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票据抗辩制度是我国票据法设定的几大制度之一.本文首先给出票据抗辩的含义,又分析了票据抗辩的抗辩事由以及抗辩事由的例外情形,通过对票据抗辩全面而又系统地进行分析和阐述,使票据抗辩制度更加清晰,以保障票据相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山文岑 《经济师》2004,(9):72-73
文章认为 ,我国《票据法》的恶意抗辩应采用“损害认识说” ;恶意认定的时间点应以持票人取得票据时为准 ,抗辩事由是否存在应以票据到期日或行使票据权利时为准。“明知抗辩事由”不包括非法取得票据的情形 ;持票人明知债务人对其直接前手的前手存在抗辩事由仍取得票据的 ,债务人为恶意抗辩 ;恶意的内容不涵盖重大过失。  相似文献   

3.
票据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的票据法对票据抗辩作了明确的规定,它不同于民法上的债务抗辩。票据法对票据抗辩事由的规定,决定了票据抗辩受较大的限制,这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行为,避免滥用抗辩权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票据抗辩权是票据法中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发挥着平衡票据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功能。传统的票据抗辩权类型体系将其分为物的抗辩和人的抗辩两大类,其没有涵盖票据实务中的全部票据抗辩类型,并出现了逻辑混乱。所以,理论界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入手对票据抗辩权的类型进行重新划分。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不妨从票据抗辩权产生的理论基础入手,既研究票据法和票据特殊制度,又研究民法的基本理论,甚至还要有民法抗辩延续性规则在票据法的复位理论研究,这样有利于重新构建和完善中国的票据抗辩权体系。  相似文献   

5.
论票据的知情抗辩——兼论票据抗辩限制原则的例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我国《票据法》的票据抗辩限制原则的例外情况包括知情抗辩和无对价抗辩,而知情抗辩又分为恶意抗辩和知情前手无处分权的抗辩。恶意抗辩应采用“损害认识说”;知情前手无处分权的抗辩应以“明知和应知”为准。  相似文献   

6.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在具体适用中,原权利人是否承担被追索的义务,应视票据丧失的不同情形,作具体分析;票据债务人不得对抗善意取得人与票据抗辩中对人的限制在效力的适用上是不同的,对善意取得人不得抗辩不是绝对的;对不具有流通性、交易性的票据行为应从善意取得制度中排除。  相似文献   

7.
1996年我国票据法公布实施以来,票据流通存在保障不够、限制过多的问题。依照国限贸易票据流转规则,我国加入WTO后,在TRIMS和TRIPS协定下的国际贸易中,票据安全流通将更加困难。为此,只有加强票据法的学习宣传,强力推进票据抗辩限制制度,完善我国票据立法,才能保证票据的安全流通。  相似文献   

8.
付琛瑜 《经济师》2004,(12):48-48,50
票据抗辩权与票据权利相对应 ,是票据债务人用以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票据对价是指票据受让人在受让票据时向对方支付的代价。票据债务人基于持票人无对价或无相当对价而提出的抗辩即为票据的无对价抗辩。文章重点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分析了票据无对价抗辩的含义、原因 ,并对我国票据法所规定的无对价抗辩提出了质疑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略论票据时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时效既是公平与效率均衡理论的极好诠释,又体现了效率优先的主张.与民法上的时效相比,票据时效具有短期性和独立性的特征.它既不同于消灭时效又不同于除斥期间,而是一种独特的时效制度.最后,作者结合票据实践中的票据时效期间的起算点问题以及票据期间中断是否需要提示票据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姚延中 《经济师》2014,(2):163-164,166
票据经纪人职业能否被社会认可,成为社会职业的一种,首先要冲破金融监管关。"票据经纪人职业"或者说"票据经纪人现象"在我国不断扩大的票据市场上是大量存在的,他们没有明显的犯罪迹象,现行的法规、制度并不能杜绝这种行为的存在。在票据市场"票据经纪人职业"或者"票据经纪人现象"已经成为确实存在的一种职业。文章分析了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以及票据经纪人的作用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指出我国票据经纪人制度推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票据质押作为权利质押的形式之一,既具有普通质权的共性,又有票据法上的独特性质.本文围绕《票据法》、《担保法》以及《物权法》等相关法规,对票据质权的生效要件、票据质押背书行为的性质和票据质权人能否再为转让背书或转质押三个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促进票据质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姚延中 《经济师》2014,(3):189-190,193
伴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形形色色的社会人成为金融职业人,票据经纪人就是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产物。《经济师》2014年第2期刊出了本文的上篇,分析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以及票据经纪人的作用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指出我国票据经纪人制度的推出势在必行。在下篇中进一步分析了这一问题,指出票据经纪人作为民营资本的一部分参与金融业务,在开放的金融市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票据经纪人在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以其单一的金融品种,专营的业务服务金融市场,在金融市场中能够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越 《经济研究导刊》2011,(6):108-111,113
"危急情况"是国际投资仲裁中新近出现的东道国抗辩事由,却遭遇了难以得到认可且裁决不统一的困境。通过研究仲裁庭与实体法规则这两项对仲裁结果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并结合阿根廷ICSID案例进行分析,认为,使"危急情况"抗辩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实体法之缺陷,因而其法律进路在于修正《国家责任法草案》中的习惯法标准并完善投资条约中东道国的自我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4.
韩良儒 《经济师》2002,(10):15-15
一、存在问题1 .业务人员票据基本知识缺乏 ,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等虽然已经实施几年了 ,但是由于基层商业银行对相关业务人员学习培训较少 ,加之岗位变更频繁 ,有些业务人员对银行票据知识缺乏了解 ,思想麻痹 ,操作上不规范。2 .票据承兑审核不严、过度集中风险增加。一是有些基层金融机构在办理承兑业务时 ,不能严格审查企业承兑申请 ,要求提供的资料仅是复印件 ,有些企业把办理汇票作为一种融资手段 ,没有真实的商品交易 ,增加了票据业务风险 ;二是有些金融机构为了保证资金安全 ,票据承兑业务主要集中到…  相似文献   

15.
要式性和文义性作为票据行为的两大重要特征,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经济根源。但要式性和文义性并不是绝对的,空白票据作为票据行为要式性制度和文义性制度的例外,不仅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也是斯密定理在票据法律制度领域的重要体现。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上述问题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梦荣 《经济师》2006,(3):66-67
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特征是由现阶段中国国情和金融市场发展特点所决定的。文章以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把票据市场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进行理论分析,从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出发,揭示票据市场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安排;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出发,进一步说明票据市场是如何降低了融资费用,因而成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融资形式。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下,票据市场制度安排和变迁过程,就是票据市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侵权行为抗辩事由是由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和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派生出来的。环境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对其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认识在学界已逐渐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通过发展票据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观点.通过分析商业票据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结合统计数据了解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当前票据市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利用票据市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不可抗辩条款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8月,我国<保险法修订草案>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这一条款不仅能够规范保险人行为,保护投保方利益,更能适应国际保险惯例.提高我国保险人的竞争能力.迎接外资保险的挑战.本文回顾了不可抗辩条款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从多个角度对不可抗辩条款进行分析.认为将不可抗辩条款纳入我国<保险法>具有必然性、特殊性和渐进性,最后立足我国国情,展望了不可抗辩条款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姜雪  李红霞 《时代经贸》2009,(10):258-258
电子票据对我国来说还是新鲜事物,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电子票据立法制度的研究,分析我国立法现状,剖析利弊,提出电子票据法律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