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济视角》2011,(7):3-7
通胀:6月CPI或创新高今年3月以来,我国月度CPI增速已经连续3个月位于5%之上。市场分析人士认为,6月CPI涨幅可能超过6%。市场分析人士预计,通胀或将见顶,下半年通胀将逐步回落,  相似文献   

2.
如市场预期,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增幅呈现"高位盘整"的态势.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增幅为5.3%.这一增幅比3月份创下32个月历史高点的5.4%略有回落,但依然运行在5%以上的高位. 压力有可能继续增强 多位经济学家判断,未来几个月CPI将进入高位盘整态势,年中将触摸本轮通胀高点,...  相似文献   

3.
2010年CPI同比上涨3.3%,食品类的粮食、蔬果价格以及居住价格较快上涨是拉动CPI上行的主要动力.2011年,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猪肉价格先涨后稳、流动性过剩滞后影响犹存、输入型通胀风险增加等因素将使CPI上涨压力明显加大,预计CPI涨幅将呈"前高后低"态势,全年约为4.1%左右.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定物价为优先目标,进一步细化通胀预期管理措施,着力健全保障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调控监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邱玉琴 《资本市场》2010,(2):118-119
<正>"老百姓的资产一定要打理。"作为在证券业内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沈斌特别强调这一点。2008年全年CPI上涨5.9%,2009年全年CPI上涨5.2%,透过这些数据,他指出,如果仅仅将钱存在银行里,无论是活期还是定期,都无法抵抗通胀,资产肯定在缩水。也正因为如此,近年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劳工部最新发布的月度CPI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通胀虽仍居高位,但同比涨幅比6月份有所回落。应该指出的是,在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通胀数据仍在持续上升。全球市场正在密切关注美国的通胀数据,尤其关心7月份通胀回落是技术性回调还是趋势性拐点、通胀回落后美联储是否坚持激进加息、美国是否会陷入全面衰退。  相似文献   

6.
由于2009年经济的快速回升以及充沛的流动性释放,2010年初通货膨胀的隐忧明显表现出来,2009年底CPI及PPI纷纷转正,且回升幅度很大,随着经济逐渐实现内生增长,CPI翘尾因素也比2008年有较大回升.今年一季度CPI、PPI很可能仍将逐渐上行,尤其是2月份,两者回升幅度预计都将会比较大,CPI很可能回升至接近3%,同时,PPI同比增速将超过CPI同比增速.因此,今年一季度CPI通胀可能会比较明显.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通货膨胀对于企业带来的影响,然后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接着从筹资、投资决策、资金运营三个方面来提出企业如何进行理财.  相似文献   

7.
通胀将是2011年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虽然2010年货币增速比之前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依然高于历史趋势水平,而且由于货币因素传导到通胀大致有6个月的时滞,2011年上半年CPI将持续上升,年中将达到5.5%左右的高点,随后会有所下降,年底CPI可能回落到4%。2011年通胀的加速不仅体现了后危机时代周期性经济因素的正常化,也将反映中长期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驱  相似文献   

8.
戴康 《资本市场》2011,(3):94-97
<正>通胀高企是行业配置的核心从2010年8月开始,CPI越过3.5%,预计今年第一季度CPO将达到5%甚至以上。五种因素助推着通胀压力的加大,其一是货币超发的滞后效应;其二是食品价格的短期冲击;其三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推波助澜;其四是全球热钱对新兴市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物价上涨的特征及变动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1季度我国CPI同比上涨5%,食品价格持续攀升是引领CPI上涨的主要动力,服务项目价格涨幅扩大对CPI上行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今后一段时期CPI上涨压力仍较大。宏观调控应以稳定物价为首要任务,着力解决结构性物价上涨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切实有效地管理好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涨5.4%,肉禽等食品价格快速上涨是CPI上行的主要拉动力,居住价格居高不下对CPI上涨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下半年特别是三季度CPI上涨压力依然较大,预计CPI涨幅将呈前高后低态势,全年约为5.0%~5.4%。宏观经济政策应保持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采取有效措施综合疏解物价上涨压力,切实管理好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11.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2010年10月13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中国须忍受更高的物价上涨率,现在加息难以控制通胀,且(上接第33页)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CPI在11月份或会上涨至5%,但全年应不会超过3.5%左右。  相似文献   

12.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19):F0003-F0003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今年第二季度例会近日召开,会议强调,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但通胀压力仍然处在高位。而国家统计局近期将公布上半年及6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业内人士认为,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周比涨幅可能超过6%;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CPI同比增长7.1%,2月CPI更是高达8.7%.严峻的通胀压力助推物价尤其是食品价格不断上涨,给低收入群体和普通百姓造成不小的生存压力.如何有效化解通货膨胀,平抑不断上涨的物价,对于倡导民生政治的新一届政府而言.不啻为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唐恺  吴磊 《时代经贸》2008,6(3):122
2008年1月CPI同比增长7.1%,2月CPI更是高达8.7%.严峻的通胀压力助推物价尤其是食品价格不断上涨,给低收入群体和普通百姓造成不小的生存压力.如何有效化解通货膨胀,平抑不断上涨的物价,对于倡导民生政治的新一届政府而言,不啻为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下半年到2016年初PPI与CPI长时间持续背离的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本文从大宗商品价格、上下游生产结构与金融摩擦异质性视角分析了这一现象,并探讨了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研究发现:(1)负向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导致PPI的下降,由此带来的货币政策宽松与中国结构性金融摩擦分别从需求端和成本端拉升了 CPI,从而导致PPI与CPI的反向背离,这为PPI与CPI的背离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2)本文比较了盯住PPI通胀、CPI通胀以及两者加权通胀的货币政策规则,发现盯住加权通胀带来的福利损失最小,表明央行在稳定CPI的同时,也应重视对PPI的稳定.(3)本文比较了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结果表明从福利角度看,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显著优于数量型工具.此外,本文强调了上下游金融摩擦异质性这一结构性特征对认识中国经济现象以及制定政策的重要含义.  相似文献   

16.
顺差过多是引起我国通胀的主要原因,人民币适度升值是减少顺差、缓减通胀的有效措施。运用ARMA-EGARCH模型探寻CPI发展变化规律,并对2013年的CPI走势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经济百纳     
《现代经济信息》2008,(2):41-43
1、央行:今年CPI涨幅或韶5%;2、资源税费政策将向欠发达地区倾斜;3、钢价油价齐涨通胀压力倍增;4、政府采购五年节约逾1800亿元;5、2008年国家对种粮农民两项直接补贴达N633亿;  相似文献   

18.
戴路 《经济论坛》2007,(15):1-1
刚刚过去的7月份统计资料显示,价格指数CPI和PPI仍保持了较大涨幅,分别为5.6%和2.4%,而顺差又创新高,通胀风险的阴影时刻存在.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于近日公布。分析人士认为,从商务部、统计局等部门目前发布的数据来看,去年12月份食品价格延续了此前数周的上涨态势。预计去年12月CPI同比涨幅约为24%,全年CPI同比上涨2.7%左右。此外,有分析人士表示,受春节及天气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一季度物价同比或继续回升。  相似文献   

20.
7月份CPI还将高企,令市场对通胀和政策方向的预期更加纠结,货币政策退出紧缩周期并非易事。在内外交困中,自2610点以来的反弹彻底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