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绩效高低是公司治理效应好坏的重要标准,同时绩效的波动性也是一个重要维度.本文突破仅从公司绩效水平角度考察董事会规模治理效应的局限,研究了董事会规模与绩效波动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和影响途径.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7年数据的分析发现,较大规模的董事会能够缩小公司绩效的波动程度;董事会规模对绩效波动性的影响机制主要是大型董事会成员间的沟通协调问题,而董事之间的搭便车问题难以对此做出解释;从影响途径而言,较大规模的董事会通过减少经营性应计、非经常性损益和经营性操控应计的波动而间接减少业绩的波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董事会会议是一种企业的被动行为,高频率的董事会会议可能是对公司业绩下滑的一种反应.虽然提倡两职分离,但是两职分离能否提高公司绩效仍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3.
董事会规模、稳定性与公司绩效:理论与经验分析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董事会作为代表公司行使其法人财产权的必要会议体机关 ,处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规范和经验分析共同表明 ,董事会的专有特征会对其职能的行使发挥作用 ,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我们的经验分析证实了“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指标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和“公司以前年度的绩效水平越好 ,董事会的稳定性越强”这两个理论假设。与此同时 ,“治理改善”和“跳船效应”假设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都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董事会会议是一种企业的被动行为,高频率的董事会会议可能是对公司业绩下滑的一种反应。虽然提倡两职分离,但是两职分离能否提高公司绩效仍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5.
崔渭  王宗军 《当代经济》2007,(23):170-171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董事会构成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董事会内部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权合一与公司绩效关系的问题,并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对于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所处的中心地位,提高董事会的质量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任务,也是影响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借鉴已有的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我国创业板上市的153家公司的2010年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董事会规模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部董事与公司绩效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中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是解决代理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大部分研究的重点都放在如何建立或改善激励机制,或者研究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然而公司治理中的治理机制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相互作用,对公司的绩效产生影响。本文将董事会监督和总经理激励相结合构建模型,回归研究两者结合对企业绩效的综合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董事会监督与总经理激励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会董事前三名薪酬与企业绩效并不显著,而董事会会议是显著的;总经理薪酬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总经理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不相关;董事会监督与总经理激励是同方向变化,共同对企业绩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淑红 《当代经济》2009,(15):148-149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规模主要集中在7人制、9人制、11人制上,通常会随着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大而增加.统计分析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之间无确定性关系.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比例并不高,统计研究结果证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的分离有利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会成员持股数量低、年度报酬低,董事更多地是一种名誉性的职务,服务全体股东的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9.
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角度看,家族企业似乎应该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道路。通过对代表家族企业较高发展阶段的家族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及其与公司绩效关系的进行探讨和研究,可以为发展中的家族企业的变革和治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绩效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董事会特征主要包括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构成、董事会会议频率和董事会领导结构。迄今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小规模董事会的作用,却无法确定外部董事是否能提高公司的绩效。董事会会议是一种企业的被动行为,高频率的董事会会议可能是对公司业绩下滑的一种反应。虽然许多团体大力提倡两职分离,但是两职分离能否提高公司绩效仍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11.
郭葆春 《财经科学》2008,(3):117-124
本文通过对2003-2006年四年期间我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CFD变更的原因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从公司业绩、董事会特征,以及CFO特征分析CFO变更的研究框架.影响CFO变更的因素包括:公司业绩、董事会开会次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CEOO变更、审计意见类型、CFO年龄、CFO持股数,以及CFO任职期限.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在董事会机构、董事会会议、独立董事、董事会外部制约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解决的对策是: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改变大股东完全控制董事会的局面;加强独立董事制度建设,营造独立董事充分行权的环境;加强对董事的违规处罚力度,强化董事的诚信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董事会考评机制.对于董事会的考核可以从两方面去进行:一方面是对董事会的整体考评,另一方面是对董事个人的考核.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考核评估方法,由非投资相关者专门针对董事会进行考核评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沪市及深市公布的中国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的董事会作为研究对象,借助SPSS统计软件,分析上市公司董事会五个特征(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构成,董事持股比例,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及董事薪酬)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五项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这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还未能通过优化董事会特征来提高董事会效率进而提高公司业绩,上市公司治理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文章提出了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优化薪酬制度、提高董事会会议效率和质量、建立健全董事任用和业绩评估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绩效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洪  张德明 《经济管理》2006,(18):21-26
公司治理水平是公司绩效的关键驱动因素,而独立董事对于完善公司治理并提升治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分析(GRA)模型对独立董事参与公司治理的诸因素与公司绩效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独立董事参与公司治理的四个影响因素中,影响公司绩效最重要的因素是独立董事的报酬,最弱是独立董事的职业背景。这为监管机构改进对独立董事认知的规定和构建科学有效的独立董事治理机制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我国面临资本"出海"契机。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企业多个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建立考察各年的综合得分方程,通过差值分析表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前后几年的绩效做出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大量并购并未如预期所想为企业创造价值,反而使经营绩效呈急速下降趋势,因此得出我国企业对跨国并购应持谨慎态度的启示,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内学术界关于董事会治理绩效的研究,虽然涌现了不少的实证文献,研究的结论却不够稳定。在对国内外主要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国内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董事会治理绩效研究的基本思路,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业产业结构与绩效--基于对应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志霖  闫冰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2):87-92,112
传统的SCP研究范式利用利润(市场力)指标作为因变量,产业的市场结构作为自变量,通过多元统计回归方法以探寻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这种分析方法受到指标选取和跨部门数据的困扰,结果往往不稳定.本文利用多绩效指标综合反映产业绩效特征,采用对应分析方法,使之能够客观的反映目前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工业产业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8.
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为主要目标,即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近年来政府收入增加很快,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然而由于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尽合理,还存在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通过建立微分方程组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进行实证分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我国公共支出的绩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转型时期的经济增长之谜,现有研究分别基于社会关系和分权制度进行探讨。本文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将社会关系和正式制度微观化为企业的关系资本和制度资本,并进一步把关系资本细分为商业关系资本和政治关系资本,从而将宏观制度环境纳入到微观企业绩效的分析框架中。实证研究采用基于残差正态分布的有序选择模型对东北地区313家企业进行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商业关系资本与绩效水平和绩效增长均显著正相关;政治关系资本与绩效增长呈倒U型曲线关系;制度资本与绩效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而其与商业关系资本的综合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水平,促进绩效增长。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中小板公司治理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珍 《经济问题》2012,(1):95-99
根据中小板公司治理与绩效关系的特征和现有研究的缺陷,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治理特征对其绩效影响的差异,并提出完善中小板公司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