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闻博览     
中国的十大名花是:牡丹、梅花、菊花、兰花、月季、荷花、杜鹃、水仙、茶花、桂花。 一幅长达1998个字的世界第一长联,最近在江西龙虎山创作成功。这幅长联是南昌大学副教授华武为祝贺“中国龙虎山第四届道教文化活动周”而创作的。上、下联各有999个字,上联以“龙”字开头“虎”字结尾,全面描述了龙虎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的人文景观;下联以“虎”字开头“龙”字结尾,描绘了龙虎山优美奇特的自然风光。 由北京全聚德烤鸭集团公司委托北京嘉诚资  相似文献   

2.
詹石窗 《商业文化》2016,(29):86-8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精神文化建设逐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学术界与道教界曾经对道教的文化特征与社会作用进行讨论。大家希望以简明扼要的概念来表达道教的实质内容,于是“生活道教”的提法应运而生。十多年前,这场讨论对于深入认识道教思想文化特征及其作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近年来,笔者沿着“生活道教”思路继续探讨,感觉在道教文化中,“平安”两字特别重要,体现了道教文化的重要意蕴。  相似文献   

3.
尹喜与老子     
春秋战国时的尹喜,字公文、又字公度,甘肃天水地方人,道教称:“无上真人”、“博大真人”、“文始先生”,他是应予载人道教史的重要人物。据说尹喜生有异相,初生时:“眼有日精,姿形长雅,垂臂下膝,堂堂有天人之貌!”渐长他“好学坟索,善于天文秘讳;”后来竟然“仰观俯察,莫不洞悉,虽鬼神无以匿其情!”但他秉性雅好清静,高洁自古,“大度恢杰,不修俗礼,损身济物,不求闻达;”所以他到处寻找栖隐之地,终于在终南山中寻到一处宝地,即于此“结草为楼,仰观乾(天)象,精思至道,号为草楼。”在山中他刻意修持隐居,但因其学养、才干和人品,则是声高自古,远近闻名。  相似文献   

4.
《三联竞争力》2010,(5):95-95
道教全真派是宋金之际在北方兴起的三大道教派别之一,创始人王重阳是陕西咸阳人,入道后名吉(也写作喆、嚞),字知明,号重阳子。据传他48岁时在甘河镇遇到了神仙,神仙认为他可传可教,遂“密付口诀及饮以神水。”王重阳“自是尽断诸缘,同尘万有,佯狂垢污,人益叵测。”假托疯颠,自号“王害风”,出家修行悟道。  相似文献   

5.
神仙吕洞宾     
“黄粮尤未熟,一梦到华胥”的典故,是讲晚唐道士吕洞宾的故事,这是中国社会尽人皆知“八仙”中的神仙人物。吕洞宾,名岩号纯阳子,“洞宾”是他的字,他常自称“回道人”,道教尊称“吕祖”。他的故乡即今山西芮城县永乐镇,此地初有故居“吕公祠”,金末改祠为观,蒙古中统三年(1262年)扩大部分建筑后称“大纯阳万寿宫”,后称“永乐宫”。  相似文献   

6.
袁志鸿 《三联竞争力》2007,68(11):68-68
唐朝玄宗时代敕道士蔡伟,编辑《后仙传》一书时,整理好《魏夫人传》。魏夫人是魏晋时期一位著名道教人物,道教上清派的开启者魏华存女真。道教上清派女性成道称“元君”,男性成道称“真人”,故称魏华存(252—334年)祖师为“魏元君”。  相似文献   

7.
江苏茅山上清派第十代宗师王远知真人,南朝梁大通二年(公元528年)降生,字德广;他是隋唐著名的高道,在社会上人们尊称为王法主;王远知曾与自己的徒弟神秘地说:我看到自己的“仙格”了,因为我小时候误伤家童的嘴唇,不可能有白日升天的荣耀,神职是“少室伯”,并且我很快就要走了!果然第二天他即仙逝,所以道教的神仙谱系即称他为:  相似文献   

8.
袁志鸿 《三联竞争力》2007,69(12):68-68
唐道教中有四位著名的神仙,被尊称为“天师”,葛玄就是其中的一位。葛玄是三国时的道教人物,他性格安闲淡泊,“内足无求”,好弹琴、诵老庄,十五六岁即已名振江左(指长江下游地方)。根据其操守品德,当地的贤良想推荐他为“掾”的职位,但葛玄干脆穿起道装,到浙东天台山中精思修道去了。  相似文献   

9.
“葛洪(284-364)字稚川,号抱朴子,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东晋时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市)人。葛洪从小在贫困环境中成长,他“性寡欲”,不尚交游,“为人木讷,不好荣利”。他年少时即十分好学,“夜辄写书诵习”,由于经济条件差,“躬自伐薪以贸纸笔”。“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遂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  相似文献   

