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世界遗产地与旅游之间关系的几点辨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杨锐 《旅游学刊》2002,17(6):7-8
有关世界遗产地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世界遗产地能不能开展旅游?当然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确定的缔约国的责任包括"鉴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等五项."展出"给谁,当然是"展出"给人类,这就是说遗产不是关起门来进行保护的,而是要与人类见面的,其价值是要为人类所欣赏的."旅游"对遗产地有没有负面影响?毋庸置疑.旅游会带来土壤的压实和侵蚀,会带来水质和大气质量的下降,带来通货膨胀和治安压力等等.但同时旅游又可以(或者说可能)为遗产地带来好处,门票、特许经营费和捐款"可能"为资源的恢复和保护提供资金.游客可能成为一个遗产地的朋友从而为该遗产地带来国际支持.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城市动物园的出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思敏 《旅游学刊》2004,19(5):19-24
在确保发挥城市动物园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功能的前提下,改善动物生存环境和园区游览环境,将其建设成为城市园林网络和旅游目的地网络的重要节点.已成为研究城市动物园发展方向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世界先进动物园发展模式和园林规划理论为依据,理性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动物园面临的困境。通过重点探讨北京动物园搬迁案例。阐明了城市动物园迁出城区的必要性,并创见性地提出“政府主导,乡镇参与,开发商投资拉动,城市动物园以动物和技术、管理入股,城市动物园与野生动物园同步重组”的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谢海云  李虎 《当代旅游》2003,5(5):20-21
普氏原羚大多栖息在半荒漠的草原地带,因其奔跑速度极快,故被誉为"高原舞者".过去曾频频出现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地.可近年来由于人类的捕杀、狼群的攻击,及围栏的阻截等,失去家园的普氏原羚已面临生存绝迹,成了比大熊猫更加濒危的物种.2003年6月下旬,记者一行在新、青交界处,对它们进行了追踪考察.  相似文献   

4.
生态旅游理念在促进自然保护地生态资源科学保护与利用、协调自然保护地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新保护地体系建设背景下自然保护地利用方式亦亟待优化创新。本文以中国知网1996年以来国内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数据基础,借助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功能和系统综述方法,对筛选出的546篇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归纳出阶段特征、研究热点和主要内容,从内涵及原则、规划设计、功能分区、经营管理、社区参与5个视角对国内生态旅游理念下的自然保护地利用模式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从研究尺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国内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深化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旅游时代》2011,(10):15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五大类型。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区,将成为世界级名胜,  相似文献   

6.
奚志农履历·1983年,他经中国著名鸟类学家傅桐生教授引荐,参加了科教片《鸟儿的乐园》的拍摄,并确立了用镜头去记录野生鸟类的志向。·1989年至1990年,在昆明教育电视台工作期间.拍摄了《母亲河在呼唤》、《心声》等有关环境保护的专题片,唤起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1990年至1991年,奚志农作为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组的摄影师,先后进入滇南的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和滇西北的独龙江拍摄野生动物。其作品多次获奖。·1992年至1g96年,六进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鲜为人知的滇金丝猴珍贵的骞外镜头。·1995年,奚志农为制止云南省德钦县对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的商业采伐计划,在环保作家唐锡阳的帮助下致信国务委员宋健,并通过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向社会发布滇金丝猴栖息地受到威胁的紧急消息,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最终制止了德钦县的采伐计划。·1996年5月,奚志农应邀加盟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1997年底,他第一个深入青海可可西里报道”野牦牛队“保护藏羚羊的事迹,以及藏羚羊被大肆猎杀的危急状况。他所拍摄的影像在藏羚羊保护宣传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公众对长江源头生态及藏羚羊保护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和我国一些主要的自然保护著作都认为,一个以生物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应当包括核心区(绝对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下面简称为保护区的“三区”)。这一思想现已基本成为中国自然保护界的共识。然而,我  相似文献   

8.
苏明明 《旅游学刊》2012,27(5):9-10
一、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发展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1972年11月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旨在针对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提供紧急和长期的保护.至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对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9.
趣闻     
匈牙利:猴子为健康常喝红酒生活在匈牙利一所动物园里的猴子和猿类动物每年要喝下55升红葡萄酒,此举的目的在于提高其体内红血球的数量,当然它们每天的饮酒量还是微乎其微的。在2005年内,大部分美酒都被园内的11只类人猿享用了。动物园负责人说:  相似文献   

