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偶像的黄昏     
《中国总会计师》2004,(12):52-53
[偶像的黄昏]陈久霖:打工皇帝的没落2004年11月30日,陈久霖任职CEO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发布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消息:这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总计亏损5.5亿美元。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的中航油(新加坡)因之严重资不抵债,已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相似文献   

2.
2004年末,惊闻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由于违规、违法运作石油衍生品交易,造成5.5亿美元的巨亏。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此前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曾作为成功典范入选新加坡国立大学MBA案例,近几年多次被评为新加坡最具透明度上市公司。联想到早在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就已在新加坡上演过因衍生品市场交易损失14亿美元而破产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6日,国资委在北京宣布了关于中航油巨亏事件的处理决定,原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航油集团)总经理荚长斌被责令辞职,原中航油集团副总经理、中国航油(新加坡)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总经理陈久霖被"双开".  相似文献   

4.
九州 《中外管理》2005,(1):10-10,12
作为中国飞机燃油的海外惟一供应商、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旗下的控股新加坡上市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在去年11月30日被指卷入了一项损失可能高达5.5亿美元的石油期货交易。其后几个星期,同样卷入了这项交易的部分中航油海外债权人,一直在敦促中航油还款。该公司已申请破产保护,原总裁陈久霖被新加坡警方拘捕。  相似文献   

5.
2005年6月8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迈过了期货期权交易失败后最艰难的一道坎——债务重组方案经债权人表决通过,免遭清盘。2006年2月,新加坡交易所原则同意中航油恢复股票交易(徐伏钢,2006)。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为国资委直属大型国有企业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控股的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和注册地均在新加坡。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1997年陈久霖任总裁后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空煤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现货和期货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中航油作为首…  相似文献   

6.
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重复与巧合,正当人们已经忘却“巴林银行事件”的时候,2004年10月5日海外华文网站披露: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英文为ChinaAviationOil,以下简称中航油(新加坡)]出问题了。这则消息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直到2004年12月1日,中航油(新加坡)正式对外公告:“因从事投机行为造成5.54亿美元巨额亏损,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的中航油(新加坡)因严重资不抵债,已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消息一公布,海内外舆论哗然。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起自巴林银行倒闭以来新加坡最大的金融丑闻。美国《华尔街日…  相似文献   

7.
一、中航油危机形成的原因:山寨模式 由于中航油(本文中的"中航油"均指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亏损事件和创维老板黄宏生被拘事件同时曝光,而且都是危机管理的最新案例,所以人们通常把两个事件联系在一起来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中航油事件透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1月30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因石油衍生品交易出现5.5亿美元巨额亏损而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由此中航油巨额亏损事件浮出水面。笔者认为,虽然衍生金融工具的套期保值和投机功能相伴而生,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其杠杆作用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但严禁企业从事衍生金融工具的投机业务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对其进行适时的会计控制,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同时逐步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刊赴新加坡独家专访“中航油事件”的相关人士,还原中国航油(新加坡)走向“毁灭”之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一些世界级企业的相继倒闭,企业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界及学术界关注的一大热点.2004年新加坡中航油事件加剧了我国企业理论界、实务界对它的研究,众多企业不仅关注风险管理,更加强调要对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措施进行持续的监督和评价,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审计自然而然提上了议程.  相似文献   

11.
复出风波     
最近,一则陈久霖复出的消息刚见诸报端,顿时舆论哗然。 陈久霖,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总裁,2006年因“中航油事件”被新加坡司法机构判处四年零三个月的监禁,出狱后不久,他马上就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12.
《财会通讯》2005,(7):i007-i007
近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普华永道对其石油期权交易巨亏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航油三大内控机构在此事件中全部“失职”,董事会也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一、从金融交易层次看"中航油事件" 2004年11月30日,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航空油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因炒作石油期权亏损5.54亿美元,陷入债务危机,被迫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事件被称为中国的"巴林银行事件",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境外炒作金融衍生产品的最大亏损案例.  相似文献   

14.
谁搞垮了中国航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赴新加坡独家专访“中航油事件”的相关人士,还原中国航油(新加坡)走向“毁灭”之路  相似文献   

15.
张利华 《审计月刊》2005,(12):36-37
2004年11月29日,新加坡上市公司中航油因错判油价走势,在石油期货投资上累计亏损5.5亿美元,决定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作为一个成功进行海外收购被称为“买了个石油帝国”的企业,违规的石油期货交易不仅让充满潜力的中航油轰然倒下,也暴露了我国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巨大缺陷。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航油巨亏事件为例,分析了跨国企业的衍生交易、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航油巨亏事件的根本动囚是对衍生金融工具认识不足,以致没能很好遵循国际会计准则惯例并导致投资风险的增加。同时,中航油自身在企业风险管理上的弱化,又逐渐滋生了公司治理的内生性问题,即内控机制和监控机制的缺乏。因此,对企业风险的有效管理和公司治理的有效监督是解决当前跨国企业投资风险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审计》2005,(1):42
中航茂亏事件关乎海外企业信誉 事件回顾:2004年11月30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因石油衍生品交易出现5.5亿美元巨额账面亏损,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中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自2003年开始从事油品套期保值业务,其后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中国政府明令禁止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从中获得巨大利润.  相似文献   

18.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所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最近发生在新加坡的中航油事件,充分暴露了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对会计信息质量(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其二者的的共同理论基础(委托代理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和二者一致性的具体表现这两个层次来阐述完善内部控制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中国航油集团惟一的海外公司——中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总计亏损5.54亿美元。这个被誉为走出去棋盘上“过河尖兵”的明星企业突然间就走到了破产的绝境。与中航油事件几乎同期发生的伊利股份高管被拘风波、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被捕以及深圳石化原董事长被捕等事件.或多或少都与企业风险管理缺失有关。公司经营中的风险是导致这些事件的主要因素.风险管理的失败是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姜含笑 《经营者》2009,(3):34-35
当年因衍生品交易导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巨亏5.5亿美元的陈久霖。1月20日从新加坡樟宜监狱出狱。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石油大亨,将怎样经营以后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