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李百超 《唐山经济》2004,(10):19-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粮食生产一直给予高度重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粮食既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叹是国计民生的支撑。“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什么事情都好办了”。所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近些年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粮食单产大幅度增加。粮食市场呈现供过于求,曾一度出现卖粮难的现象,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农业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2.
郭幸兰 《发展》2008,(8):31-32
一、支持传统购销业务。是农发行工作之重(一)保证国家方针政策落实和维护社会稳定。甘肃省庆阳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区,如果忽视了对粮食购销业务的支持,会对当地粮油储备、购销、加工等产生不良影响,易产生农民卖粮难和粮食企业融资难问题。不利于农发行贯彻执行中央的支农政策,不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农业大县经济怎么发展?我们认为,应以农业为依托。在中江县目前有三个指标居全省第一:一是农业增加值;二是生猪产量;三是肉类。这主漫画在为长期以来,各届政府都把重点放在农业上。粮食、生猪、油料产量年年增长,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功不可没,但现在市场发生了急剧变化,传统农业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状况。为什么?就是因为长期以来都是粮、猪安天下,且都是低品味重复。只注重量的增长而没有注重质的提高,这就会出现卖粮难的问题。国家实行保护坐收购粮食,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因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家对粮食流通企业有个底线,就量不能亏损,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已高于保护价,“保护价”就没有意义了。再者敞开收购仓容也不够。加上加入WTO受冲击最大的是农业,因此,仍按传统农业去搞就只能是走上绝路,加入WTO的进程日益加快,但农民却无动于衷,农民的市场意识,经济发展的意识仍停留在小农经济思维方式上,根本意识不到加入WTO后将对他们有什么冲击。但作为各级领导应看清楚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县粮油果菜取得历史性突破,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以下五个方面:1、调整种植结构,拓宽覆盖领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大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思想,为了确保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各级、各部门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力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努力实现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开发农业产业化生产渠道。今年全县玉米、谷子种植面积达17万亩,占粮田面积738%,比历年增1-1.6万亩,总产5132.75万公斤,占粮食总产84.83%,比历年增产700-1000万公…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状况的全面好转,内蒙古和全国一样,主要粮食产区(商品粮基地)普遍出现了“卖粮难”,农业增产而农民不增收已经成为阻碍基地农业乃至整个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发展畜牧业、实行农牧结合是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农业走出低效或无效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朱镕基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中,用了一大段文字讲粮食问题。他指出:"对于我们这个有12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在目前粮食总量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形势下,尤其不能忽视和放松农业。今年粮食较大幅度减产的情况再次提醒我们,我国农业的基础还很脆弱,抗灾能力不强。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确保粮食安全。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减缓,中西部一些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这种情况不改变,农民的积极性势必受到严重损害,农业这个基础就有动摇的危险,不仅会影响农业和农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农业连年丰产丰收,由于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但在部分茶油主产区,却出现了农民卖油难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一、当前卖油难的成因最近,笔者就这个问题走访了祁阳县粮食部门和一些农户,从对茶油收购和农民卖油情况的调查中发现:(一)收购部门不规范,抢购风造成农民茶油卖不出去。收购农民茶油这种农副产品,目俞国家还没有象收购粮食那样进行规范,曾一度出现了粮食部门、供销社、个体户和部分厂矿进驻农村,设立茶油收购网点,哄抬收购价格,抢购农民茶油的现象。如祁阳县的…  相似文献   

8.
杨峰 《发展》2007,(2):64-65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但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增收趋缓等新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找到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具体形式和路子.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广大农民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有效形式,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推动农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开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民之子     
中国是个农业国,什么都是农民生产的,粮食是不用说了,这个国家过去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揭竿起义的领袖、黄施加身的帝王,现在的博士硕士学上也大多是农民生产的。中国农民生育了这一切,可是这些东西一生出来就发生异化,成了生育者的对立物。就说粮食吧,丰壤之年自然是不说了,连路人都有得吃,种粮食的农民肯定也饿不着。可是一旦天灾人祸降临,粮食的异化就显化了,饿死的首先是种粮食的。远的不说,本世纪60年代前后那场大饥荒,饿死的大多是农民。农民身上掉下的肉也是这德行,头悬梁锥刺骨,替天行道考大学,反正是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稳步发展,粮食已由长期短缺变为供需平衡,有不少大路品种供过于求,由卖方市场变为了买方市场。这个问题在湖南尤为突出。当前粮食“卖难”的出现,与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有关,更重要的是流通渠道不畅造成的、但要开拓市场,实现湖南粮食市场化并不是一件易事。困难和问题有来自农民自身的,有来自领导机关的,有来自体制等社会各方面的障碍。但最大的障碍是人们的市场意识淡薄。由于湖南农业的决策者执行者、经营者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使得湖南农村市场发育不全,衣产品流通不畅。如果再不用市场经济观念来认识和指导湖南…  相似文献   

