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衡阳农村名胜古迹和环境保护具有客观必要性,加强衡阳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衡阳的必然要求;是适应衡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衡阳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衡阳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实现衡阳农村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客观需要。本文还探讨了衡阳农村名胜古迹和环境保护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我国实际,对推进我国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一体化进程,提出几点设想:调整环境政策,实行城乡环境保护并重政策方针;完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转移环保支付,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为农村的环境建设提供法制保障;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生态产业体系;突破城乡分隔,开展城乡统筹环境综合整治;引入绿色GDP理念,着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委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3+5"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构想。衡阳"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和谐衡阳。基本内容是探索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和人才管理创新、土地管理、对外开放、投融资、财税、统筹城乡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和改革。总体思路是加强领导和监督,注重示范建设,实现体制机制的突破创新,盯住重大项目和抓住关键节点,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多环境问题,并对城乡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笔者认为,协调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理性选择应该是:在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大系统;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管理;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环境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区转移农村导致的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环境立法不健全,环境执法工作滞后,农民环境管理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要改善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不力的现状,需从完善农村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执法工作和提高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入手,完善环境法制,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村经济应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乡村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不畅、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畜禽养殖排污等因素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理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标本兼治,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区“自组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社区“自组织”具有因地制宜性、监督成本低、社会资本雄厚等优势。当前,为扭转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应充分发挥社区“自组织”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自组织”的作用,应采取合理划分政府与社区管理空间、实施环境信息公开、加强组织建设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建设"两型社会"是新时期我党为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伟大战略部署.具有非凡的意义.衡阳人民必须抓住历史机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大胆地与长株潭城市群对接.从而真正实现衡阳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9.
农村文化建设视野中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保障,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必然需求,二者具有内在的必然关联性;我们要置身农村文化建设的视野在服务育人、队伍育人、制度育人、载体育人等方面创新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转型升级是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强旅游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针对兴坪古镇旅游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产业规模化程度较低、产业结构单一、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等问题,提出以市场为导向、规范市场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开发旅游人力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在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最终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在全社会树立环保意识,结合农村环保要求,高起点规划设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题中应有之义,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解决好城市污染问题;必须把保护农村环境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必须实现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闽东由于地形多山、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观念保守、教育落后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闽东同样具有发展经济的自身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闽东必须立足区情,发挥优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闽东应强化开放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港口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加强区域内合作和区域间合作;注重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石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石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调查分析,发现黄石市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是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的过量使用,养殖业尤其是矿山企业的无序发展及污染物超标排放,聚居区无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等问题所造成的。针对这些环境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统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等改善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生态目标的实现,呼唤生态农民的培育;生态农民的培育,又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而政府则是生态农民培育的主要责任人和承担者。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责任,构建多元、有序、立体的生态农民培育的政府责任网络,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同时,实现农民的人格完善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了山区地带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政府的扶持;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调整山区农村产业结构,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增加山区地带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有物质层面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又有精神文明方面的(乡风文明),还有政治文明范畴的(管理民主),而且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层面的“乡风文明”建设,操作起来难度更大,进展也要缓慢得多,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一、乡风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一)乡风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减小城乡的贫富差距,促进三农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先进科学与优秀文化的浸润、影响与提升。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抓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否则将延缓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2.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在农村广泛进行乡风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教育,使农民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进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3.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农村安定稳定的重要保证。乡风文明具有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一旦这种文化和是非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以工哺农的战略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背景下,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具有客观必然性,反哺的路径有多种选择,其中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智力反哺是一种造血型反哺,对于促进劳动力转移,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均具有决定性和建设性意义.以人力资本投资"反哺"农村和农民,主要应以农村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和健康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湖南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从株洲市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出发,通过主观与客观方面来分析其法律成因,进而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提出湖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主观上,加大宣传,树立和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强化政府官员农村环保观念;客观上,完善立法,加强执法与监管,建立环保问责和补偿机制,以保护湖南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其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目前 ,甘肃省城市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因此 ,必须确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标体系和战略重点 ,坚持实行生态规划、政策引导、法律规范、科技支撑、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等原则和举措 ,把我省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