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人均收入三年前已过万元大关、连续27年位居全国省区之首的浙江,还需要扶贫吗?许多外地人往往心生疑笃。其实,贫困有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分,扶贫有区域扶贫与人群扶贫之别。走进浙江,你会对“贫困”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对“扶贫”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文章系统综述了移民经济发展路径,通过回顾已有移民文献,发现当前移民脱贫速度放缓,贫困率普遍高于安置地的原居民,在少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反弹。贫困移民不仅表现出环境和交通条件恶劣的宏观特征,更多的还表现出家庭劳动力少、受教育年限低以及户主观念落后等微观特征。这意味着移民贫困原因是多元的,环境恶劣、交通闭塞,贫困文化蔓延是移民贫困的一般性原因,搬迁导致的能力受损和权利受限是移民贫困的根本原因。因此移民反贫困措施的理念构建应由当前"前期补偿、后期开发"转到以移民能力再造和赋权为核心,反贫困措施的主体构建除了加强政府部门的作用,还应该重视社区的作用,这是从根本上帮助移民走出贫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扶贫工作 ,一直把消除绝对贫困作为社会目标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采取了以工代赈、小额信贷、异地开发等多种扶贫方式。但目前脱贫速度还不尽人意 ,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是贫困地区的很大一部分干部同样也处于“贫困”状态 ,只不过他们不是经济生活上的贫困 ,而是思想意识上的“贫困”。主要表现是 :1 把贫困问题简单化。这种观念往往把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简单看作农民经济生活上的贫困 ,不认真考察和分析农民贫困后面的社会问题和致贫的深层次原因。认真探析致贫原因 ,我们就不…  相似文献   

4.
反贫困:认识的转变与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贫困不仅指收入贫困,而且指教育和知识贫困、健康贫困,以及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等。贫困的原因不仅仅是缺乏物质资本和公平的收入分配,而主要是缺乏人力资本和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反贫困战略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本投入和公平分配,同时,还要注意人力资本投入和市场制度的引入。  相似文献   

5.
边远贫困地区农民在市场中遇到的障碍与对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在同一起跑线上边远贫困村农民收入明显落伍、出现反差?其主要原因除地处高山、人才奇缺、资源贫乏等因素外,其关键是农民在参与市场运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深层次的障碍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三个不适...  相似文献   

6.
反贫困的动力总的来说包括内部动力(内因)和外部动力(外因)。根据唯物辩证法原则,内部动力是贫困这一事物向“非贫困”发展变成的根据,外部力量是其发展变化的条件。长期以来,中国西部多数山区人民处在“区域性贫困”境地的事实说明,反贫困的内部力量是比较弱小的。近10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扶贫工作以来,很多贫困地区相继脱离了贫困的事实则说明,在强大的外部力量的推动下,内部动力,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使贫困现象得以较快发生明显的非贫困变化。这还说明,在贫困向非贫困发展变化过程中,外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好外因,才能有力地促使“非贫困”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历代农民的愿望,他们为此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毕生努力,却总是不得实现。农民要问何时才能摆脱贫困,路在何方?历史已经作出了回答,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立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才为农民摆脱贫困创造了政治前提,并一直在探索共同致富...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及现实等多种原因,黔东南州目前仍是贵州省贫困面最大和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也是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其贫困特征不但表现为总量大,程度深,还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分布区域也极为特殊。笔者对黔东南农村贫困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黔东南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人力资源开发在西部缓解贫困中的战略地位贫困是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显著特征和重大现实问题之一。西部要开发 ,西部要发展 ,消除贫困的目标必须实现。因此 ,研究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对西部大开发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形成西部地区贫困的原因是多元的 ,包括自然原因、历史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等 ,但是 ,人口原因在致贫诸多因素中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而且影响面既宽又广 ,持续时间也相当长。自 1 990年以后 ,国内人口学界及有关实际部门特别关注人口数量、质量与致贫之间的有机联系。人口因素对致贫的影响机理主要通过人…  相似文献   

