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经济增长及其溢出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首次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检验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的基础上,估计了资本和劳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检验了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2001~2009年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和集群趋势加强,邻近省域的经济增长及旅游资本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资本和劳动的旅游产出弹性系数均为正,前者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后者,我国省域尺度的旅游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投入驱动,呈现出资本密集型特征,劳动力要素的贡献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政府在制定旅游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时,必须致力于加强邻近地区旅游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空间溢出效应,改革旅游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及再次分配体制,激活邻近省域旅游劳动力投入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互动性,以便提高邻近地区及本地区劳动力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协同贡献。  相似文献   

2.
旅游扶贫能够将拥有旅游资源的欠发达地区展示给外界,并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有利于提高文化认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文章选取有着鲜明景观特色与民族风情的中国怀化雪峰山片区与泰国清莱黎敦山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泰山区旅游扶贫的对比研究,中国在老少边穷地区的旅游扶贫方面,青睐引入企业的力量,这样的发展模式与泰国不允许村庄外部企业介入经营的发展模式相比,主要存在资本投入差距大、受益范围差距大、可持续性效果差距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变化,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于边远地区而言,人才更是其经济战略发展的关键因素。职校教学能够解决社会人才需求,解放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边远山区的职校教学而言,其由于先天条件的不足以及缺足够的发展空间,正处于发展的瓶颈期。因而要求边远山区职校能够创新教学教育活动,立足于当地的特色文化、特色景点等优势,为职校学生、当地经济发展寻求更广阔的平台。基于此,本文展开关于边远山区职校创新特色民居旅游的相关研究,首先对边远山区职校的旅游文化教育的现状入手,挖掘边远山区中旅游文化的优点,以及职校创新特色民居旅游所带来的优势,从而提出要想实现创新发展,必须从那几个方面入手,旨在实现边远山区职校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旅游产业的支持。旅游是我国新型产业,为了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从环保角度出发,树立低碳经济意识,优化我国旅游产业模式,制定完善的措施,实现我国旅游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旨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本文将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入手,研究绿色旅游和低碳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绿色旅游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为发展区域绿色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一定的决策和建议,借此促进豫西南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6.
空间计量模型在旅游研究中已得到有效应用,解决了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但还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文章以中国省域入境旅游发展为着眼点,增设扩散转移矩阵为模型因变量滞后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反映入境旅游在中国省域之间的客流人数扩散转移实际情况,同时从最为全面的广义嵌套空间模型入手,引入旅游研究空间计量模型系统,并以区域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为模型自变量,构建了入境旅游发展的最优空间计量模型,最后对模型显著自变量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总效应进行评估分析,给出区域入境旅游发展建议。结果显示:模型自变量出现显著消极效应的影响因素几乎为酒店供应,加强旅游资源建设和经济水平发展始终是入境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开放程度已对东部省域的影响较为微弱,对中部和西部省域则起到很好的积极效应,同时交通设施在中部省域呈现出非常强劲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是助力农村脱贫致富的有力发展模式,可以大大丰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发展乡村旅游使得乡村的生态环境的到保护,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研究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模式可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旅游区经济影响域界定研究——以八达岭长城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旅游区经济影响域的概念和关键指标、界定模型,并选取八达岭旅游区作为典型案例区,旅游区周围的6个村落为样本点,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从而获取了旅游经济指标的实测值以及样本空间坐标。然后运用旅游区经济影响指数模型和旅游区经济影响域域值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总体趋势和范围的分析。结果发现,基于户均旅游直接就业和收入标准化值的八达岭旅游区旅游经济影响域域值为2.84千米,该值代表了八达岭旅游区经济辐射范围核心部分。在此基础上,刻画出旅游经济影响域的空间结构,并探讨了空间分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秀玲 《当代旅游》2013,(10):81-81
威海市属于海滨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体现出山区和沿海乡村的特色。本文结合实际,从产品体系、开发模式和空间发展结构方面分析了威海市乡村旅游现阶段的特点,同时针对当前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当代旅游研究领域,针对旅游需求不断升级、传统大众旅游模式不断被各种利基旅游市场所挤压的局面,探索旅游心理、行为内在机制和发展规律的学术研究也逐渐凸显其价值。尤其是最近20年,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积累了不俗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为相关旅游实践所广泛应用的理论发现。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域旅游”作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发展理念和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在大量见仁见智的解读中,“域”被赋予了“空间”“领域”“要素”“时间”“产业”“管理”等多重含义.笔者倾向于认为,对于“域”的理解固然不应拘泥于空间,但是“空间域”应当是全域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对于旅游经济系统建设的空间落实.它意味着对于旅游产业认知从“旅游+”的产业层面递进至空间层面,从抽象的产业关联具体到了现实的空间发展依托.为此,笔者管中窥豹,尝试从旅游空间经济系统的角度对“全域旅游”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大型节事助推旅游经济产业化的功能、机制和阶段性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型节事助推旅游经济产业化的功能与机制 当前,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正经历从资源主导型、产品主导型、形象主导型到产业主导型的升级,其发展动力正经历从经济规模扩大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转型.旅游经济的产业化已成为政府、业界和学界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13.
