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本溪满族自治县被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列为农户信用评价体系试点地区,人民银行本溪市中心支行与本溪市农村信用社联合下文,依托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平台,按照大数定理模式创新农户贷款机制,应用农户信用评分结果,发放农户贷款,从而降低审核成本、提高审核效率、扩大贷款规模,最终实现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2.
李保兴 《时代金融》2014,(5):258+260
2011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点州市依托《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运用农户信用评分结果,扩大贷款规模,为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然而,三年的试点工作中存在农户信用信息真实性有待提高;信用信息系统平台亟待完善;农户信用评级不被金融机构普遍认可;信息更新难度较大;配套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层面上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上深层次的问题,导致试点工作难于推进,试点效果难于显现。  相似文献   

3.
王京 《时代金融》2014,(6Z):294-294
<正>农村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效减少农户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农户贷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仅有助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扩大对农村的信贷投入,支持农民扩大再生产,改善农民生活,而且有助于提高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杜金富,2010)。近年来,临猗县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和支持了农村经济建设。为全面了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效减少农户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农户贷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仅有助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扩大对农村的信贷投入,支持农民扩大再生产,改善农民生活,而且有助于提高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杜金富,2010)。近年来,临猗县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和支持了农村经济建设。为全面了  相似文献   

5.
<正>为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提高信贷支农工作质量,湖南省冷水江市近期采取三项措施,积极构建农村信用体系。一是先试点再推广。在冷水江市近日召开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授信会上,中连乡金湾村的30户农户被评为第一批信用农户,市农村信用社现场向其中8户授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共计61万元。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庆阳市立足区域实际,按照“政府支持、人行主导、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原则,采取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方法,组织全市农村信用社,以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农户信用评价工作,建设农户信用档案,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有力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昭通市大关县被确定为云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县,按照"政府领导、人行主导、各方参与"的创建原则,试点先行,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模式具有可推广可复制性,笔者对大关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情况进行了相关调研,作了一些思考。一、大关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现状到2013年末,大关县在辖内9个乡镇、78个行政村全面铺开信用体系建设,共为全县62359户农户建立了农户信用信息电子档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昭通市大关县被确定为云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县,按照"政府领导、人行主导、各方参与"的创建原则,试点先行,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模式具有可推广可复制性,笔者对大关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情况进行了相关调研,作了一些思考。一、大关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现状到2013年末,大关县在辖内9个乡镇、78个行政村全面铺开信用体系建设,共为全县62359户农户建立了农户信用信息电子档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人民银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做法,指出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支持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合法性、农村经济主体信用评价单一性、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制度缺失、信用激励与惩戒机制尚未发挥作用、县域普惠金融征信系统覆盖面有限等诸多问题,并从农村信用信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开发与运用、强化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和完善农村配套金融服务体系等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农村信用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防范和降低农村信用风险,有效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支持“三农”发展,人行廊坊市中心支行在三河市进行试点,2005年4月份制定和试行了农户信用积分制度并以此作为农户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效率,取得了初步效果。1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金融科技支持百色市农村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情况,总结了当前百色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农户信息采集困难、数据质量有待提高,政银对信用数据存在差异化需求,导致数据更新频率矛盾等,提出了新时期金融科技支持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按照人民银行总行的统一部署,湖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从2006年全面启动,遵循"立足县域,面向三农,因地制宜、统筹部署,试点先行,鼓励探索"的基本原则,点面结合,稳步推进,取得了成效。湖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践为确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效,湖南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农户和涉农经济组织的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评价和信息应用工作,并以农户为重点,选择常德澧县、邵阳新宁、怀化麻阳三个县  相似文献   

13.
齐齐哈尔市克山县按照"政府主导、央行推动、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探索建立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克山模式"。克山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通过健全组织保障机制、优化信用信息系统、创新信用成果应用等方式,提升了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意识,满足了农村信用主体的资金需求,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本文通过阐述克山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剖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越尧 《征信》2019,(9):50-53
农村信用体系创建工作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目前,贵溪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前期的工作中,农户信息采集工作量与力量不匹配、信用评价结果缺乏权威性、农户信用风险难把控、农户信息采集难协调、农户信用意识薄弱等问题阻碍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促进信用中介机构发展,加大农村征信宣传教育力度,建设县域信用信息平台,强化惩戒机制,促进农村信用体系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士礼 《征信》2011,(3):60-61
建立完整的农户信用信息档案,对涉农金融机构快速查询农户信息、高效快捷发放“三农”贷款至关重要.河南省郸城县积极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农户信用信息档案,对新时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立足仪征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总结有效举措,剖析存在问题,建议出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细则、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升级完善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平台,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对农村信息的征集和农户评级工作,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加大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化征信宣传教育、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发放问卷、现场调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宁夏固原市信用农户创建情况,剖析信用农户创建工作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效,掌握目前信用农户创建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信用农户创建的有效途径,进而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农村信贷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是将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需求引向正规金融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本文以南平市所辖县域为例,总结当地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探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制定信用农户评价标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剖析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肇庆县域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情况调查显示,农村信用信息采集机制的建立对缓解农户贷款难和金融支农服务有积极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采集机制不规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缺乏明确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信息采集主体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本文在此调查基础上,对农村信用信息采集机制进行了设计,并对农村信用信息采集机制的建设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浙江金融》2012,(9):80
8月3日浙江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推广"丽水模式"经验交流会在宁波召开。此次交流会是对我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推广"丽水模式"阶段性总结,有力推进了我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8月3日宁波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行全国首单资产支持票据,融资总额10亿元,为企业开拓了新的融资渠道。票据以宁波市天然气收费收益权为支持,以非公开定向方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利率低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8月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意见包括确保重点项目资金供应、支持融资平台合理资金需求、加大"支农支小"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