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格局出现以后,世界已进入了一个新旧交替的转轨年代。经济全球化将加速发展和扩大,政治多极化将逐步推进和巩固,社会现代化也将取得新的成就。无疑,全球化、多极化和现代化推动了国际的合作,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和争端。转轨年代的局势仍然是复杂多变的,竞争和斗争也是很尖锐激烈的。因此,做经济工作应认真研究国际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全球化和本国经济安全全球化正在把这个庞大和复杂的世界紧密连…  相似文献   

2.
《改革与开放》2005,(6):1-1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的题为”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的集体学习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耐立全球战略意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次讨论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中期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关系开始出现新的互动现象,相互依赖理论发现,新型的国家间关系已使相互之间的存在“不能缺少对方”,这对国际关系的权力分配和行为体能力的发挥具有新的意义。东亚地区的现行格局是特定时代国际斗争或权力争夺的产物。90年代后期以来广泛兴起的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尽管大多处于较低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阶段,但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效应正在悄悄地发生作用。东亚国际关系和格局正是在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和相互依赖日趋紧密背景下发生着潜在变化。东亚格局中各行为体及其各自内部,在多边互动中为确保自己利益而发掘拓展行动的能力。东亚国际格局处于变动和重组的前夜。  相似文献   

4.
中国周边地区经济竞合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趋势的加强,中国周边地区的经济竞合关系出现了新态势。本文认为大国在中国周边地区的经济竞争与政治角逐是影响中国与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积极推动和参与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既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挑战,又是营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经济中有两个引人注目的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二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从技术上得到了新的科技革命的有力支持。全球化日益加深,世界各国正在形成新的相互依存关系,任何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变化,拉美地区力量格局的变化对中拉合作提出了新需求,中拉关系发展出现新趋势。拉美地区力量格局的新变化1.拉美各国实力重新组合,形成多梯队格局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拉美地区"领头雁"和头号地区强国。巴西推行温和务实政策,在经济增长、政治稳定、社会发展方面成绩显著,其发展模式得到本地区国家普遍认同。巴西积极推进大国战略,在改善和保持与欧美国家传统关系的基础上,加强与世界其他新兴大国合作,积极开拓亚太、非洲和中东市场,从拉美"小舞台"跨入世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速发展,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的确,在世纪之交,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不仅加速,而且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在加速调整之中,力量对比不断出现新变化,发展也更趋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在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不断出现新的特点。本文是对世界多极化的新发展、新特点、新趋势的观察与分析。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不断变化距新格局的形成仍是漫长曲折纵观全局,在世纪之交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发达国家的美国、西欧和日本,其发展有了新的变化。作为“一超多…  相似文献   

8.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自1989年6月形成以来,面临着国际国内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从国际上看,形势变化十分剧烈,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知识经济异军突起,经济全球化明显加快,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与霸权主义的斗争更加激烈,以科技和经济力量为主要代表的综合国力竞争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研究》2004,(12):84-88
全球化与国际格局全球化的新挑战与理论创新的新主题张幼文1(5)罗宾逊曲线迁移:“全球化陷阱”的一种理论解释曾国平、王韧1(10)世界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探析马云泽1(15)略论美、俄、中、欧关系的相互依赖与制衡袁胜育1(20)美国全球战略的经济因素及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黄仁伟2(4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世界格局的急剧变化,中国和阿联酋之间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更加紧密,传统的合作方式己不能满足中阿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阿关系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两国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找出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宁 《中国经贸》2008,(21):29-31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在参与国际经贸合作与竞争中的优势经历了巨大发展变迁。与此同时,面对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国目前在国际经贸舞台上也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与挑战的背后根源与影响因素,对于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来看,中国目前在参与国际经贸合作与竞争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世界将由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推动这一伟大潮流的是迅速兴起的知识革命。包括科学革命、高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观念革命等在内的知识革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世界统一大市场加速形成;二是生产全球化日益加深;三是生产要素全球化在迅速扩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力正日益增长,冲击、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条件。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地方经济发展必将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因此,珠海的发展必须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同时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也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热点。通常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直接的关系来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定义出发,分析出两者这间的关系,并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一、国际国内区域经济格局与环渤海的战略地位及发展态势1.环渤海企业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并驾齐驱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其中,亚洲合作模式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一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在参与国际经贸合作与竞争中的优势经历了巨大发展变迁.与此同时,面对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国目前在国际经贸舞台上也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与挑战的背后根源与影响因素,对于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来看,中国目前在参与国际经贸合作与竞争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世情、国情、党情产生了新的深刻变化的形势下,中国的发展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等四个方面的国际新形势下,执政文化建设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改进。  相似文献   

17.
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中的核心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货币合作是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变革,也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货币体系的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金融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给东亚地区提出了一个现实的紧迫课题: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东亚各国有必要加强本地区内的金融协调与合作,东亚区域货币面临着重新整合的必要与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末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把整个世界搞得沸沸扬扬,特别是东南亚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1998年,在亚洲、欧美等诸多国家经济暗淡的氛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7.8%的增长速度,成为...  相似文献   

19.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相似文献   

20.
《宁波经济》2006,(6):6-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加深了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相互依赖的关系,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建设国际经贸大平台是宁波全面融入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宁波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大举措,是宁波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活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