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出资者与经营者形成了一时“委托-代理”关系。固此,对于出资者来说,为了使自己的投资安全并获得较高的回报率,必须处理好三个问题,即如何选择经营者、激励经营者和约束经营者(所谓“经营者三大问题”)。其中前者是要解决什么样的机制能确保最有能力的人当经营者,后两者是要解决如何建立一种机制确保聘用的经营者能尽职尽力地为所有者利益工作,减少所有者和经营者在追求目标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实质,是国家利益与国有企业经营者利益的关联度、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动力和重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契约的不完备性,所有者无法确定企业收入水平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经营者的努力程度的变化所引起的。因此在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中,所有者必须考虑自己的行动对于经营者行为的影响:一方面,经营者会采取措施实现自己期望效用的最大化,即经营者的激励相容制约;另一方面,经营者的期望效用不能低于机会成本(经营者在经理市场上可以得到的市场认为合理的报酬所带来的效用),即经…  相似文献   

3.
部分国有企业无法选择出有能力的经营者是国有企业低效率的主要原因,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导致了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必要性。而民营企业所有者、外资所有者等可以利用劳动力市场解决经理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自然,能否解决经营者选择问题将是衡量国有企业重组方案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4.
国企内博弈格局变迁与“经营者控制”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内博弈格局决定了企业行为特点,我国转型时期由于融资、产权结构及改革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国有企业内博弈格局严重失衡并现实地体现了“经营者控制”风险。“经营者控制”导致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扭曲,要素所有者收益分配不均衡,降低了国有资产的收益率,已成为改革的重大挑战。国企改革必须着眼于企业内博弈格局再塑,加快经营者市场及企业信息的规模披露,强化外部监管,推动企业各要素所有者收益分配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5.
张华山 《经济论坛》2002,(17):28-29
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经营者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 现代公司制度是伴随古典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由于“两权分离”,就必须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建立一套有效制衡的体制和机制,这就是公司治理。由于“两权分离”,所有者(股东)将企业委托给经营者管理,于是产生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和经营者都是“理性经济人”,都追求自己效用目标最大化。经营者掌握着公司剩余控制权,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因而可能出现经营者为追求自身短期利益而损害公司长远利益的行为,即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有者为了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就必须建立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实现激励的兼容性,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以企业经营者和技术创新者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国际公司治理的重心已从过去调整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转变为调整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关系。也就是说,国际上新的  相似文献   

6.
黄文德 《时代经贸》2007,5(10X):57-58
经营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营者的素质、经营管理能力、工作努力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状况,对经营者的激励问题一直是激励问题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然而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于是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原因,造成了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设计科学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加以解决。因为几乎所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都与企业的业绩直接挂钩,同时,越来越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使得经营者追求良好的声誉而弄虚作假,虚报企业的业绩,本文正是对经营者虚报业绩时机选择的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目标就是建立一整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两权分离”条件下,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通常是不一致的,所有者的目标取向是投资收益或利润最大化,而经营者的目标更追求经营者效用的最大化,即力求尽可能多的薪水、奖金、闲暇和荣誉等的最大化;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日常经营中所有权者主体缺位和经营者行为失控,内部与外部的事后审计又无法满足所有  相似文献   

8.
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必然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在这种代理关系中,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在利益目标、风险态度上并不完全一一致,加之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非对称性,经营者很容易为追求自身代理收益而不惜牺牲所有者的利益。因此对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仟的履行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是降低代理成本、维护所有者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基础上 ,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监事会分权制衡的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运行机制。大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超越了个人的资金和风险的承担能力 ,导致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形式的诞生 ,但也带来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 :( 1)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通常是不一致的 ;( 2 )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3)所有者与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结果所负的责任不对等。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正是为解决上述矛盾而产生的 ,企业所有者对经…  相似文献   

10.
将经营者能力的形成分为经营者被雇佣之前和被雇佣之后两个阶段;认为经营者在被雇佣之前所形成的能力要接受企业所有者的选择,而在被雇佣之后所形成的能力则在一定程度上是所有者对经营者工作态度进行监督激励的结果。通过数据实证分析,并从经营者能力受企业所有权结构影响的角度,认为经营者能力具有一定的内生性。  相似文献   

