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中,中小企业无疑是最为活跃也是最有潜力的经济成分。但尽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中小企业仍面临着融资难的发展瓶颈。本文将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从银行信贷角度分析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支持与其贡献极不相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融资难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针对此,本文将以我国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对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以及融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借鉴国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从企业自身、银行、政府三方面为我国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中小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其自身的发展建设成为影响社会经济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在数量和经济总量上占据优势地位,导致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鲜明的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特点。融资问题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小企业融资活动的实际,对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之银行信贷渠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最为突出的就是融资难问题。本文重点从银行信贷渠道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5.
何山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7):176-17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牵引力。但由于融资结构、信用缺失等多方面因素,融资难问题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首先从银行的角度分析信贷融资的条件、风险评级方法,然后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分别从融资方式、融资渠道和现存问题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中小企业目前融资的现状,最后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身出发,提出提高信贷融资可获性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紧缺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应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建立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特征的间接融资市场体系、直接融资市场体系、信用管理体系和融资服务配套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难以得到银行的信任与贷款支持,银企关系是短期的、不稳定的。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对中外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现代企业理论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论证,并从企业和银行两方面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现状以及原因,并通过分析根源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9.
至今为止,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都没能得到有效解决。近几十年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无论是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增加就业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融资难问题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李聪 《中国商办工业》2013,(24):101-103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有效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学理论以信贷配给为出发点,探讨银行等金融机构“惜贷、拒贷”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强化“硬信息”和“软信息”的获得来解决信贷市场信息不完全问题。结合大数据的特性,认为其应用能有效缓解融资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状况,改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带来的潜在难题,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银行信贷是最主要的信贷形式,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不良选择和道德风险是银行普遍面临的问题,银行可以通过信用信息共享来降低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坏账损失。因此,征信体系的出现是信贷市场成熟的标志,也是借贷双方长期博弈的结果,动态的博弈活动也会影响到信用信息共享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争议与共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信忠  张格 《商业研究》2007,(3):143-149
世界许多国家融资模式的横比表明,内部融资是企业资金的最重要的来源,融资的瓶颈在于外部融资;而外部融资中最重要的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这种特点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更为突出。各种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从多种方面分析了融资收益和风险的匹配关系对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的影响,并给出了争议与共识并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用担保减少了信贷配给问题,却增加了担保机构风险。对企业及其项目进行意会信息生产的关系型融资能部分弥补当前担保机构只注重财务信息和抵押品所产生的信息缺口,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有着阶段性适用特征。因此,关系型融资是担保机构克服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安排。文章通过构建信息生产模型创新性地解释了担保机构进行全面信息生产有利于风险控制与担保决策,与关系型融资相适应的担保机构组织设计可以提高担保决策中的信息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是解决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第三方征信机构的服务模式为研究视角,构建征信机构、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三方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讨论第三方征信服务的作用及不同政策目标下征信机构的运行模式选择问题。结果表明:(1)引入征信机构服务会提高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效率——市场贷款利率降低、信贷发放总量增加,但征信机构不同服务模式对信贷市场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2)征信机构最优的服务模式因不同政策目标而异,在征信机构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其仅向中小银行提供信用信息;在借款企业剩余最大化目标下,将同时向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提供信用信息;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下,将根据银行贷款门槛的差异程度而定。现阶段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政策目标是借款企业剩余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征信机构应选择第三种即向所有银行都开放有偿信息服务;未来随着征信服务业的成熟、市场的发展,民营征信机构成为体系的主体,利润最大化将成为主要政策目标,征信机构可采取第三种即仅向中小银行提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  相似文献   

15.
信贷周期是银行在内生和外生的机制或条件下行为集合所形成的一种信贷紧缩和信贷扩张的交替往复的现象。国外学术界对于信贷周期理论的探讨,可以分为三个角度:一是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从信贷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角度阐述了经济波动的信贷观点;二是从银行信贷行为的角度,认为银行的行为具有内在的顺周期性,从而加剧了经济的波动;三是从银行业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角度考察。  相似文献   

16.
马永红  汪洋 《商业研究》2008,(4):112-116
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信贷融资的良性互动是银企双方实现业务战略层次不断循环上升,从而达成新型规范的金融借贷交易制度,实现银企双赢的基本条件。我国信贷融资良性运行必须再造企业信贷业务流程,并建立企业信贷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7.
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些难题中,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融资问题更是首当其冲。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是适合我国企业融资要求实际的,然而由于风险等种种问题,银行对企业贷款申请的拒绝率比较高,企业银行融资面临严重的融资困境。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于企业融资选择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融资难问题需要企业和银行共同的努力来解决,相关部门应全面提升企业自身素质,努力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强化企业的融资制度保障,以此来促进我国特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危害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信用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失信现象经常发生,而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征信体系不健全、企业信用的法律约束和保障机制乏力、信用中介服务落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分官员政绩意识不正确是引起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信用缺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破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软环境,使企业运行处于无序状态。为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信用担保体系、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监管制度,规范发展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从法律上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解析--一个产权保护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既有研究的简要回顾 ,本文通过信贷博弈分析从产权保护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讨论 ,认为在产权保护尚待完善的情况下 ,企图建立金融中介与中小企业的交易存在困境 ,而有关企业信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即为此困境的表现形式。结合对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简要讨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最后认为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进路中 ,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改革、稳定与沟通角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