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农村一切经济和社会问题中,最复杂、最受关注的就是土地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不断出现并逐步发展,在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农地产权不清晰、农地流转市场不成熟、农地流转经济基础不牢、农民狭隘保守思想观念等多种障碍性因素影响,山区农地流转量小势弱,仍处于自发、盲目、零星和不平衡、不稳定状态,农地“弃而不流”、“荒而不让”情况客观存在,农地撂荒较为普遍。正视山区农地流转的主客观现实,积极认真地研究对策及有序地推进农地流转,对于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村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本文构建农地认知对农地流转的分析框架,基于2019年中国西部6省(市、区)1 673户农户家庭调研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实证检验农地确权对农地认知影响农地流转行为的调节效应及其差异化影响,同时采用相关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地认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农地流入行为的影响效应大于农地流出。由于各地政策力度和宣传方法不同,风险规避心理使得农户在流出方面存在差异化。研究进一步证实,农地确权分别增强了农地认知对未确权组农地流出行为和确权组农地流入行为的正向影响,即农地确权在农地认知影响农地流转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因此,在继续完善农地确权政策的基础上,需要从加强多主体农地认知的宣传工作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以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3.
促进农地流转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有利于我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并在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土地流转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农地流转的现状分析为切入点,从流转交易主体的匹配、流转交易的过程以及流转实现的保障三方面对“互联网+农地流转”模式展开研究,肯定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推动农地流转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针对“互联网+农地流转”模式中存在的平台信息不全面、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更好地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农地流转的有机结合,促进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苗绘  王金营 《会计之友》2021,(23):64-71
在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地流转成为提高土地规模效益的关键,农地信托作为新型土地流转模式备受关注.文章运用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剖析了我国既有土地信托模式发展困境,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我国农地信托土地证券化融资模式和推广建议,旨在将社会资本引入农业投资项目,推进我国"三农"发展.研究表明我国既有农地信托模式面临融资瓶颈,存在资金短缺、农地信托流转面积小、规模化效益低、信托机构发展农地信托动力不足等问题,而借鉴美国、日本的土地证券化融资做法有助于纾解以上难题.应创新构建中国农地集合信托土地证券化融资模式,开辟农地流转中土地证券化融资新路径,以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278个城市数据的匹配数据,考察农地流转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和流转租金有助于提升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农地流转通过"非农就业层次效应"影响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即农地流转提升...  相似文献   

6.
推进农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于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一些地方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农地规模经营就是规模越大越好、土地流转期限越长越好,忽视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忽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阶段性特征,不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十分不稳定的现实,不顾土地流转需要遵循的市场化规律,用行政力量强行推动农地大规模流转经营。甚至把引导城市工商企业下乡大规模圈地作为招商引资政绩,且不论转入方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意愿,有没有条件经营农地,一律敞开大门,来者皆纳,不设资质,不限规模。此举堪忧。  相似文献   