11.
杨晓辉 《魅力中国》2009,(24):44-4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正实现着从传统农业向以特色经济为主的质量效益型农业的转变,由一般粮食品种向优质、专用品种转变,由单一粮食种植向多种经营转变,由注重数量向提高效益转变。高效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以及在边境地区发展起来的外向型农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2.
沈亚军 《开放潮》2005,(2):8-11
去年中央1号文件把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放在首位;今年中央1号文件则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了出来,这就为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长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连续达到了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和10000亿斤,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2000年到2003年,中国粮食生产连年减产,年均产量较“九五”时期平均水平有了大幅度下降,年度粮食产需出现了500多亿斤的缺口,连续4年产不足需,粮食市场供求总量虽然还能基本平衡,但从趋势上看已经接近向供不应求转变的拐点,粮食安全形势已到十分严峻的地步。1999—2003年间出现的粮食供给问题,集中体现为粮食播种面积降低、单产降低、总产量降低、人均占有量降低、国家粮食库存大幅度下降和耕地减少等六个降低或减少。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政策措施有力、市场环境有利、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棉花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是2004年农村经济的主要特点。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中央继续支持、保护农村发展,其力度前所未有。中央着力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相继出台了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启动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制定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5.
一、项目背景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我国是人口大国,养活13亿人口是头等大事。我国虽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粮食品种可以实现自给,但供需呈紧平衡,因此,在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新的粮食流通体制,2006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国家政策性粮油销售的定点市场(当时为最低收购价稻谷)。  相似文献   

16.
湖南湘乡市这个以“粮猪”型经济为主的农业大市,要深入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必须紧密联系本市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步伐,从而为实现经济强市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代表”首先就是要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践“三个代表”,对农村干部来说,就是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对湘乡而言,关键是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1努力优化产业结构。要实现农业结构由传统的粮猪结构向粮食、…  相似文献   

17.
从2006年10月份起,全国各地粮食价格就呈现出了涨势,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有关部门为平稳粮价,按最低收购价将临时存储粮投向市场,累计销售小麦312万吨,早籼稻67.65万吨。但直到年底,涨价的余波还在持续。 专家的解读是:近年来粮油价格相对平稳,这次涨价即“恢复性上涨”,真实反映了农民的种粮成本,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影响不大.而对农民则能带来增收。还有专家称,粮油价格上涨更多的是一种市场行为,属于全球范围内供求关系出现波动的结果。 谷贱伤农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常识.但粮价涨了,农民就一定能笑吗?从农民的地头到市民的餐桌,涨价的好处传递到农民那一端,究竟还能剩下多少?况且,每次粮价上涨后,农民都会遭遇到工业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更大幅度的上涨,结果不仅粮食上涨的好处全没得到,反倒成了物价上涨的受害者,这样的情况怎么才能避免? 粮价上涨的背后,存在着并不容易解答的经济学难题。  相似文献   

18.
郭成 《特区经济》2004,(10):119-122
<正> 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 跨入新世纪的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同时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增收困难等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农业的基础地位就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供求基本平衡的局面就会逆转,扩大内需的方针就难以落实。为此,必须加大农业结构性调整力度,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从国际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和农村经济将直接参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在加快农业结构性调整的同时,按照WTO农业规则调整国内相关政策,积极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市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的农村改革和发展,已经把农业和农民逐步推向市场。最近两年出现的农产品卖难和粮食生产效益下降,非常清楚地说明:发  相似文献   

20.
杨晓辉 《魅力中国》2009,(27):126-12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正实现着从传统农业向以特色经济为主的质量效益型农业的转变,由一般粮食品种向优质、专用品种转变,由单一粮食种植向多种经营转变,由注重数量向提高效益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