11.
实证分析了经营者工作态度和经营者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比较了这两个因素对企业创新的相对重要程度 ;认为尽管经营者的“德”与“才”对企业创新而言都不可或缺 ,但是就中国企业现实情况看 ,经营者的“德”比经营者的“才”对企业创新更为关键 ;因此 ,在相关监督资源的分配上 ,应优先保证经营者在创新过程中对所有者利益给予充分的关心  相似文献   

12.
张华强 《经济纵横》2008,(10):52-54
企业在两权分立中运作,离不开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联姻”,这就涉及到所有者对职业经理人的认识,职业经理人是否忠贞不二也时时面临着考验。那么职业经理人到底是“鸳鸯”还是“犀鸟”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职业经理人的“成功相”。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出现过“强经营者弱所有者”的高层经理的“内部人控制”制度,改制后的企业所有者十分关注这一问题,怕“穿新鞋、走老路”。涉及所有者利益,特别是企业职工参股者,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如何能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企业改制后要强化企业现代化管理,其关键的要点,是要建立一套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的严密的控制机制,也称内部控制制度,它对企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美国公司管理层股票期权的负激励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即形成了以股东形式出现的企业所有者和以管理人员形式出现的企业经营者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此种关系下,经营者可以获得委托人难以取得的企业内部信息,因而在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会诱导经营者的“偷懒”行为和道德风险的产生,即经营者会偏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甚至有可能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如何有效激励经理人,使其利益导向与所有者利益相吻合,从而避免产生大量委托———代理成本?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一、现代企业中的代理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下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资产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证企业的经营者能够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维护所有者的利益,逐步改善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完成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企业理论中,也就是所有者与管理者、所有权控制权之间的“代理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利益不一致造成的。为了解决这种代理问题,人们设计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所有者对管理者的监督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是,一方面这种监督是要付出成本的,很多情况下,由于监督成本的高昂,委托就会弱化甚至放弃监督,从而导致所谓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另外,  相似文献   

16.
搞好企业的关键在于选聘优秀企业经营者即代理人,而解决好企业的代理问题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这是国外众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激励机制”是关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如何分享经营成果的一种契约,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使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一致起来,使前者在努力实现企业所有者利益即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目的是吸引最佳的经营人才且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制约机制”是根据企业经营业绩及对企业经营者各种行为的监察结果,企业所有者或市场对企业经营者或内部控制人作…  相似文献   

17.
林佩群 《生产力研究》2006,88(11):187-189
委托——代理问题现代市场经济中任何大中型企业存在的共同课题,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就在于由于最终所有者的虚拟性,必然存在“所有者代表”的角色,在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治理问题之前,必须解决所有者与所有者代表之间的治理问题。目前,我国政府“行业管理者”与“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角色不分,在所有者代表层面上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我国国有企业存在问题的根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重塑所有者代表。  相似文献   

18.
一、公司治理与企业内生风险的关系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就如何处理委托代理关系最重要的实现形式。委托人(所有者)和代理人(经理人)之间既需要合作又存在冲突的现实情况,为“没有显著控制权的所有权和没有显著所有权的控制”命题成为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寻找到逻辑支撑。传统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框架中,委托人作为“强势群体”;而代理人作为“弱势群体”,却拥有“没有显著所有权的控制”,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效应函数)经常不一致,在委托人看来,代理人做出的决策不是最优的,除非委托人能有效地约束代理人,因此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制衡机制,协调彼此的责、权、利关系。基于这种认识,委托代理理论主要从解决信息不对称、搭便车和信号显示等方面解释了代理成本的节省和分担问题,从而从理论上为委托代理关系投资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营者的素质、经营管理能力、工作努力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状况,对经营者的激励问题一直是激励问题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然而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于是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原因,造成了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设计科学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加以解决.因为几乎所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都与企业的业绩直接挂钩,同时,越来越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使得经营者追求良好的声誉而弄虚作假,虚报企业的业绩,本文正是对经营者虚报业绩时机选择的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20.
谈谈经营者的期权、期股激励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期权、期股激励方式的功能 在现代企业里,伴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分化为具有不同目标函数的利益集团,这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经营者采取“道德风险”行为提供了最基本的经济刺激,经营者这一自利行为偏离并损害了所有者利益。在所有权极其分散进而在所谓“所有权壳化”的“内部人控制”企业里,这一偏离显得尤为突出。在现代企业理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