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1引言目前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的方法主要有:(1)以土地定级为基础,用市场交易价格等资料评估基准地价;(2)以土地定级为基础,土地收益为依据,市场交易资料为参考评估基准地价。上述方法对于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基准  相似文献   

2.
刘晔  黄晓虹 《财政研究》2022,(10):16-32
本文研究土地出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出让总量的增长刺激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因果识别后依然成立。但土地出让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和动态性,具体表现为,出让住宅用地在短期内抑制了居民消费,但廉租房与保障房的供地对消费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动态效应;工业及商服用地的出让对消费具有短期的正向刺激作用;其他用地与消费在短期内则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地方政府选择土地出让策略时应关注土地供应的动态影响,保持土地供应的长期稳定性,以此平滑居民消费预期,同时优化供地的结构,优先保障廉租房与保障房用地的供应,推进住宅租赁市场的改革,以此激发居民多层次的消费潜力。  相似文献   

3.
导向     
北京今年供地总量6500公顷《北京市2005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日前已经由北京市政府审议通过。今年北京土地供应计划为6500公顷,这是自土地市场进入公开交易以来,北京市首度制定并公布年度供地计划。据介绍,在6500公顷的供地总量中,住宅商品房用地占1750公顷、经济适用住房用地200公顷、商服用地550公顷。此外,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奥运场馆建设用地、产业园区、工矿仓储等土地供应占据较大比例,其中包括奥运用地在内的基础设施用地2300公顷、工矿仓储用地1100公顷、科教文卫体和行政办公用地达600公顷。  相似文献   

4.
戴昀 《海南金融》2013,(6):51-53,84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平衡被打破,在财政压力之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形成依赖,盲目开发有限的土地资源,对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土地财政形成原因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揭示土地财政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正负效应。最后得出,房地产市场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现行财政体制和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并提出改革土地出让制度和财政体制,建立土地出让的综合评价系统等相关改革措施,以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潇  景芃超  谭娅 《武汉金融》2023,(10):80-88
本文旨在研究土地财政、地方债务对房价的影响,并探讨土地财政对房价的作用机制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规模扩大对于新房楼盘房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土地财政和地方债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地方债的规模扩张增强了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增加财政收入的动机,强化了土地财政对新房楼盘房价的推动作用;土地财政对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和不同物业类型的新房楼盘房价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以及推动房地产市场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整体来看,2005年北京土地供应非常不足。第一,土地供给面积同比大幅下降,前10个月,北京供应住宅用地仅为572公顷,规划建筑面积8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第二,相对市场开发需求及购房需求而言,远远不足。前10个月,住宅土地供给建筑面积为832万平方米,而同期的住宅新开工面积及销售面积分别为1265.53万平方米和2138.68万平方米。如果以市  相似文献   

7.
在分税制框架下,政府行为目标主要表现为缓解财政约束、促进经济增长,而房地产业的发展正契合了地方政府的目标。这种契合体现在财税体制的变迁奠定房地产业在地方政府财源中的重要地位,房地产业提供较高的预期收益激励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市场需求旺盛以及地方财政支出扩张决定房地产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需要从财税体制、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三个方面加以调节。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相关税收保持高速增长,房地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甚至成为部分地方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伴随房地产市场繁荣而出现的房价上扬、地方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业依赖增强等问题,将对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财政稳定增收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从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两个方面考察了土地财政的体制成因:财政分权下的预算约束和政治集权下的升迁锦标赛激励模式使地方政府日益依赖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却因推高房价、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失衡、土地违法案件频现和强制拆迁威胁执政基础等原因饱受诟病,建议从改善政绩考核体系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两方面来治理土地财政。  相似文献   

10.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高度倚重土地及相关产业租税费收入的一种财政模式。“土地财政”的历史并不久远,它是伴随我国财税制度改革、土地使用有偿化改革、住房商品化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行以及近10年来房地产业迅猛发展而逐步跃人人们视野并成为各方持续关注焦点的。  相似文献   

