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建新  李琴 《商业会计》2011,(29):47-48
金融审计作为金融监管的独立"第三方"关系人,应充分发挥其"免疫系统"功能。本文讨论了金融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依据与路径。金融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是审计原始目标的要求,也是"受托经济责任观"的体现。金融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要求金融审计模式的创新,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创新。金融业本身固有的风险特征,要求建立金融审计预警系统,把金融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随着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行业的发展和余额宝等金融创新活动的日益活跃,如何运用金融审计手段来有效的防范和降低金融风险显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将从多方面阐述构建金融审计预警体系的构建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金融稳定的重要意义,并对构建金融审计预警体系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李晓 《现代商贸工业》2013,(20):126-127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我国金融审计开始面临各种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果拘泥于原有金融审计制度,则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将会受到威胁,国家金融安全也难得到保障。深入分析我国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对金融审计制度进行创新的意义及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前,金融产业作为现代产业的核心,和传统产业完全不同,它具有虚拟性和高风险性,对于金融产业的安全方面有很多的指导意见,但是对于从国家审计的角度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到目前为止,有很多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是还是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主流的意见,不过已经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因此,对于从国家审计怎样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问题,结合刘家义审计长所提出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来防范金融安全,预防金融安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融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防范化解金融危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金融审计应对金融危机的机制途径,并促使我们思考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需要改进加强的方面。本文首先从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金融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入手,说明金融审计当前需要应对的主要方面;然后基于"免疫系统"理论指出其本质功能,并对应分析金融审计在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方面的作用机制;最后,以应对金融危机这一过程中的政策变化为背景,分析了目前金融审计还需改进加强的方面,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时间较晚、金融脆弱性一直是威胁我国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十九大报告指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随着金融创新活动日益活跃,联网金融、影子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脆弱性并未好转,甚至显现出系统性风险扩大的趋势,如2015年股市大震荡的出现。本文从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组织创新、金融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近三十年来我国的金融创新成果,并从这三个角度分析了金融创新活动对我国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机制,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金融创新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结构单一、性质趋同,金融创新活动并未提高我国的系统性金融安全,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以及金融组织创新,从不同方面和不同机制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扩大了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导致我国金融脆弱性加剧;另外过度的金融制度创新可能导致金融市场与监管制度的扭曲和非均衡,从而从根本上加剧我国的金融脆弱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面临外需疲软、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绿色贸易壁垒加剧和欧美发达国家对华经济脱钩政策的严峻挑战,出口企业急需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而绿色金融对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深度剖析了绿色金融促进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及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表明:(1)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绿色金融制度框架,而出口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稳步提升;(2)绿色金融通过发挥资金配置、政策引导、信用机制、信息传递、资本引导和风险管理的功能,一方面提升了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其绿色创新发展与安全发展,最终促进了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3)目前制约绿色金融促进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绿色金融制度不科学不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配置效率不高。未来,我国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完善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大力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改善内部结构失衡,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绿色金融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8.
后金融危机时代,人们更加关注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风险。鉴于此,针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审计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审计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免疫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阐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在国际上及在中国的应用状况,并分析了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准则、审计方面的相关变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审计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审计维护金融资产安全,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起到重要作用。金融审计风险有一般审计风险的普遍性,也有行业风险的特殊性。本文阐述金融审计风险的成因,并针对风险成因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梅 《商展经济》2023,(2):143-145
近年来,我国对于绿色金融发展相关方面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正由原来的“高速度”转为现代的“高质量”。针对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和产生效益的“组成成分”,并进行适当调整,既能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又能积极推动绿色的未来金融相关产业发展,使得绿色金融的推广更具实际意义。本文就绿色金融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行相关阐述,通过对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行探索,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沈惠霞 《财贸研究》2001,12(4):48-52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使得金融内部审计对象——金融机构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日益增多,因此,要切实发挥金融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如果仍然沿用传统审计方法,势必难以应对。金融内部审计理论和方法迫切需要引入审计风险、审计抽样、符合性测试、制度控制等现代审计理念,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对运用符合性测试的意义、现状与原因、策略作了较为祥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金融审计维护金融资产安全,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起到重要作用。金融审计风险有一般审计风险的普遍性,也有行业风险的特殊性。本文阐述金融审计风险的成因,并针对风险成因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媒体监督已广泛应用于公司治理中,且其作用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然而,媒体监督在金融审计中的作用却鲜有学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背景下,研究金融审计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机理,对目前我国的金融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得出金融审计需要媒体监督的结论。同时文章还对媒体监督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对促进金融审计、维护金融稳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迅速,相关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从业务发展来看,产品主要围绕境内外汇率利率差异进行创新,对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提出了挑战。本文建议在加强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的同时,加强金融安全的防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迅速,相关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从业务发展来看,产品主要围绕境内外汇率利率差异进行创新,对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提出了挑战。本文建议在加强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的同时,加强金融安全的防范。  相似文献   

16.
《商》2015,(24)
审计工作本来就是为了防止出现问题,而进行的及时抵御措施,落实好金融审计工作,就能及时对国家金融的安全进行维护。本文首先简要总结了金融审计与服务国家治理的概论,之后再探讨金融审计对于服务政府和市场以及公司的实现途径,为我国研究金融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王蒙  贺晋 《商业研究》2002,(3):30-3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大量的微观审计将逐步向社会审计转移,国家金融审计更要调整工作重点,针对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监管薄弱,金融秩序混乱、风险隐患较大等问题,探索金融宏观审计的经验和模式,使国家金融审计成为高层次的经济监督。  相似文献   

18.
王蒙  贺晋 《商业研究》2002,(2):30-3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大量的微观审计将逐步向社会审计转移,国家金融审计更要调整工作重点,针对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监管薄弱,金融秩序混乱,风险隐患较大等问题,探索金融宏观审计的经验和模式,使国家金融审计成为高层次的经济监监督。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上理清金融检察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对于有效发挥检察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双效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探究政府审计和国有企业金融化治理之间的关系,并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优势作用,促进金融化治理实现势在必行。从实践效果上来看,高质量的政府审计能够扩大国有企业金融化治理的影响效应。随着政府审计力度的增大,治理效应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因此,结合国有企业发展需求,科学利用政府审计改善金融化治理效果十分可行。鉴于此,本文从政府审计与国有企业金融化治理的发展现状入手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政府审计在国有企业金融化治理当中的效应机制,根据政府审计的实际影响力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工作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