10.
道法自然     
袁志鸿 《三联竞争力》2006,57(11):73-73
道教最早行世的经典之一——《太平经》中说,“夫于道恶杀好生”。这无疑是道教慈悲为怀,尊重生命的教义。天道“恶杀好生”,更有平等地看待一切生命的价值,尊重人类和其它生物同等的生命,反对任意践踏和消灭其它生命的意义。但人类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到底如何行动?并非是很简单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袁志鸿 《三联竞争力》2006,56(10):71-71
人类对自身的形体生命非常珍惜。道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其最宝贵的教义内容便是“仙道贵生”、“仙道乐生”。  相似文献   

12.
著名晚唐道士杜光庭,字圣宾、宾至,号东瀛子,处州缙云(即今浙江地方)、也有说是长安(陕西)人;他成就的事业,主要在巴山蜀水的四川。杜光庭生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志趣超迈,工于词章,社会评价他“为人性简而气清,量宽而识远”。他咸通中(860-873年)应九经举不第,故入天台山学道,拜于高道应夷节座下,熟读道经,精研诸教派经籍科仪,收集整理道教科范规戒,认为:道法科教,历代传承,“岁月绵邈,几将废坠。”  相似文献   

13.
胡伟 《农机市场》2010,(6):11-11
犹豫了半天,终于选择了这一个“闹”字,没有敢用“乱”字未表述。“闹”字,查《新华字典》,解释为:1.不安静;2.发生;3.发泄、发作;4.搞、弄。其中,不安静又分为两点,一是人多声音杂,二是喧哗、搅扰。我想,本文中的“闹”字作为喧哗、搅扰之意,再转义为“热闹”,可能比较贴切。  相似文献   

14.
道教发展到魏晋南北朝之时,积弊产生而影响道教声誉。至北魏时,嵩山著名道士寇谦之为拯教宗,挺身而出,力除时弊,使北方道教渐入正途。寇谦之主要是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引入道教义理,全面改革东汉以降道教的教义和制度,并且其中吸收佛教的礼义规戒,制定和提出的教义理论和斋醮仪范,既为北魏政治上层接受,又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人称经他整肃后的道教形式为“北天师道”。  相似文献   

15.
閤皂山旅游区地理区位优越,生态环境极佳,有“神仙之府”之美誉。閤皂山集道教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为一体,是“药都”樟树的奠基之山。根据旅游资源的特色,閤皂山的开发建设应以其极佳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重点围绕道和药来做文章,促进道教文化与药文化的有机结合,建成道教养身与中医融为一体的生态保健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一次会议上曾作过拆文解字,他说,“挣钱”的“挣”字,是“手”字旁加一个“争”取的“挣”字,这表明财富是要脚踏实地、花大力气动手去做的,是要费心费力去争取的;而“赚钱”的“赚”字,是贝字旁一个兼并重组的“兼”字,“贝”代表财富和资本,于是“赚钱”这种模式其实代表的是兼并重组等资本运作。  相似文献   

17.
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张道陵(34—156年)的影响很大,他是创汉功臣张良(字子房)的九世孙东汉建武十年(34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据说他七岁时通《道德经》,随着年龄渐长,即予天文地理、河洛谶纬、诸子百家、皆极其妙,“从学者千余人。天目山南三十里,西北八十里,皆有讲学之堂。临安神山观,余杭通仙观,即其地也。后自浙逾准,涉河洛,得炼形合气之书,  相似文献   

18.
李志远 《商》2014,(10):81-81,68
道教作为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孕育于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于东汉末年张道陵“五斗米道”的创立,距令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它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又不断的促进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在道教近2000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创造了非常丰富的道教文化。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组成部分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日益发展起来,但是却存在着开发过于注重商业性,而忽视了对道教文化原生性的保护与发扬。  相似文献   

19.
道与德     
道教是中国古老的宗教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必有思想理念,是宗教则必有信仰,“有信仰,必有所以信仰之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教理”。梳理、概括,提炼出与教理相契合的精义,以为教徒思想、行动的信条和准则,这就是“教义”。  相似文献   

20.
人的称谓,具有时代特色。人的称谓的变迁,是时代的转换。难道不是吗?我们不妨稍做回顾:“文化大革命”之前,工农商学兵一律称“同志”;“文化大革命”中,男女老幼一律唤“师傅”;改革开放以来最时髦的是“先生”“小姐”。岂止是称谓,某一词汇也随着斗转星移而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比如这“纳”字,通常解释为吸取,如“容纳”、“吐故纳新”等等,就是这个意思。时代不同了,由“纳”字组成的词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旧中国盛行“纳妾”,充满腐朽气味;新中国废除纳妾。但是由“纳”字组成的词组依然存在,最普遍的是“纳财”,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