更显著,并且有更多的...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已经成为公司金融领域最活跃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西方许多国家曾出现过的盈余管理问题,不可避免的也出现在我国。本文主要对近期以来关于盈余管理动机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的主要脉络进行全面回顾,分别从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总结了关于盈余管理动机的实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10.
11.
近年来,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粉饰公司业绩,误导投资者决策的行为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通过对盈余管理动机的深层研究。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与控制应该双管齐下。既要通过完善相关会计法规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以选择的手段,又要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对少数股东的利益保护机静】,从根本上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使得公司的财务报告反映公司的真实业绩,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真实盈余管理的自由发展已经成为资本市场难以根治的顽疾。基于BMA方法研究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表现和治理状况,探索宏微观制度因素差异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影响。结果显示:(1)近年来上市公司更倾向于经营操控来平滑利润、粉饰报表,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分布呈中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的特征;(2)共23项5个角度的可能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的指标中,偿债能力、高管薪酬、会计弹性、盈利能力、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托宾Q、审计事务所类型、股权相对集中度、资金占用和法治水平等指标充分地解释了真实活动操控的作用表现;而5个方面因素作用表现为,股利结构中的持股安排对真实盈余管理作用明显,公司特征是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盈余管理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财务揭示的热点问题,盈余管理受到广泛的关注。盈余管理动机包括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大量的实证研究对盈余管理发生的频率和程度进行了检验,但是研究还相当肤浅,还有许多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市场反应与政府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天然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伴生着规避盈余损失或盈余下降的行为,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引发投资者行为变化进而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督进行研究。在以我国2006—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中,我们发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投资者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与上市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追求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5.
无论在短期或长期,虚拟经济部门扩张中因现金资产的流入而可能具有吸收过剩货币的能力,因而起到了吸收实体经济通货膨胀压力的作用,而各子市场对通货膨胀则可能存在不同方向和强度的吸收作用。文章在对近10年数据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吸收通胀能力指数,并发现资本市场整体上确存在着吸收通胀压力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来源于国债市场和期货市场,而股票和基金市场的扩张则与通胀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2014年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处置非流动资产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公司董事会特征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为了实现扭亏的目标,存在利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董事会治理机制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开会次数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负相关;相对于民营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动机更强,其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和独立董事比例抑制盈余管理的功能优于民营上市公司,而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开会次数的监督功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11年至2014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行为与信贷资源可获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上调利润越多,获取的银行信贷额越大。结合企业产权性质和金融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深入探究盈余管理行为对信贷融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偏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非国有企业偏向于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金融市场化强度高的地区企业偏向于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金融市场化强度低的地区企业偏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取更多信贷资源。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盈余管理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可以相互替代使用的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管理者如何权衡决策以及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识别和防范盈余管理行为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以2001-2009年微利上市公司为样本,在Hausman设定误差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研究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时间次序和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者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真实盈余管理决策和应计盈余管理决策是同时做出的,两类盈余管理程度相互影响;盈余管理成本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当企业处于缺少行业竞争力的地位时,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较小,管理者会采用相对较多的应计盈余管理,而当企业本身的会计业务受到严格监管时,管理者则会倾向采用较多的真实盈余管理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