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迟禹  刘海龙  迟辉 《价值工程》2011,30(27):308-309
勘探实践表明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机构是深层天然气藏良好的储集体。本文以徐家围子断陷中部营城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该区火山岩厚度大,爆发相、喷溢相和火山沉积相等各种相带均较发育,通过对火山岩地震反射特征的系统分析,总结了各种相带的具体震相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应用趋势面属性、相干体分析技术等多种手段,对火山机构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识别与预测,在营城组共识别出44个火山锥,对本区火山岩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胡玉双  李大彬 《价值工程》2012,31(34):325-327
为了准确地判断明水绥化地区断裂的主要活动时期及其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本文先后利用了构造层序界面反映的构造变形时期、生长指数和断层的垂直活动速率及构造发育史剖面等三种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首先由构造层序界面反映的构造变形时期研究结果可知明水绥化地区断裂主要在火石岭至沙河子组、登娄库组、四方台子组沉积时期活动。其次,根据生长指数和断层的垂直活动速率研究得到,断陷盆地中火石岭至沙河子组沉积时期和登娄库组沉积时期为断裂活动组要时期。最后通过该地区的构造发育史研究可知,断裂的主要活动时期为火石岭组~营城组、登娄库组~嫩江组沉积时期。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有利油气聚集带的分析应该位于深层的断陷期和断坳转化期的层位,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分析应以断陷发育地层为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3.
方希锐  方德庆  王钊 《价值工程》2011,30(32):21-22
海拉尔盆地是松辽外围盆地中最大的一个含油气盆地,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本文主要研究了贝尔凹陷下白垩统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合组和伊敏组沉积地层,并结合地震资料及各项分析鉴定资料,确定贝尔凹陷下白垩统三级层序地层特征及地震反射特征,进而为该区有利储集层的寻找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席国兴 《价值工程》2012,31(19):15-17
以大庆长垣杏树岗地区高三组层序地层划分为例,分析了小波变换在高分辨率层序划分中的应用。利用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Morlet小波变换,将测井曲线信号转换为深度与尺度域的变化关系,得到不同尺度上的小波系数曲线,然后建立最佳尺度因子下的小波系数曲线的周期性振荡特征与各级层序界面的对应关系,最终将最佳尺度因子下的小波系数曲线用于层序的识别与划分。同时,结合地震资料和储层反演等资料验证,实践证明,最佳尺度因子下的小波系数曲线能准确识别出各级层序的界面,因此,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层序地层划分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了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胡玉双  梁清 《价值工程》2012,31(8):17-18
应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研究区的地质概况,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对莺山地区的层序界面进行识别,共识别出5个三级层序界面(SB1-SB5)。研究区的登娄库组是一套完整的超层序,共发育三个体系域,自下而上为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在层序格架内,总体以冲击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泛滥平原等相配的沉积体系为主。研究区由下而上共发育3套生储盖组合,表明该区具有一定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6.
王方鲁  周淼  蔡雷冲  邱越  荆琪 《价值工程》2011,30(33):25-26
方正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侧的依-舒地堑中北段,为一个一级负向构造单元。根据钻井资料,结合地震资料对研究区油气成藏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圈闭条件较好,油气藏的类型主要为构造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通过对各主要目的层的构造特征,相带展布规律及储层发育特征,结合钻探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伊汉通断裂是本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伊汉通断裂两侧发育的圈闭、新安村+乌云组下部发育的岩性圈闭、柞树岗次凹斜坡处发育的岩性圈闭、达连河组发育的岩性圈闭及其顶面发育的构造圈闭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5,(23):73-76
通过对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源岩大量的地球化学实验数据分析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有效烃源岩评价标准和评价图版,精细刻画了源岩的空间分布,圈定了有效源岩的分布范围,研究了源岩非均质性及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为研究源岩生烃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取心和地震资料,并结合现今构造、断裂等进行七棵树地区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沉积相研究,分析认为SW8-SW11井区有利油气富集区主要是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相似文献   

9.
东营凹陷是济阳坳陷油气最富集的陆相断陷凹陷,具备形成岩层油藏的良好地质条件。本文从地层油藏的圈闭形成条件、储层及油气充注动力3方面探讨了东营北带东、中、西段地层油藏富集的差异性,立足勘探实践分析了3方面的差异性对地层油藏油气分布的影响,将有力指导东营北带地层超覆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0.