10.
贫困是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还不充足,人均纯收入低于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需求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农村改革,以崭新的形式和优惠的政策,给了亿万农民摆脱贫困奔向富裕的入场券,然而,目前我国还有8000万农民不能进入富裕的殿堂。本文,拟就贫困的原因以及扶贫的对策作以深层剖析,试图对扶贫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贸易自由化与贫困:文献回顾与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自由化和贫困问题是经济学和社会学非常关注的两个领域。本文对关于贸易自由化和贫困研究的文献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评论:一是从贸易自由化通过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来影响贫困的宏观层面;二是考虑到住户、政府、企业等经济主体行为和反应的微观层面。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考察发现,根据现有文献还不能得出贸易自由化对贫困影响的一般结论,关于贸易自由化与贫困的内在逻辑仍需要深入细致分析,尤其是讨论经济主体的反应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贫困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不同机构关于中国贫困状况的估计数非常不同,这给扶贫政策的制定造成了很大困惑。中国贫困状况不同估计数出现的原因在于使用了不同的贫困标准。本文从产生背景、测定方法、测定指标、测定结果等方面对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贫困标准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 ,一场彻底消除农村贫困的攻坚战已在全国农村打响。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将是今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深入剖析贫困村贫困的原因 ,研究解决贫困村贫困问题的对策 ,对于以实际行动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近期对豫北某市 176个贫困村贫困状况的调查 ,谈谈对贫困村脱贫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一、贫困村贫困原因分析从调查的情况看 ,贫困村贫困的原因可以从贫困村和贫困户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贫困村来看 ,主要…  相似文献   

14.
县域财政经济是国家财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区财政不仅承担本级行政事业的供给,而且更主要地还担负着扶持地区经济、工农业生产及社会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必需支出的重任。由于区域经济差异等原因,一些地方县区财力与财政职能很不匹配。县区财政,特别是贫困...  相似文献   

15.
绝对贫困     
《农村工作通讯》2008,(23):48-48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贫困是伴随着人类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依贫困程度的不同,贫困可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其中的绝对贫困(亦称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态脆弱区多维贫困的产生原因及影响机理,对农村地区减贫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为例,对农户的多维贫困进行了测度和识别,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和Probit、T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社会资本对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农户贫困发生率较高,37. 82%的农户陷入多维贫困,25. 93%的农户收入维度贫困;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参与均对多维贫困指数和多维贫困识别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声望对多维贫困识别影响显著,但对多维贫困指数影响不显著;总社会资本量能显著抑制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概率和减轻贫困程度。此外,家庭成员是否居住在一起对农户多维贫困产生负向影响,相对于男性为户主的家庭,女性户主家庭更易产生贫困缺失。  相似文献   

17.
王兰 《农业经济》2022,(5):76-77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后,我国扶贫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相对贫困的内涵不仅指的人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还包括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以及人能力受限。有诸多原因导致贫困的产生,例如脱贫攻坚政策性因素、社会结构转型与人口流动带来的贫困、社会保障不健全性的贫困、自然地理因素带来的贫困、身心限制及能力不足等因素。目前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解决贫困的长效机制,在总结脱贫攻坚战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进行相对贫困的分析,在城乡融合角度研究相对贫困,还要重视贫困的社会治理转向,构建中国特色减贫话语体系,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赵春玲  赵峰 《农业经济》2006,(10):17-18
当前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远景目标的关键。造成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的成因很多,但总的来看,农村贫困群体不健康、不成熟的社会心理是造成反贫困成效不明显的重要原因。因此,构建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社会心理支待系统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在贫困的识别标准上,单纯的收入标准很难解决精准瞄准的问题。原因在于,一是农村人口收入难以算清,二是即便收入算清了,有的收入高的比收入低的还穷,比如家里要供养大学生、有病人,等等。因此,精准扶贫识别贫困对象方面,除了收入标准外,还应当有新的看得见的标准。贫困不是简单算出来的或是选出来的,而是能够"看"得出来的。提高扶贫的准确度,要把"两不愁、三保障"分解成若干看得见的现象。政府相关部门在建档立卡工作中,实际上要多维度判断,如有的地方归纳的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农村贫困的社会特征及其反贫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要在本世纪内消灭绝对贫困、实现小康生活水平,西部是重点,农村是关键,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中西部农村贫困问题。西部作为中国的半壁江山,其价值远远超越了资源基地这一经济层次。解决西部的贫困问题,将是中国政府本世纪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贫困状况1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