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军 《时代经贸》2009,(11):130-132
作为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的产物,电子货币的诞生对现代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进行有效监管成为中央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发达国家对电子货币进行监管所积累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本文首先梳理了电子货币监管的有关理论,分析发达国家电子货币监管的典型模式,提出了建立有效的电子货币监管机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问题,然后对我国中央银行电子货币监管措施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央银行金融风险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财经》1998,(2):29-34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平 《经济师》1995,(5):16-17
<正>1995年3月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是我国金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因为,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表明,中央银行能否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中央银行对网上银行的监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冉勇 《财经科学》2001,(2):71-74
本站在中央银行实施金融监管的角度,分析了网上银行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带来的变革及对现行央行监管体制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央行对网上银行监管的内容框架,最后较为实际地提出了央行监管的具体对策措施,以期为网上银行营造一个务的运作空间。  相似文献   

5.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为我们敲响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警钟,由此引发人们对当前金融监管体制的反思。本文主要基于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的基本知识,分析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缺陷,进一步结合我国的国情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金融业的国际化已摆到议事日程,为此必须加快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从以前的计划管理逐步过渡到对金融业的资产负债比例监管,从以前的定性管理逐步过渡到定量管理上来,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一、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工作的现状特征我国当前的金融监管工作属于一种过渡阶段,应该说有许多方面还在探索其中国特色.具体表现为“四性”和“四变”,其“四性”可慨括为:1、监管对象的非自控性.现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内在约束制度尚未形成.2、监管内容的不确定性.经济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业务变化日新月异,一些新业务是在探索中经办的,经营尚需探索,管理无法跟上,导致金融监管事实上的“真空区域”.3、监管主体的软弱性.自199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职能,但监管工作软弱性仍显而易见.表现为:一是外部环境未能优化.目前,地方政府的职能并未转变,企业和专业银行改革的步伐还远未达到理想的境界;二是人民银行监管意识还未真正转化,“管而无用”的思想还普遍存在;三是尽管人民银行法已经颁布,但监管主客体的国有化共同性,使各自对法律的严肃性认识不充分.4、监管过程的不连续性.近几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主要从事中着手,如主要抓机?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先玲 《经济师》2004,(2):44-44,46
中央银行能否保持独立性对一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央行的独立性 ,并提出加强央行独立性的长、短期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浅议基层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监管●谢永红目前,在我国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系统的监管,虽然已经起步,但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金融业的迅猛发展要求,同国际贯例及通行的做法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基层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监管,尚未脱离计划经济模式,其突出表现为:...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现存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据此寻求优化金融监管的对策是当前金融学和经济法学界十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央银行采取何种方法对银行业进行监管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银行监管方式演变的分析,探讨我国中央银行监管方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我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流失问题较为严重。由于高收入者的所得形式主要是财产性、经营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税源监控的难度大,极易通过收入福利化、费用化以及账外支付等方式逃税。同时,现金的大量使用也为逃税提供了便利。应采取切实的措施,包括对高收入者进行重点监控,完善个人信息资料,加强与工商、银行、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的合作,加大纳税服务和税法宣传力度等。  相似文献   

12.
一、加强辖区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监管,防范结算风险一是检查结算制度执行情况。检查金融机构内部结算制度、办法、操作规程等,有无违反《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有无故意压票、压单,拖延支付,无理退票,无理拒付等现象;有无截留、挪用客户资金;有无签发空头银行汇票或恶意串户非法盗用他人资金;有无超规模、超权限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转贴现票据是否合法有效,手续是否齐全;有无签发远期支票和预留印签不符支票。二是检查结算管理情况。检查金融机构是否实行结算专管制度,落实责任制;检查对外发出的结算凭证有无积压、遗留,收到款项是…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实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银行系统性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银行之间相互持有的风险头寸;二是银行体系集体性的风险转移动机。为了达到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可能发生的银行监督目标,应该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我国实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可行途径,一是监控银行体系的隐性风险头寸;二是建立问题银行的市场出售机制。  相似文献   

14.
石新爱 《时代经贸》2007,(5Z):125-125
会计监管的目的是防止虚假财务信息,保证经营管理决策以及投资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文章论述了当前中央银行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宏观审慎监管通过对风险相关性的分析、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管,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次贷危机后,人们对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对于由谁来扮演监管主体则存在很多争议.本文研究指出,中央银行所承担的维护金融稳定、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最后贷款人等职能,使其能够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发挥核心作用.次贷危机后,美、欧、英、法逐步调整了监管格局,表明对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中央银行的核心地位认识比较一致.本文通过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麦克洛姆规则的检验,证明其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具有有效调控的能力.指出我国中央银行应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扮演监管主体角色,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监管体制出现的很多问题。本文就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的创新思路,以此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通过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和显著成效。随着全国性和区域性商业银行的不断增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以及国有专业银行转化为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同业竞争更加激烈。合法竞争应当支持和保护,但对非法竞争必须限制和严打。金融业违法竞争行为也是经济犯罪。如果违法经营不能及时受到应有的制裁,那就是变相对违法经营的奖赏和对依法经营的制裁,必将导致依法经营的为求生存而去效法违法经营。改革的经验也告诉我们,推进金融改革必须同时不断完善并切实搞好金融监管,才能保证其顺利进行。据调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现状分析,发现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几点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