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板栗虽是干果,但怕干、怕水、怕热、怕冻。因此,生产上要充分重视栗果的采收与贮藏。一、板栗采收板栗成熟的标志是:栗栅呈黄色,棚顶裂成“十”字形,栗果褐色有光泽。板栗的采收期因品种而异,一般早熟品种9月上旬采收,而晚熟品种则到10月上旬才能采收。一般用自然落果采收法。栗子成熟后,总苞(栗  相似文献   

2.
板栗的采收和贮存是影响其质量的主要环节,这一阶段造成板栗霉烂变质的主要原因有:1.采收过早。板栗还没有达到充分成熟,进行一次打落采收的栗果色泽淡,果形不正,品质下降,果实内部营养物质不足,所以极不耐贮藏。2.采收后,长时间堆积,不进行脱粒,或喷水过多,致使发热变质。采收初期的栗蓬莱果水分大,温度高,呼吸强,如堆积场地不适宜,通风不良,会使栗果霉烂。3.机械损伤。采收、脱粒、加工、贮藏、装运过程中,造成栗果机械损伤,导致病害侵入而霉烂。4失水严重(风干栗子)。因采收加工贮运等环节炎炎,引起正常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3.
黄一 《致富之友》2004,(5):20-20
板栗适宜的采收期,应以总苞呈黄褐色,苞口十字形开裂时为宜,采后直接人工脱蒲。目前,大多数地区均以“击落法”采下未成熟的栗蒲,并堆积发热3—4天,再人工脱蒲。这种采收和脱蒲的方法会造成害虫和病菌的大量滋生繁殖,为贮藏期间的变质留下了严重的隐患。采收宜选择晴天,阴雨或雨后初晴或晨露未干时都不宜采收,否则易招致病菌寄生。  相似文献   

4.
板栗适宜的采收期,应以总苞呈黄褐色,苞口十字形开裂时为宜,采后直接人工脱蒲。目前,大多数地区均以“击落法”采下未成熟的栗蒲,并堆积发热3-4天,再人工脱蒲。这种采收和脱蒲的方法会造成害虫和病菌的大量滋生繁殖,为贮藏期间的变质留下了严重的隐患。采收宜选择晴天,阴雨或雨后初晴或晨露未干时都不宜采收,否则易招致病菌寄生。  相似文献   

5.
板栗怕干、怕水、怕热、怕冻,在很多情况下易发生霉烂、其主要原因有四种:1. 板栗不成熟 我国板栗多采用打落法,由于成片的栗树成熟期不一致,即使同一棵树也有部分不成熟的栗子。而这些栗子含水量高,表皮角质化差,易产生霉烂。2.失水风干产生霉烂 栗子失水后再吸水即产生霉烂。如果风干的栗子继续凉晒,虽不发生霉烂,但栗子果实变硬,完全失去食用价值。3. 不合理的贮藏引起霉烂 栗苞打下后,如果堆得太高,数量较多,常导致栗苞发热霉烂。4.病虫害引起霉烂 在栗果成熟和栗苞堆放时,很多地方有象鼻虫和桃蛀螟等害虫。它们可咬伤栗果,还可蛀入栗果…  相似文献   

6.
<正>导致板栗腐烂的病菌多为真菌,主要为黑霉病。引起黑霉病的病原微生物在采前或采后侵入栗果,潜伏在内果皮,不表现任何病症,待果实贮藏1~2个月后,病菌迅速蔓延,黑色病斑出现在栗果尖端或顶部,不断扩大,被侵染的果肉组织松散,由白变灰,最后全果腐烂,变成黑色。如果采收季节高温多湿,果实的自然  相似文献   

7.
《农民科技培训》2009,(5):37-37
板栗是我国的特产干果之一,其果仁肥厚,营养丰富,除含有4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外.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具有甜、香、糯的独特风味。但由于板栗是一种含水分多、呼吸强度高的果实,忌热、忌干,贮藏保鲜难度较大.使用冷库、气调库虽能解决问题.但对处在深山区的板栗产区来说。仍会因经济条件和技术力量的限制而增加保鲜的难度。为此,根据板栗的特性及人们食用栗果的习惯,将板栗加入多种调料煮制成的五香栗子,不仅保持了栗果的独特芳香,且食用方便.易于贮运,可就地加工.  相似文献   

8.
一、夹沙贮藏法。选择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背风阴凉的地方挖贮存沟。沟深1米左右,宽不超过30厘米,长度视栗果数量而定。用湿沙(粗沙子,含水量在8%-10%)与板栗分层贮存。距地面10厘米左右高。如果栗果贮存量少,可将栗果与沙混合放入深60厘米,直径...  相似文献   

9.
朱戴元 《农家之友》2009,(12):I0003-I0003
夏季是板栗开花结果和枝稍生长的旺盛时期,同时又是栗树根系生长的第一高峰期,树体内的养分消耗大,特别是对硼肥敏感。营养缺乏会影响栗树的正常生长,导致当年栗果空苞数增多,产量低,品质差。夏季板栗主要采取土壤和根外两种施肥方法补充栗数对养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一、夹沙贮藏法选择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背风阴凉的地方挖贮存沟。沟深1米左右,宽不超过30厘米,长度视栗果数量而定。用湿沙(粗沙子,含水量在8%~10%)与板栗分层贮存至距地面10厘米左右高,如果栗果贮存量少,可将栗果与沙混合放入深60厘米、直径30厘米圆坑里也可。  相似文献   