受旅游资源禀赋、地缘区位等因素影响,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非均衡现象,影响区域旅游合作格局。研究基于变异系数、首位度指数、旅游流质指数、SEQ三维耦合模型分析安徽省2003~2019年的旅游“规模—经济—质量”格局时空演化,以旅游经济联系度为指标分析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的演化迁移路径,利用聚类分析法定量识别安徽省旅游旅游发展层级演化过程。结果显示:安徽省旅游“规模—经济”呈极化分布特征,合肥处于“极核”地位,皖北旅游“规模—经济”水平低。旅游流质指数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两侧低的分布格局。安徽省旅游SEQ的极化区域演变过程为三极领先(黄山市、合肥市、安庆市)—双极联动(合肥市、黄山市)—单极独强(合肥市)。安徽省旅游发展层级呈现高地—潜力—追赶—洼地的阶梯状层级特点,各层级之间的旅游发展空间差距在逐渐扩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核心辐射模式、圈层发展模式、链式扩展模式、政策驱动模式的空间协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体验旅游产品开发成为新的趋势,尤其是葡萄酒体验旅游模式给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体验经济与体验旅游的关系,接着阐述了葡萄酒体验旅游的特点,最后提出了体验经济时代下葡萄酒体验旅游的发展措施,旨在为葡萄酒体验旅游的良好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全域旅游的定义入手梳理了全域旅游理论的具体内容,并对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认为发展全域旅游必须依靠县域融媒体中心来扩大宣传,需要整合区域内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活力、塑造独特的旅游文化,从而保证“旅游+”模式成为区域经济主要特色。同时,应紧抓旅游示范区工作,形成以点带面的引领效果,最终构建起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旅游行业迎来非常大的发展机遇。户外研学旅游项目近些年在我国很多地区开始展开,这种新型的户外旅游模式是很多旅游企业的发展规划,本文主要在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对海南户外研学旅游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山区因为自然和历史条件的原因,保留了比较原生态的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为发展山区旅游经济创造新的条件,是当前建设"山上浙江",发展山区经济一个重要内容。该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浙江省在保护和利用山区文化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黄亮  陆林  丁雨莲 《旅游学刊》2006,21(5):53-56
本文选择西双版纳傣族因为案例地,在简要介绍傣族园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傣族园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指出傣族园的旅游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重点阐述了傣族园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主要涵盖可持续、和谐、辩证的发展理念,村寨、文化、旅游、经济四大发展要素以及"公司 农户"的经营模式.针对该旅游发展模式提出实施整体开发战略、以人为本战略、文化制胜战略和科学管理战略,以供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旅游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国际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关于旅游和经济增长相互作用路径的一般认识,即旅游发展主要从5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主要从3个方面推动旅游发展;然后从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量研究视角,归纳和回顾了国际学术界关于旅游乘数、投入产出分析、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旅游卫星账户等4方面的研究:从旅游作为经济增长因素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研究视角,归纳和梳理了国际学术界关于旅游专门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旅游带动经济增长假说检验等两方面的研究;最后,得到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考虑空间效应的中国省城旅游产业弹性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和2001~2007年截面平均值数据,对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生产函数的弹性系数进行了实证估计研究.空间自相关Moran's Ⅰ和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检验显示,中国省域旅游产业产出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明显的集群趋势;纳入空间依赖性的省域旅游产业生产函数估计结果发现,资本投入对中国省域旅游产业的弹性系数为0.74,而劳动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40,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由此,在省域旅游弹性估算研究时不客忽视空间效应的作用,制定差异化的提高资本和劳动投入及其配置效率的旅游发展策略,对实现我国省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