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4-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角度考察我国285个地级市流动人口的迁移意愿。研究发现:两者的协同集聚会促进流动人口向城市迁移,协同集聚水平的影响具有城市规模上的异质性,常住人口规模100万以上城市分样本回归结果表现出更强的显著性;同时高收入、高学历人群的迁移意愿更强,但高房价会削弱意愿。为此,本文提出各地政府应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会计师》2015,(10)
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政府补助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研发无疑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本文以创业板企业2011—2013年创业板企业作为样本,研究企业研发补助对企业研发支出以及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研发支出存在双向影响的正向关系,政府研发补助会提高当期的企业绩效和企业研发绩效,但是滞后一期的政府研发补助对当期的企业绩效影响并不显著,虽然能提高企业的研发绩效,但是影响程度小于当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聚有助于中国企业外源融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有助于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外部融资供给。但基于我国代表性制造业经验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却表明,由于我国金融发展的体制性原因,产业的地理集聚水平与企业债务融资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外源融资行为主要受到了宏观金融环境、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中的企业迁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企业迁移变得很活跃,企业迁移除了对企业自身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外,还有很强的外部性,改变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格局,可以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应准许企业迁移,努力减少成本,并完善地区间竞争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研发费用管理问题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之道,让建筑施工企业牢牢抓住税收优化政策,创新生产力,促使研发费用的价值最大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知识、技术、信息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经济发展的路径也从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工业化逐步转向了以知识、资本技术、人才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人才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国家之间还是区域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有关人才集聚的研究成为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将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新国际贸易理论、新地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以及数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和城市化进程等动态均衡问题,提出S(Situation)—P(Patterns of HR s Convergency)—P(Performance)—D(Dominant Inducement)的分析范式,从而为我国人才集聚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微观企业成本视角,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2年间524205家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对企业迁移行为的影响,以及企业研发创新与迁移成本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迁移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迁移行为呈正相关关系;企业研发创新和迁移成本均负向调节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强度和企业迁移行为的关系,且调节作用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类型企业中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法和2008—202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加计扣除政策促使劳动要素收入占企业增加值的份额提高0.9个百分点,增长约2.15%。机制分析表明:(1)加计扣除政策产生了显著的人才集聚效应,包括研发人员数量的扩张,以及针对非管理层、非研发人员的普通员工的引致需求。(2)相对于管理层,研发人员具有更高的人均薪酬增幅和更大的劳动收入份额,普通员工则因为数量扩张也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在收益共享中实现了偏向非管理层员工的劳动收入分配。本文为深入认识研发税收激励政策,兼顾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力度,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支出依然存在大量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主要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企业制度的不完善所导致。未来,为优化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的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明确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界限,提高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高新技术企业应该进行适当的企业制度调整,适当地引入QFII。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企业研发成本资本化核算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接轨.但是在实务中,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对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信息披露规范的建议,旨在为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实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研发活动的开放水平与企业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异质性知识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对知识进行系统的组织学习决定企业能否有效利用知识以获得创新产出。构建包含组织学习中介效应的企业研发活动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关系模型。考量基于湖南、广东和浙江等地312家企业数据的实证调查表明,企业提升研发活动开放程度和增强组织学习对创新绩效都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并且组织的探索式学习在研发开放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R&D支出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开发(R&D)支出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R&D的投入水平和技术实力,并据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有利于投资者判断公司的价值。对我国新无形资产准则实施以来的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研发支出及其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股票价格对资本化研发支出和费用化研发支出存在选择性吸收,研发支出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价格有显著的影响,提高研发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边界的日益模糊,PPP 融资模式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使其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融资模式,更被视为公共管理乃至经济管理的一般范式.本文在分析企业 R&D 投资缺乏原因的基础上,从 PPP 融资模式角度出发来分析企业 R&D 投资研发的行为取向,最后结合我国实际状况提出针对 R&D 投资的 PPP 操作模式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Abramovitz的追赶假说为基础,构建一个包含后进地区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R&D的技术追赶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吸收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技术追赶速度的快慢,过弱的吸收能力会使经济陷入进一步技术落后的状态。另一方面,当吸收能力不强时,如果后进地区能加强自身的研发积累,也能维持一定速度的技术追赶。  相似文献   

15.
企业研发预算管理:现状·问题·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预算管理是企业研发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根据对企业研发预算管理的调查,分析了我国企业研发预算管理现状及其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变目前企业研发预算管理状况的思考。认为企业在研发预算管理中应当树立资源效率与价值链思想,同时改革现行研发预算管理模式,建立契合研发活动特点的动态预算管理模式,并建立研发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3—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R&D数据,研究R&D投入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相关性和R&D投入与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关联性。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负债率越高,其研发投入越少,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债务融资约束更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具有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因企业负债水平的高低而不同。在模型中进一步加入RDI*D负债水平交叉项后发现,相对于负债水平较低的企业,负债水平较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的正向影响是减弱的,对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这种减弱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兴起,为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该领域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条件、政策手段以及战略性产业的选择上,尚未涉及多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合作。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成员国之间如何在制度层面上深化合作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为此,本文构建一个两阶段的博弈模型对双边战略性R&D合作补贴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国际间企业参与R&D合作并完全共享技术成果以及政府实行联合补贴时,可以取得优于R&D竞争的市场效果。  相似文献   

18.
政府R&D资助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效率视角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1998~2007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分行业面板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基于效率的视角,实证考察了政府R&D资助等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R&D资助对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自身R&D投入的提高有利于其吸收和利用政府的R&D资助,但企业规模和产权类型对政府R&D资助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从R&D资金、机构、活动、产出国际化四个层面构建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国际化评估的指标体系,并根据其在华外资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拉开档次法"对其R&D国际化水平进行评估及比较分析,认为要提升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R&D国际化水平应在战略规划、人才培养及产业倾斜政策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0.
异质债务、企业规模与R&D投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纳入了异质债务因素,藉此研究了资本市场的异质债务结构、企业规模与其R&D投入的关系,并基于2004~2008年517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企业的R&D投资,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关系型债务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R&D投资密度越高的企业,关系型债务在总债务中的占比越高,较高的占比提高了企业的R&D投入效率;企业规模对这种关系存在显著的负调节效应,关系型债务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要显著高于大型企业。本文还就如何提高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