10.
"改进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国际会议述评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李双杰 《旅游学刊》2002,17(1):77-79
国家自然文化遗产 ,是指分布在国家内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 1972年 11月16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17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公约的独特性在于它强调了自然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其第 4条重申 :自然文化遗产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生态旅游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地建设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亦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野生动物保护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保护地类型,其建设不仅与物种保护紧密关联,且关乎与保护地唇齿相依的原住民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际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但危及旅游消费者人身安全的紧急事件频频发生.如何确保国际旅游消费者在紧急情况下的人身安全成为焦点问题.然而,现有关于紧急情况下国际旅游消费者保护的国内和国际法律规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为此,世界旅游组织新起草了《旅游消费者和旅游服务提供者保护公约(草案三)》(简称“草案三”).“草案三”专门规定了缔约国以及旅游组织者和旅游住宿服务提供者等救助在紧急情况下的国际旅游消费者、通知客源国并与其保持密切协作等方面的义务.中国现有法律规范对国际旅游消费者的保护作了初步规定,但是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对其进行保护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中国应该完善国内相关立法,积极参与相关公约的起草,推动有关国际旅游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制度与国际规制的接轨.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70年代,也就是我童年时,电视台最吸引我的两个栏目是《祖国各地》和《世界各地》。彼时之国民大都不知旅游一词作何解,看看那两个栏目,好处一是多长些历史地理知识;二是能在晚间做个好梦:在长江三峡泛舟,在埃菲尔铁塔下徜徉……稍长大些时,和小伙伴们去一趟天坛、动物园,临出门时祖母还  相似文献   

14.
《长江保护法》于2021年3月1日实施,与新修订的《刑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长江保护的立法体系,赋予了长江司法与执法保护新的历史使命.然而,长江保护面临司法薄弱、执法疲软、执行困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有关法律法规和实践做法,分析域外流域治理的经验,立足我国国情和国内外治理经验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当代旅游》2006,(5):14-15
1963年,哈尔滨市的园林工人利用盆、桶等简单模具自然冷冻了千余盏冰灯和数十个冰花,并用自然雪雕塑了历史上第一个雪雕作品"万象更新",于元宵佳节在兆麟公园展出,轰动全城,形成万人空巷看冰灯的盛大场面.  相似文献   

16.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有效协调自然保护地保护与开发的功能定位是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改善民生”三效合一目标的难点与重点。本文围绕如何有效发挥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一问题框架,系统分析中国自然保护地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旅游发展与文化要素表征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因素,通过政策梳理、学理辨析、国内外对比等研究方法提出以上三方面问题的破题策略。本文认为要建设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需要运用“可接受的改变极限”思想开展红线划定与管控,因地制策、因时制宜、持续监测;需要加大游憩机会谱的研究及应用实践,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相得益彰;需要重视自然保护地内文化景观的提炼识别及其表征、传播,重视国家公园文化认同意义表达。  相似文献   

17.
千古佳话念画祖,汇聚群贤建良言。2003年12月10日,借《雨后新篁——中国当代咏竹书画展》在山西大学展出之际,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区长于波,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严惠琴一行6人赴太原,在山大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了《中国画祖(?)首(太原)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待自然空间有两种模式:保护区模式和旅游地模式,这两种模式代表了我们对待自然空间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国家公园既不是传统保护区模式的重复,也不是旅游地模式的扩张,它是一种全新的自然空间体系,国家公园试图协调人类游憩利用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以达到国家公园的自然空间正义和空间生态文明.生态伦理观作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体系,是国家公园构建这种平衡的指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探索基于中国特色生态伦理观念的国家公园空间体系模式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关于风景区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世界遗产 ,保护第一根据我们对《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理解 ,保护、保存是介绍利用遗产的前提 ,也是世界传承、永续利用的基础。所谓利用 ,主要是利用遗产的价值 ,如利用其科学价值进行科研、科教活动 ;利用其美学价值进行游览、观赏 ;利用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考察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遗产利用的性质主要是精神文化与科教功能 ,而不是经济开发功能。用经济开发区的概念、政策去开发利用保护性的社会公益性的遗产地 ,必然导致风景区遗产地的错位开发和超载开发 ,造成自然文化遗产地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 ,使风景区遗产地遭…  相似文献   

20.
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一、世界遗产,保护第一根据我们对《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理解,保护、保存是介绍利用遗产的前提,也是世界传承、永续利用的基础.所谓利用,主要是利用遗产的价值,如利用其科学价值进行科研、科教活动;利用其美学价值进行游览、观赏;利用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考察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遗产利用的性质主要是精神文化与科教功能,而不是经济开发功能.用经济开发区的概念、政策去开发利用保护性的社会公益性的遗产地,必然导致风景区遗产地的错位开发和超载开发,造成自然文化遗产地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使风景区遗产地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