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练鸿翔 《秘书工作》2009,(12):49-50
《论语》是我国古代典籍中语录体著作的典范,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在政治、哲学、伦理、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及言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本书是必读的。《论语》的语言质朴无华、寓意深远,其中包含了很多宝贵的处世经验和人生智慧,后来逐步发展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对后世语言文字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来源 共享发展理念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均贫富"思想,二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所造成的"贫富悬殊"现象的批判,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人人共同劳动、全面发展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早有"均贫富"的思想,《论语》中提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是传统儒家的思想.《老子》中讲过"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说明道家对均贫富也持肯定的态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了异化现象,并解释异化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一位揭示社会发展基本特征的无产阶级思想家,他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号召语.  相似文献   

3.
<正>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然而,读罢于丹教授《论语心得》,我不禁掩卷沉思,两千多年前的论语蕴含着丰富智慧,尤其是孔子关于交友的精辟论述,对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如何把握交友之道以诸多启迪和感悟。  相似文献   

4.
《新远见》2009,(10):129-132
[课程概况]国学智慧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借鉴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更要领悟东方传统哲学智慧的伟大力量。所以学习古今伟人哲学智慧的观念基本素质;领袖哲学智慧的基本原理、用权智慧及用人智慧如千古一帝秦始皇、千古一相王安石、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等;同时以孙子兵法为蓝本,深刻领悟兵家之战略、谋略、韬略的哲学理念;解读《四书》之《论语》、《孟子》儒家的修身与治世之道;道家思想精髓,体验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扬雄《法言》一书拟孔子《论语》而作,其宗旨是欲在儒家传统受到威胁利用之际,维护儒家正统思想,立中级;其所言说之道,乃是彼人之道,仲尼之道,并非它道。对当时的五经环士系统及其它异端杂说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6.
<正>《易经》是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当中被认为是"群经之首、万法之源",历代先贤无不对其推崇备至,甚至顶礼膜拜。《史记·孔子世家》中便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这足以说明孔子这位至圣先师对《易经》的刻苦钻研和  相似文献   

7.
《论语》是"中国人圣经",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在现代企业中逐渐受到重视和青睐。金融部门承担着国家经济发展、金融流通的神圣职责,管理者应确立以履行职责与使命为中心展开各项工作。在"履职"过程中,贯穿传统文化"以人为本"思想,提炼《论语》中智慧,通过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员工素质的提升,以及企业文化的构建三个方面入手,必将改善履职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艳 《东方企业文化》2014,(12):118-119
"孝"文化是我国历史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语》中重视从心灵深处内化"孝"思想。"孝"思想在当代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但是存在着"孝"思想内化缺失的表现,文章分析了成因,也为当代人"孝"心灵内化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儒家的管理思想最具生命力和实用性,代表人物:孔子,他的管理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值得我们现在的企业借鉴于管理中。本文通过孔子的"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和"为贵以及"人本管理"的管理思想展开讨论,旨在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展示儒家管理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中的作用,促进现代管理的理论发展,使得企业汲取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营养的同时,结合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让企业在全球化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有子及其门人编撰的孔子语录,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论语》中涉及的经济思想虽说有着深刻的封建宗法制的烙印,但对于当前的市场经济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立足于此,重在研究论语中孔子的经济思想对当今商业世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读书人的思想一千多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及后来的"批林批孔"中"四书"遭到批判,近年来又有人起而为之正名。抛开政治的、学术的纷杂繁扰,仅从坚持历史、辩证的观念,坚持扬弃、继承发展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出发去看待它,其于理于事于人,很多方面都是值得借鉴的。毛泽东曾说过:"中庸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7页)。  相似文献   

12.
<正> 由李振宏主编的《元典文化丛书》现已推出10种,它们是《中华第一经——〈周易〉与中国文化》、《教化百科——〈诗经〉与中国文化》、《经国治民之典——〈周礼〉与中国文化》、《哲人的智慧——〈老子〉与中国文化》、《圣人箴言录——〈论语〉与中国文化》、《武学圣典——〈孙子兵法〉与中  相似文献   

13.
《英才》2013,(1):154-154
《论语》饱含智慧。若从企业管理角度讲,书中有一句话分量很重。它不仅可以作为儒家管理思想的总纲领,更值得今天的企业领导者品读——“子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相似文献   

14.
王晓凡 《中外企业家》2009,(12):209-210
根据《论语》,后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还原出孔子的形象。孔子一生满怀救世情怀,立志恢复东周之志,但这一愿望却遭到了现实强蛮之力的无情打击。因此,孔子终其一生都在出世与遁世的选择之间徘徊,而这种徘徊恰恰体现了孔子的卓越智慧与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孔子说:"君子可不仅仅是当器具用的啊."君子不器"指的是,管理者不要把自己陷于具体事务之中,而要有整体的眼光、战略的眼光、系统的思想,使组织或团队产生1+1>2的效果.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应当借鉴古人智慧,在管理过程中把握方向和重点,要善用人,敢放权,充分利用领导的艺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乘众人之智,集千虑之得.  相似文献   

1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ue),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为政》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未之不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言之所以为言也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为道?——《春秋》  相似文献   

17.
<正>儒家思想的管理目标是实现一个组织(国家)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这一目标是在人本利的人性假设之上构建的。所谓"人本利"就如孔子所说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这个观点承认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合理的,但同时认为追求的方式也应该是合理的,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一个组织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由于组织的发展阶  相似文献   

18.
"仁"是孔子在《论语》中表达的核心思想。从《论语》记载来看,涉及仁字多达109处,足以可见孔子对仁的高度关注以及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我认为,"仁者爱人"就是孔子作为内涵层面对仁进行地明确表述,并且仁作为规范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它最根本原则和要求也只有一个,就是"爱人"。  相似文献   

19.
日本企业管理的成功离不开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思想的长期熏陶。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日本现代企业管理与竞争是建立在《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和《论语》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古典思想,重视人的因素,是“论述如何生存,如何增加智慧”的学说,是“实学”,完全可以用来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一、日本企业管理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最为深刻。早在公元八世纪,儒教就以行政手段得到日本政论推行,提倡孝道,国民诵读《孝经》。进入十六世纪,儒教被定为日本官方哲学,日本兴起了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  相似文献   

20.
《政策与管理》2008,(2):71-71
华夏五千年,中国国学常盛不衰,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四顾寰宇,华夏文化乍起,华商捭阖纵横,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溯本寻源,尽在道然中,尽在古代文明中。当代企业家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易经》、《六祖坛经》、《心经》、《金刚经》,品味人生之真谛,品味万物运行之玄妙,品味事物发展之必然;再读之,可领悟至中和之妙道,可领悟道发自然之始然,可领悟潮起潮落之轮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