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留守儿童普遍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笔者概述了我国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关于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实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规模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健康、犯罪防治与被害预防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父母外出的影响。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留守儿童福利政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留守儿童父母的就业机会、留守儿童居住条件及留守儿童受教育机会。建议:建立大数据平台提升留守儿童福利优势;利用大数据构建以家庭为单位的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地区的留守儿童提供精准的对应服务;以科技为手段提供便捷高效的报告产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报告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全国妇联最近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O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已达到9683万。他们普遍面临亲情缺失、平等教育等多方面问题。其中,有近205.7万留守儿童处于独届状态。流动儿童在个别省份非常集中。北京每10个儿童中就有3个是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反应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成因进行探讨,从政府、家庭、社会的角色定位,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华平 《投资与合作》2010,(9):59-59,61
留守儿童主要指农民进城务工后留守在农村的未成年子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留守儿童数最庞大,问题众多,普遍缺乏家庭温暖,缺少社会关注,是亟需施以援助的特殊群体。社会和学校应该通过足够的关注、充分的研究和适宜的教育,用“特别的爱”温暖这个特殊群体,让留守儿童在爱的阳光中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6.
徐玲 《中国外资》2012,(10):272
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留守儿童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所以,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将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留守儿童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所以,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将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祖祺裕 《中国外资》2013,(8):267-267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农村的绝大多数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然而这些农民工的子女们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而留在了农村读书。近几年来,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现。然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涉及到一系列问题,其中教育问题尤为重要,这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做了相应研究,以减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压力,帮助农民工解决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及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5800万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但不是问题群体。目前,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陛孤儿”,默默地担承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代价。他们的背后是教育公平、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农民工与留守儿童是翘翘板的两头,一边是“流动”,另一边是“留守”,如何保持两端的平衡?无疑是制度公平和社会温情的一块试金石。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父母监护的缺失和委托监护人监管的缺位,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完善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申璐涵 《中国外资》2011,(14):277-277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父母监护的缺失和委托监护人监管的缺位,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完善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探讨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蚌埠市周边县市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情感教育、学习成效、心理健康和品德教育四个方面。据此,本文从家庭、监护人、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不断增长.这些父母缺位的留守儿童意外伤害风险较非留守儿童显著增加.笔者从保险学的角度,分析留守儿童意外伤害风险,测算其额外风险保费,构建一种留守儿童意外伤害保险机制,形成一个以政府、学校、社区、保险公司为主的留守儿童意外伤害风险防范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越来越突出,怎样在城市建设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中寻求一个平衡点,已经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从委托监护入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的养老模式相比,居家养老模式融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势适合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但是现在农村以青年人为主体的人口迁移,流动现象以及老人要抚养留守儿童问题给居家养老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接下来本文以亳州市利辛县为例探讨农村居家养老的困境和出路。  相似文献   

16.
邓爽  王厉纯 《中国城市金融》2011,(5):I0001-I0001
近日,重庆市分行团委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在全国关注留守儿童周组织青年爱心行动小组在武隆县土坎镇小学开展了“大手牵小手爱心伴成长”关注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工行青年为当地158名农村留守儿童送上书包、书籍、字典、棉被、糖果等慰问品,并与孩子们一起渡过了开心的一天。  相似文献   

17.
游春 《中国保险》2010,(10):44-46
背景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推动了整个中国处于贫困阶层的农民大举进军城市务工,寻求发展。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绝大部分农民不得不把其子女留在出生地,在当地农村成长上学,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时代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显得日益重要.在农村留守义务教育学生关爱服务体系构建中,关爱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农村社区工作、农民工家庭生活的改善,都离不开强大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普惠金融可以凭借其对弱势群体、贫困群体的金融支持优势,帮助农村留守义务教育学生留住“爸爸妈妈”、“有一所像家的学校”、“有一群好亲戚”甚至“陪爸爸妈妈进城安家”.  相似文献   

19.
刘林 《金卡工程》2010,14(7):314-3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为我国经济与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由于各种限制,数以千万计的进城农民工子女无法随父母入城而留守在了农村,由此出现的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未来关系到青年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本文从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的原因、现状等方面对此作一个分析,力求能对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长期缺乏亲情和亲子互动的关怀,影响了农村留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行为习惯的形成,致使其产生行为失范、社会交往不力、情绪不稳、学习困难等多种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这与农村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的关注以及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应重视家庭教育,强化学校教育,整合社会教育,注重针对留守学生的法律知识宣传和教育,以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