7.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具体方针,本文探索完善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下农地流转制度应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石”、“维护农民利益”、“灵活性”、“发展性”原则,以及正确处理好“农地用途转移与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农地”、“农地流转与失地农民”、“统筹城乡与农地流转”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户间逐渐发生分化,不同农户经济社会地位的差异必然造成其对土地处置行为不同。基于长三角地区微观调查数据,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承包权退出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分化并未引起农户土地承包权的退出意愿,反而抑制其土地退出行为,即分化程度越高的农户,越不愿意放弃农地。第二,农户分化通过家庭收入和土地流转两个中介机制作用于农地退出决策。一方面,农户分化会引起家庭收入的变化,家庭收入越高的农户农地退出意愿越低,家庭收入越低的农户更倾向于退出农地以换取经济补偿;另一方面,农户分化会引起土地流转的差异,土地流转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退出农地,土地流转程度越低的农户越倾向于持有土地。因此,若想优化农村“人地”资源配置,政策制定者应根据异质性农户的需求,为农户有偿退出承包地提供差异化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基于山东省临沂市、枣庄市和莱芜市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中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方式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农地流转体系的完善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农户选择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具有促进作用,而农村社会保障滞后和现行禁止性法律具有制约作用,收入水平和社会资本对农户传统融资方式影响显著。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完善相关农地抵押相关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确权对农地流转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地顺畅流转面临着障碍约束,确权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地产权缺陷,但不能从根本上打破农地流转供需双重不足的局面。因此,确权的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其执行力度,而且取决于农地流转的自由度。从提升流转自由度看,农地股份合作化、流转市场化不失为一种好的过渡期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6,(28):13-15
农村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地关系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农地权益又是农民最大利益。随着南阳市新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大量农民要去城市务工,留下的农地需要流转;再次,农地作为农户的稀缺财产为了实现价值也需要流转。与此同时,农地流转在学术界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南阳市也在农地流转方面了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探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农地经营权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德宏州为调查地,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际,探索推进德宏州农地流转合理有序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调研的第一手材料,对周口市新型城镇化中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目前周口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当前农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地制度变革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重要基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目前仍然是我国农村最重要的基本制度,但外部环境变化使这一农地制度创新成为可能;农地制度创新的关键是推进农地使用权流转;农地制度创新必须用法律法规引导。  相似文献   

15.
劳动用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地的流转。本文以新疆兵团的劳动用工制度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分析农地流转的新框架。通过分析新疆兵团劳动用工制度与农地流转间的深层次相互作用,发现现行的劳动用工制度是阻碍农地流转的一个重要因素。接着,文章构建了破解新疆兵团农地流转困境的方案,并通过对农地流转相关主体间的博弈分析论证了新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工商资本下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城市工商资本大举进军农业,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并严格准入和监管。工商机关作为责任部门之一,在看到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提高农业效益的同时,也应看到对逐利资本对解决“三农”问题产生的复杂影响,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对工商涉农政策、涉农服务、涉农监管带来的挑战。笔者立足重庆改革实践,借鉴各地工商机关探索,提出工商部门面对城市工商资本下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业比较收益与农地流转根本性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家庭承包基本制度下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出现和发展并没有产生预期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结果,其原因可能是复杂和多样的.本文认为,农业比较收益低下是农地流转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如果这一根本性的制约条件未能改善,则对其他制约条件的全部克服也难以带来农地流转状况的质的改观.  相似文献   

18.
深化农地经营权改革,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农地经营权已成为一项独立的合法化权利,但仍存在性质不清和权利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导致“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依流转合同取得的土地经营权”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制约了农地流转的实践效果。究其原因是,对农地经营权性质的过度关注与争论掩盖了农地经营权权利内容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也忽略了农地经营权的公益性与公法性。建议深化农地经营权改革,坚持基于国情,正视农地经营权的公共利益属性,重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整体性,重视改革优先序等原则。改革应在体现农地经营权的公益性与公法性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农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农业投资的自主性、土地流转价格的合理与稳定以及抵押担保、再流转的自主性等,明确“三权”主体的义务,鼓励探索农地经营改革试点,稳妥深入推进农地经营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农地价值包括质量价值、社会保障价值、社会稳定价值、生态价值和发展价值等,入股企业按照支付的价值不同而享有不同的权利,并免除相应的义务。农地入股实质是农地产权的重新配置,是以农地产权中的某种权利或权利束入股,入股企业按照取得的不同权利束来支付入股对价。农地入股流转是经济法权利与经济法义务的流转,是国家为规范农业经济的发展,从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宗旨出发,协调利益相关者对入股农地的利益。农地入股的性质应该是一种受国家监管的经济调制行为。农地入股企业终止时,入股农民可支付相应的成本依法取回农地,使流入企业的农地权利束回归入股农民,农地产权重归完整。  相似文献   

20.
温州试水12类农村产权交易,引起各界关注和广泛热议。然而.温州农地流转虽有开闸之势,但“水到渠犹未成”,其现实作用不宜过度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