毕淑  邓小霖 《价值工程》2012,31(34):323-324
断层对油气运移、聚集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是一种很重要的地质构造。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小断层所形成的油气藏越来越具有商业价值。小断层和岩性突变的反射特征在地震剖面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了在解释中进一步明确其反射特征的差异,精确刻画出小断层,分别设计了3m、5m小断层地质模型和砂岩叠置模型,正演模拟得到相应的地震剖面,分析其地震响应特征。研究表明,小断层发育部位反射波组有统一错断现象、小断层在横向上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等,都有别于岩性突变造成的单一反射层错断和延伸短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付卫丽 《价值工程》2012,31(21):108-110
大庆西部油气勘探已经历50多年,油气勘探程度高。应用油藏规模序列法对该区资源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庆长垣以西油气聚集区仍有477个22×104t级地质储量以上的待发现油藏,剩余资源总量达43965.3×108t。待发现油藏的规模不仅局限于百万吨以下的小规模油藏,200万吨级以上的油藏还有43个,地质储量20545.2×104t。应用油藏规模序列法所计算的大庆长垣以西油气聚集区剩余资源量及其规模分布能够为该地区今后的勘探工作及开发规划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张鑫 《价值工程》2011,30(8):205-206
双台子油田东营组油气层由于受岩性细、地层水矿化度高、束缚水饱和度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电阻率值低,测井解释结果偏低,油、气、水层识别难度大。运用油气成藏机理、电性图版识别技术、低电阻形成理论及储层精细对比技术对双台子东营组油气层进行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生物柴油、乙醇、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性质,评述了柴油添加代用燃料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等的影响。柴油添加代用燃料有一个最佳的掺烧比,在该掺烧比下发动机的经济性及排放性能总体上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浅谈价值工程在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定忠 《价值工程》2010,29(30):14-15
随着石油开采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策略在油气资源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必将形成高速、低成本开发油气资源的一条创新之路——价值工程之路。本文主要结合价值工程在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明学  鲁鹏 《价值工程》2012,31(34):301-303
依据最新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对长春岭地区的扭动构造展开了精细研究。根据该区的构造特征,识别出雁列式、发辫状、"入"字型等平面组合的扭动构造样式,并进一步研究了扭动构造对油气聚集的作用,认为长春岭地区的扭动构造形成了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圈闭,同时,该区内扭动构造具有十分有利的成藏条件。因此,开展长春岭地区反转构造的研究,对于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彭晓进 《价值工程》2012,31(17):16-17
本文基于气体放电理论和光激发电荷畴模型,用半导体流注模型解释了高功率GaAs存在的丝状电流现象,并讨论其形成的物理过程。同时指出,载流子浓度和流注发生区域中电场要满足流注发生所需阈值条件。基于此流注模型,分析了丝状电流的快速导通特性,并用理论计算丝状电流的速度,此理论结果与实验相符。  相似文献   

17.
刘全刚  杨彬  宋爱莉  周际永  孙林 《价值工程》2012,31(34):120-122
本文通过油井实例对表皮系数进行计算及对总表皮系数进行分解分析。油井测试获得的表皮系数是各种因素产生的表皮效应的总和,是评价油气井产能和完井效率的重要参数。为获得地层真实伤害表皮系数,便于分析地层伤害原因,本文提出将表皮系数进行分解,然后以真实表皮系数为依据确定地层伤害程度,以此指导储层改造实践并为改造效果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傅柏翔 《价值工程》2010,29(32):71-72
如何制定科学的成品油零售经营战略(加油站经营)以应对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国有石油公司予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分析国有石油公司零售发展配套策略的基础上,对于国有石油公司零售发展战略进行总结分析,对于今后国有石油公司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宋英琦 《价值工程》2010,29(3):33-34
本文依据最新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从榆西区块构造特征、储层特征、成藏条件、富集区优选、完钻效果分析等几方面,介绍了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运移方式、成藏机理和富集规律,对葡萄花油藏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为今后葡萄花油层区块优选评价和钻井运行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