11.
正刚采收的新鲜板栗呼吸强度大,释放的呼吸热多,不宜立即装袋贮藏。通常采用微湿沙混合栗果贮藏一个月后,再改用薄膜袋贮藏。为防止发霉,装袋前要洗果,并用500倍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浸果10分钟,晾干后装袋。薄膜袋大小以装25公斤为宜,薄膜厚度0.05毫米。袋上打孔或不打孔,打孔时即在袋的两侧各打直径为0.05毫米的小孔;如  相似文献   

12.
王田利 《农家之友》2003,(21):44-44
板栗果实极易生虫、腐烂,管理不当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而在采收及贮藏时应注意:1、采收应适时。板栗采收过早则果实干物质积累不充分、水份含量大、风味差,不耐贮,因而应在栗蓬有一半以上裂开时  相似文献   

13.
板栗是开化县的主要栽培果树之一,现有面积3万亩,2005年产量150万公斤。在板栗采收后,坚果常温贮藏,易腐烂或风干而无法食用,保鲜十分困难。而栗农田由于受规模、资金的限制,无力对板栗进行冷库保鲜,只能以鲜销为主。  相似文献   

14.
板栗的贮藏     
《农民科技培训》2005,(10):32-32
影响贮藏的因素 板栗的特点是怕热、怕干、怕水、怕在贮运期间因条件不当引起失重、发芽、虫蛀、腐烂变质(黑嘴)。  相似文献   

15.
李东  李平 《致富之友》2000,(10):26-26
一、砂藏法在阴凉、干燥的室内地上铺一层5 -10厘米厚的稻草 ,再铺上约5厘米厚的细砂 ,然后铺放板栗 ,随后将板栗与砂交互层放 ,也可将板栗与砂按1∶2混合堆放 ,最后盖一层5厘米厚的细砂 ,再盖一层稻草。注意堆积高度不要超过80厘米 ,砂的相对湿度不宜过大 ,其含水量控制在15 %-30 % ,并定期检查 ,及时补充水分。采用此法可贮藏板栗4 -5个月。二、锯木屑贮藏法取与板栗等体积的锯木屑 ,加水湿润(湿度达50%)后与栗果混合装入木箱或用砖围成的方形池子。木箱底部和上面盖8 -10厘米含水分适宜的锯木屑。此法可贮藏板栗3…  相似文献   

16.
板栗是干果,有人认为比水果耐贮存,实际上板栗怕干、怕水、怕热和怕冻,是比较娇气的,特别是不能晒干后出售。虽然板栗的贮藏方法较多,但稍有管理不当便会引起失重、发芽及严重霉烂变质。现总结出下列对策,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贮藏前期准备工作 选择适宜的耐贮运品种,适时采收,霜前产品耐贮运,因而要求霜前采收,采收前10天停止灌水。选择一天中温度最低的时间采收,要注意雨天不能采收,淋雨胡萝卜不宜贮藏。采收时注意认真挑选,挑出碎、小、腐烂、分权、畸形、开裂胡萝卜。贮藏期间要防止红胡萝卜受到机械伤害。  相似文献   

18.
丁晓君  纪淑娟 《农家之友》2009,(10):38-38,49
本文对板栗采用不同厚度塑料薄膜包装及冷藏,通过对板栗的饱满度、腐烂率、发芽率、总耗率、水分含量、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淀粉含量等感官与理化指标的分析,对板栗的贮藏保鲜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认为0.04mm厚的塑料薄膜表现袋效果最佳。它不仅能很好地控制水分损失。而且能较好地保持板栗的饱满度、糖、维生素C、淀粉含量,使板栗具有良好的品质,贮藏137天。好果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硼是一种微量元素。板栗施用硼肥,能有效地降低空苞率,提高单株产量。具体施用方法是:1、芽期施础:在早春结合施萌芽肥,把硼砂施入土壤中,一般每株施硼砂25O-400克,缺硼的土壤可适当多施。2‘花期喷硼。在开花期喷施硼肥一次,半个月后再喷第二次,每亩用硼砂150-250克兑水SO/k斤,均匀喷在雌花上。对空苞率高的可适当增加喷硼浓度。实践证明,板栗经过施硼喷棚后,空苞率可降低ZO%-45%,产量提高3-4倍。板栗施用硼肥可降低空苞率@杜远存$江西省武宁县农业局  相似文献   

20.
《农民科技培训》2006,(10):32-32
3.采收方法 采摘是影响贮藏效果的关键工序。由于冬枣皮薄肉脆,极易在摘果和搬运中形成内伤果,贮藏前难以分辨,贮藏中常易引发枣腐烂。因此,采收时严禁用竹竿敲打、摇树。用来长期贮藏的枣果,采前也不宜喷乙烯利。采收方式最好是人工逐个带果柄采摘,原因是果柄受伤也会增强枣的呼吸强度,愈伤效果不好者也易造成腐烂。采收后应轻拿轻放,放入有软衬垫的容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