11.
数据     
《证券导刊》2011,(41):9-9
10月全国住宅用地成交不足去年同期六成 中国指数研究院11月2日发布土地市场交易数据显示,10月全国住宅类用地供应和成交继续减少,成交量不足去年同期的六成。四季度是土地市场年度供应的高峰期,通常地方政府为完成年度供应计划,会集中在年末放量。10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促进房价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12.
从2003年以来中国的房价一直处于快速上涨趋势中,而且根据房价一收入比等指标可以断定,部分地区的房价已经偏高,并且积聚了大量价格泡沫。推动地价、房价持续上升并最终形成房地产泡沫的内在动力是地方政府得自批租商业用地的财政利益。为增加其土地收益,地方政府不仅有激励在土地供给侧极力抬升地价,还有动力在房产需求侧积极推涨房价。结果,房地产泡沫就在这一利益的驱动下生长起来了。根据我们的分析,促使地方政府极力提高地价的深层原因在于现存的商业用地批租制度,它和土地出让的"招拍挂"机制一起构成了诱发价格泡沫的微观基础。因此,降低房价、治理房地产泡沫也应从改革这一制度安排入手,从源头上割断地方政府基于土地财政利益而推动地价、房价上涨的利益链条。  相似文献   

13.
冯田田 《新理财》2023,(8):39-40
<正>由于房地产业持续下滑,唱衰土地财政与培植新财源的声音愈演愈烈,股权财政就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突然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目前,有关股权财政的争论主要在于它能不能成为土地财政的替代品这一焦点问题上:一部分人认为,成功探索股权投资运营模式的地方政府可以获得可观的财政收入,股权财政大有可为;另一部分人认为,就目前股权财政与土地财政的体量来看,以股权财政代替土地财政的观点属于“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因子增广向量的自回归模型(FAVAR)体系,选择涵盖了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土地政策三方面因素共计156个变量指标,对我国住宅价格指数影响进行了多视角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住宅价格指数受信贷、利率、土地三方面政策调控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均存在着滞后效应。减少信贷供给特别是房地产业的信贷供给,能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提高利率能紧缩流动性从而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而这种效果会在滞后三期、四期中体现;土地量价齐升是导致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因子增广向量的自回归模型体系,选择涵盖了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土地政策三方面因素共计156个变量指标,对我国住宅价格指数影响进行了多视觉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住宅价格指数受信贷、利率、土地三方面政策调控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均存在着滞后效应;减少信贷供给特别是房地产业的信贷供给,能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提高利率能紧缩流动性从而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而这种效果会在滞后三期、四期中体现;土地量价齐升是导致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土地财政”:困局的破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土地使用权和住房产权制度的变迁,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形成了在地方政府主导下以土地资本化和房地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格局,产生了所谓的"土地财政"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土地财政"不是单纯的"财政问题";但是,财税领域的有效制度供给不足又确实是土地生财格局失衡及"土地财政"屡遭诟病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分析"土地财政"伴随的畸重畸轻格局与引发的问题切入,分析财政制度供给不足的相关情况,提出应规范土地生财机制的命题,强调需要优化土地收入结构,通过制度建设和综合施治,改造土地出让收入机制并加强相关的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深化相关财税改革(包括在不动产保有环节征收房地产税等),使地方"土地生财"机制长期可持续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18.
闫富雄 《财会学习》2016,(20):61-62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集"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于一身,财政分权形成了财权上收、事权下放、地方财政收支存在巨大缺口的事实;政治集权又促成了各地方官员的"晋升竞标赛",进而促成了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来弥补财政并实现晋升的执政理念,这进一步扩大了土地财政规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一个包含金融加速器的新凯恩斯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土地财政和政府隐性担保融资机制,借此考察在土地财政体制下土地价格的波动特征、驱动因素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同时使用2004Q1到2016Q1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贝叶斯估计。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土地需求冲击、土地供给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是驱动中国土地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货币政策冲击和土地供给冲击是引起短期土地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土地需求冲击在长期中驱动了土地价格波动。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土地财政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放大效应,正向的土地需求冲击将推高土地价格,并通过抵押约束机制引起宏观经济波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将放大该效应,并进一步对土地价格形成正向反馈,从而引起宏观经济更大的波动;在土地财政体制下,正向的土地供给冲击有助于抑制土地价格上涨,并减少宏观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20.
白景明 《广东财政》2001,(11):18-18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义务教育资金紧张状况大致有三类:一是义务教育现有规模所需要经费尚能供给,但可预见的规模扩张所需经费供给能力不足。二是地方财政不能按已经承诺的义务教育支出标准支付义务教育经费。比如教师工资发放未达标。再比如中小学教育设施低于当地一般水平。三是地方财政根本无力确保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没有资金建设校舍,招收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