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具有其客观的必然性,这也必将导致财政政策调控的具体目标、内容和手段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两种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方法显得捉襟见肘,所以我国开创性地提出了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思想.从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探讨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些方法,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的措施,通过分析论证,土地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之一是可行的,能够对经济起到调控和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土地政策可以运用建设用地总量、土地供应结构、不同区域土地供应调控来控制过热行业投资的增加,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本文研究了土地政策出台的宏观经济形势,比较了土地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总结了土地政策调控的特点和缺陷,并评价了现行土地政策,提出了土地政策调控的创新——土地准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4.
经过6年多的实践,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初见成效,并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后的又一重要调控手段.国土资源部在严把土地闸门的同时,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形势,确定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方向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空间经济系统优化调控是长江流域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控是长江流域空间经济系统优化调控的两种基本手段,国家层面的调控和区域层面的调控是优化调控的两个层次,重点要协调好计划与市场、上游与中游和下游、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产业空间布局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财政手段是政府实行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无论是从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还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我们都可以看出财政手段在调控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与金融手段等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手段调控经济运行有其本身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即财政政策是由政府...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4次周期波动,国家实施了5次宏观调控.与前4次宏观调控相比,第5次宏观调控所运用的政策手段更为丰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土地政策首次成为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外的第三个宏观调控的手段,表明土地政策已经上升到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同一高度,国有土地的管理职能由一般的土地供应管理上升到宏观调控的高度.但是,在具体运用土地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而导致一些使宏观调控效率低下或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8.
计划调控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任何国家来说计划调控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世界上几种典型的计划调控方式作了比较.并对我国计划调控方式和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在现代公共选择理论中,政府是一种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制度安排,财政政策则是这种制度安排的分配手段。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调控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达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的。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农  相似文献   

10.
王远平  曾引 《中国改革》2007,(12):66-67
"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大力推行城市廉租住房制度"等扩大供应、限制投资、抑制购买成为目前房地产调控的基本手段,这是调控思路的可喜转变。但房价并不会那么简单地随之下调。调控取得成效还取决于诸多配套措施的健全。  相似文献   

11.
政策性金融是信贷手段与财政手段的结合。政策金融作用的发挥,必须是在财政政策的支撑上。粮食风险基金,既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又是农发行政策性收购资金正常运行的政策基础。一、粮食风险基金的建立及其政策调整变化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形成于1994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平抑粮食市场价格,补充部分吃返销粮农民因粮价提高而增加的开支,同时,也起到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被看作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最重要的两大基本工具。这两大基本工具的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是现代经济高效、顺畅运行的前提和重要保证。目前,我国正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接轨时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作用更加凸现。本文拟结合有  相似文献   

13.
运用短缺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及成因,并提出政府对农业调控必须考到农业的非均衡性,运用价格保护、利率、税收、补贴、合同等价格-数量调控机制引导农户经营。对粮棉则偏重于运用数量调节机制与手段,对其它农产品则应偏重于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与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前,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走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道路,已被多数同志所接受。但是通过什么形式和途径以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特别是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中如何有效地实行计划调控则是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农村经济计划调控的重点和手段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地价是地产市场的核心,也是调控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制约着地产市场的动作。社会主义市场地价的特点和影响地价的因素对地产价格的升降起决定作用。而前提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地价调控体系。因为培育规范化的社会主义地产市场。必然涉及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地价调控体系和建立健全完善的地价管理政策,土地价格是土地经济坐标的综合反映,地价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地价才能反映土地实际利用的经济收益和供求关  相似文献   

16.
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政策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是调控成功的关键。农业财政政策有效性体现在政策对象选择、良序竞争环境形成、政策反馈机制和政策工具选择的有效性。文章从政策实施成本、主体意识和行为形成、扶持政策内容等方面,分析了农业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精准选择政策对象,着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设计,构建科学的财政政策体系,强化政策工具应用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政府通过扩张性财政支出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当经济启动后,政府财政支出就应相应减少.实践证明,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特定任务适时相应地调整财政政策是非常必要的.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呈现出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势在必行.由"积极财政政策"转变为"稳健财政政策"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8.
财政政策与中国农业的周期性波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首先从农业投入角度肯定了财政支农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然后检验了财政支农对农业短期波动的调控作用,发现财政支农的波动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波动明显同步,财政政策未能发挥缓周期作用,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推波助澜的因素。财政支农的不稳定及其在反周期方面的不良作用,主要是由于总体财力有限这一根本原因所造成的。在新形势下,国家应在扩大财政规模的前提下,逐渐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渝阳  杨钢 《农村经济》2017,(12):114-120
中国与印度都是人口大国,农产品价格是事关两国安全与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印度影响区域性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大多数邦以小农经济甚至极小农生产经营方式为主,农业产业难以规模化生产,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比较低;自然灾害导致大幅减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私商屯粮投机,操纵农产品期货价格行为;人口快速增长等。中印国内地区差异大,农产品消费结构和季节性需求不同,许多调节手段也不尽相同。在调控农产品过程中,两国采取的手段、调控的重点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具体体现在政府干预程度有所差别、调控的首要目的不同、调控环节差别和WTO规则应用差异。通过对中印地方政府调控价格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六个方面的经验方法,供两个亚洲邻国和世界人口大国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村工作通讯》2011,(11):10-11
政府在调控菜价的过程中必须定好位,搞清楚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一定要坚持用市场的手段而不是行政的手段来调控菜价。不能做的典型就是最近很多地方用行政的手段,要求学校食堂的伙食不能涨价,否则罚款。这种办法看起来有效,实际上是没有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