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琴 《北方经贸》2014,(7):57-58
产品伤害危机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品牌形象及消费者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国内产品伤害危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可从产品伤害危机的概念、危机类型、对消费者影响、对品牌影响、应对策略和购买意愿恢复进行了研究,以帮助我国企业有效地管控产品危机。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为了转嫁国内产业危机,保护国内消费市场,不惜重新捡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对我国产品采取歧视政策,限制我国产品的进口。以农产品出口为例,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国家为维护国内农业的竞争优势,设置贸易保护措施(如绿色壁垒),以限制别国产品进口。在此背景下,为了巩固我国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避免农产品国际贸易遭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我国有必要从法律的角度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农业贸易战。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爆发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其对我国出口行业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外贸出口企业面临利润率下降、裁员等问题,一些企业更在此次危机中宣告倒闭。笔者以次贷危机的发生入手,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产生影响的原因并提出了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瞄准国内市场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上半年石油产品市场形势分析与全年走势预测 进入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国内石油产品市场出现需求明显减弱,价格在一季度持续走低的行情。二季度以来,随着国际油价由逐渐回升转为大幅上涨,以及市场需求回暖,国家先后三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国内油品市场出现需求稳步回升,价格明显上扬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唐明 《北方经贸》2009,(5):61-62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国一些出口型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转向国内市场销售产品,是解决目前出口企业困境的有效途径。但在建立国内市场销售渠道打开国内市场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品牌策略,保证产品质量、做好产品定位、借助渠道进行宣传、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通过建立良好的品牌,长远地立足于国内市场,这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好方法.同时也是将来回归国际市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口粮之忧     
"次贷危机后,下一场危机将是农产品危机。"这是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标题。多少年来,粮食第一次在全世界人民的眼中变成了珍贵的商品。在巴基斯坦,运送小麦和面粉的车辆需要准军事部队护送;在马来西亚,未经许可出口面粉等产品就属于犯罪;而中国也下文控制粮食的出口,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国内需求。我们不能不为粮食价格的上涨而感到担忧。  相似文献   

7.
一个健全的产品危机预警信息系统是企业在产品危机预警阶段能否有效阻止产品危机进一步发生的关键。给出了产品危机预警信息系统的模型;产品危机预警信息系统由信息收集子系统、信息加工分析子系统、危机预测子系统、报警子系统四个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8.
程传勇 《商场现代化》2006,(35):109-110
近几年企业危机频发,不仅国内企业爆发危机,跨国企业也频频爆发危机。众多国内国外企业爆发危机,企业对危机管理出现失误给企业带来严重影响,甚至有的企业到了倒闭的边缘。三鹿乳业在阜阳奶粉事件里成功处理危机,将危险转化为机遇,本文结合危机管理理论对三鹿集团成功的危机管理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企业的面对危机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正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粮食在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并频繁波动。因此,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当前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此次粮食危机成因之后,论述了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对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在当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粮食补贴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应对国际粮企的挑战,还应该提高国内粮企的全产业链发展,从而有效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映了美国国内信贷市场的一系列问题,并对其国内金融市场以及全球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该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次级债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以及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品牌出现以质量危机为核心的产品伤害事件,对企业的品牌资产、市场份额、财务绩效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以往研究指出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个体对产品伤害事件更加包容,缓和产品伤害事件对品牌的负面影响,文章探讨了集体主义的东方人对于基于群体的消费者-品牌情感——消费者民族中心倾向——对产品伤害危机中品牌评价的影响。通过两组实验,分别选取中国样本和韩国样本,研究发现消费者民族中心倾向并不能始终维持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偏爱,品牌负面信息消极程度调节民族中心倾向对品牌负面信息认知的影响:面对一般消极程度的品牌负面信息,相比国内品牌,消费者对国外品牌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和负面品牌评价,但是当品牌出现重大负面信息时,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评价均显著高于对国外品牌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评价。文章研究发现对于产品伤害危机管理和民族品牌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由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遭受了很大的影响。面对危机,特别是出口放缓的情况,我国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扩大国内消费来应对此次危机局面,保证我国经济避免出现大的滑落,继续平稳发展。通过马克思有关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原理,我们可以分析出扩大消费首先会促使消费资料生产的规模扩大,继而会带动生产资料生产的规模扩大。从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规模就会扩大,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消费的巨大作用也使得我国大力采取措施扩大居民消费。相信在这些措施的保障下,我国的经济会平稳度过危机,继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琦 《北方经贸》2009,(5):46-47
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使我国也无法摆脱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独善其身。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深受影响,这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应对这一危机,我国中小企业应控制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开辟国内市场;政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等,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有其内因和外因;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带来冲击和动荡;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同时也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坚持把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做大做强做优放在首位;正确地认识和应对走出去战略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风险;正确地把握好走出去的有利机遇;进一步加强国内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维护国家的金融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15.
美国2007年爆发的次级贷款债券危机已经导致我国银行业海外投资的损失,本文在分析了美国次级的贷款券危机的成因和对我国银行业的然害后,提聘书了使用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化解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的建议.并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我国的实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关注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以来,国内已经开展过多次资产证券化试点.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的试点机构,在该业务的发展中面临着一些障碍和挑战.本文以建行MBS为切入口,通过分析该产品,并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商业银行应如何稳步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次贷危机论我国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2007年爆发的次级贷款债券危机已经导致我国银行业海外投资的损失,本文在分析了美国次级贷款债券危机的成因和对我国银行业的危害后,提出了使用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化解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的建议。并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我国的实施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国内机床产值连续三年负增长,但国内机床消费量却在逐年上升,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机床产品结构有问题,可供的产品市场上不需要,市场需要的产品国内又供不上;另一方面也有市场营销策略上的误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已经对世界金融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于此同时,也引起了众多学者对我国国内住房抵押贷款的普遍关注。在次贷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国内住房抵押贷款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媛  吴丽洁 《消费导刊》2013,(6):104-104
近年来,我国大大小小的食品危机频频发生,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国内食品企业渐渐失去消费者的信赖,国内食品企业受到重刨,食品市场屡次陷入低迷状态,为了避免危机,减轻危机带来的后果,甚至化危机为转机,食品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管理体耗本文就食品企业的产生危机的起因进行了探讨,并针对企业的危机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