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业是活力最强的朝阳产业、潜力最大的战略性产业。宜兴“三山两水五分田”,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历史文脉源远流长,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宜兴大力实施“旅游振兴”战略,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不断提速、特色不断彰显、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三足鼎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极。目前,全市拥有国家4A级景区5家、 相似文献
2.
漫川关镇位于山阳县东南部,以"地貌广阔、水域宽衍"且地处"秦楚"要冲而得名,素有陕西"南大门"之称,是一个千年古镇、文化名镇、商贸重镇。全镇辖19个村(居),6470户2.6万人,城镇化率为42%。2013年,骡帮会馆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漫川关镇被授予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漫川关镇坚持以打造"显山露水、生态宜居,秦风楚韵"的新型城镇为目标,以夯实基础、完善功能、整治环境、提升品位为重点,围绕旅游抓建设,围绕古镇做文章,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高标准规划。按照"三大定位"要求,先后编制《总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等4个综合规划和水码头太极环流等5个单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4.
官林镇是宜兴西北部的区域性中心,是全国重点镇、无锡市规划卫星小城市和宜兴市新兴生态型工贸重镇。全镇形成以电线电缆、铜材加工、化工涂料、塑料机械等为主的产业集群,其中尤以电线电缆为最,销售量占全国总量的10%,2006年被授予“中国电缆城”称号。 相似文献
6.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区域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价值进行分析,然后对鄂西圈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全要素指标体系予以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实施路径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基于生态安全的草原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纵横》2007,(14)
生态环境问题深刻改变了人类的发展思维,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安全。草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由此而产生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发展草原旅游是国家的生态安全需要。为了促进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现状和特色进行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制约文化名镇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四川名镇旅游业的开发进行了探索,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文章材料的收集主要运用了田野调查法,专家、群众访谈法等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文化旅游作为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产业,在弘扬民族文化、展现地方风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株潭地区旅游资源做为湖湘文化的集中载体丰富多彩,如何对旅游产业进行文化的阐释与包装,使旅游文化紧密相连,以求得旅游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双赢,已经成为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16.
生态文化理念与我国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资源环境的恶化促使生态文化理念受到极大的重视,成为近年来理论界的热门话题。而我国的古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古城旅游环境的大量破环以及古城资源的接近枯竭,可持续发展成为古城旅游开发和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要实现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生态文化理念正是概括了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涵,所以笔者认为将生态文化理念植入人心,必能带来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大湘南旅游圈是湖南省近几年提出的新的旅游区域,根据现有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对“大湘南旅游圈”生态文化旅游合作的基础与障碍的系统分析,提出整合大湘南丰富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对促进大湘南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互动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和主潮流,文化旅游产业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兴产业.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分析以及与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好的五个省份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云南省进一步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些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省内大量存在的地域特色文化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但在文化旅游的品牌竞争力以及品牌管理方面还相对薄弱。因此,必须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层融入,创新地域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模式,探索加强河北省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