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独立矩阵型信用管理组织模式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信用管理组织模式是企业信用管理成功的保证.针对现行企业信用管理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企业信用建设的实际需要,按照信用管理组织模式的一般设计原则,独立矩阵型信用管理组织模式具有地位独立、人员精干、部门协调性强、高效且便捷等特征,以期为我国企业信用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型期我国企业信用的缺失与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十分突出。要从根本上治理和防范企业信用缺失风险,要建立以信用中介和法律建设为基础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形成有效的信用监督和约束机制.规范企业信用行为。  相似文献   

3.
屠友善 《经济师》2006,(5):289-289
文章论述了部分企业信用缺失的现状,及其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危害,分析了信用缺失的原因,提出了企业信用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关于企业信用档案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玲 《经济研究导刊》2009,(27):205-207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其信用档案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也会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从企业信用档案的含义、内容,到中国企业信用档案建设的现状及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档案体系的必要性、发展策略等等,既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认真研究,也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白群燕 《经济师》2004,(9):160-161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 ,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信用制度不健全。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治理对策是加强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改革产权制度 ,加强信用立法 ,改革司法体制 ,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发挥政府的信用保证职能 ,培育信用文化 ,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市场信用缺失严重、企业信用管理落后的状况,文章分三个方面研究探讨了如何做好信用信息获取工作以提高企业信用管理能力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信用信息的有效集、信用信息来源渠道、信用信息获取的技术和组织支撑。  相似文献   

7.
冯辛酉 《生产力研究》2003,(1):280-281,28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的信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信用不足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良性循环的一大障碍。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 :企业信用的重要性 ,企业信用问题的表现和企业信用的创建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江红梅 《时代经贸》2007,(4Z):170-171
本文首先陈述了我国企业间由于信用销售成本之巨大,说明了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重要性;然后从规模经济效应、资产专用性以及外部效应三个角度对企业信用评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信用评级的“大企业”概念,认为在“大企业”的环境中,信用评级的社会总平均成本(即单个企业的信用评级成本)是会降低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理论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信用评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是由于企业的信用状况受来自于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 ,并且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动而变化 ,因此 ,使得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本文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角度出发 ,本着客观、全面、合理、准确评价的原则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 ,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的内容、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1.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的含义与内容防范信贷风险是银行资产经营的核心内容之一 ,防范风险的重点应该是预防为主 ,资产质量的好坏决定于客户真实的经营状况 ,…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潘 《当代经济》2005,(10):75-76
当前,企业信用问题已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今年6月初“光明奶事件”以后,企业如何处理信用问题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企业信用是企业生存之本,是企业获取财富之源泉,也是市场运行的重要基础。在中国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企业信用缺失带来了信用危机。这种信用危机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北京“首届中国企业信用论坛”显示,中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因此,对企业信用问题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陈述了我国企业间由于信用销售成本之巨大,说明了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重要性;然后从规模经济效应、资产专用性以及外部效应三个角度对企业信用评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信用评级的“大企业”概念,认为在“大企业”的环境中,信用评级的社会总平均成本(即单个企业的信用评级成本)是会降低的。  相似文献   

12.
论信用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杰 《经济论坛》2004,(11):111-11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又是法治经济。信用是法治的基础,而法治又是对信用的支持和保障。中国企业信用环境的塑造离不开法治的建设,因此,要构建企业信用环境,重要的一环就是构筑完善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资金信用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关系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商业信誉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企业信用缺失现状 ,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治理企业信用缺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叶陈毅 《经济问题》2004,(11):35-37
625份我国企业信用状况问卷调查分析数据表明,人们热切呼唤企业信用制度的重建。信用管理是当前我国企业走出信用困境的根本出路。推进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建设,重点应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坚持德法并举,以产权制度明晰化为突破口,注重培养企业信用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不懈努力,从而提升企业的信誉和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5.
信用系统理论指出信用是建立在信任系统之上的一种有条件的期待性承诺。会计信息是连续、客观记录和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表征,是由专业人员依据会计准则和严格的统一格式做成的会计报表反映的并受会计法律责任所保证的经济信息,是企业信用建构的信任系统。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公允、正当是企业信用信任系统;企业会计信息的评估是企业信用标识系统;会计信息的及时、充分披露与传递是企业信用的传播系统。信任系统是信用的基石;标识与传播系统是企业信用的激励与惩罚系统的前提。因此,会计信息是企业信用系统完善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的新关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反思传统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不足进而探讨如何改进;根据经营环境等发生的变化探讨指标体系的发展与创新;分行业以及是否上市等对指标体系进行分类研究,以求评级结果更加准确;探讨如何构建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尝试建立本国的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我国今后应重点关注如何借鉴国外的信用评级理念,并结合我国实际构建合理的评级指标体系,以及那些对企业信用影响越来越大,而在传统指标体系研究中未引起或未给予足够注意的因素。此外,还应探讨定性和定量指标数据采集计算的可靠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信用金字塔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系统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阐述了内因是中小企业产生和解决资金问题的根本原因,企业信用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进一步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金字塔模型,系统地提出了如下解决思路:通过企业内部信用增级技术、企业外部信用增级技术以及企业信用增级的外部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可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进而解决其融资难问题。最后文章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TREE模型。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广义的企业信用 本文研究的企业信用是广义的企业信用。广义的企业信用始于企业的信用意愿,而企业信用的行为能力或履约能力是实现企业信用的前提和基础。企业信用基于两个基础:一个是信用意愿,一个是契约履行。“信用意愿”涉及到企业伦理及企业文化范畴,是指一个企业是否愿意履行企业与社会各方面的契约;另一方面,契约履行是指企业是否履行(要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契约,这里的契约包含经济契约和社会契约两个部分。其中,经济契约包括企业与其他企业、银行、消费者、员工、社区签订的合同或约定,而社会契约则包括由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发达的信用体系之上的,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本文就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如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措施,以达到改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和外部环境支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企业信用往往被视为企业的一种资本.它能形成高效的社会生产力,增进社会运行的整体效率,同时它也是维持一个地区和国家经济正常运转的基本机制之一.为此企业必须树立信用观念,加强信用管理.文章以江浙两地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论证企业信用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强烈的关系.并针对目前两地的企业信用缺失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予以缓解或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