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众所周知,企业对人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由工业初始阶段的工具人到泰罗时代的经济人,由80年代后的社会人到当前的决策人——伴随着对人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企业对人的作用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成功企业甚至把选人、用人、发挥人的创造精神作为企业的根本。引发了企业人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在这场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竞争的浪潮中,我国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先后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组织分配的用人模式,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和中高级管理人员聘任制,对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几年来的实践表明,由于从上到下观念更新不彻底,考察、测评制度欠完善,聘任制的理想并没有完全实现:一方面,高级管理人员行政级别的影子清晰可见;另一方面,中层管理人员的考、测评、聘任不少是走形式,远不能适应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这句谚语点明了员工职业规划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议论爱情     
几乎没有哪个女人不喜欢听“我爱你”三个字。然而,有的女人却是这般矛盾:既爱听“我爱你”,又怕听“我爱你”。爱听的是他心灵的呢喃,重复一千遍也醉心;怕听的是他嘴唇上的呓语,即使只一遍也惊恐——爱已转移,或已消亡,剩下的仅有欺骗。 女人呀,你能轻心吗?  相似文献   

4.
黎少芬  唐婷 《新经济》2013,(27):66-67
作为“你身边的轮子”,无论你在哪里,步行几分钟就能开上你想要的车。这是2000年创立的一家以“汽车分享”为理念的美国最大网上租车公司Zipcar一直强调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召集的会议上所作的讲演《为人民服务》中的两段话。毛泽东和一些“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老一辈革命家,正是体现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道德情操,为后人留下了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赵立辉 《经济视角》2008,(11):29-33
工厂应如何建,建在何处才能既不影响居民生活,又能安全、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居民楼应怎样建,盖在哪里才能既美观又实用?什么地方应该建飞机场?哪里需要建火车站?哪儿建公园?哪儿建草地?……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专业的科研单位统筹设计、科学规划。作为吉林省内唯一一家省级规划单位,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载着全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和其他各国,环境哲学像一轮旭日,在日益深重的环境危机中喷薄而出。这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环境哲学概述“哲学”是一个外来词,其英文为philosophy。它由“philo”和“sophy”这两个词根组成,前者的意思是“爱”,后者的意思是“智慧”,连起来说,哲学是一门爱智之学。这是西方的传统。中国哲学则特别重视情感的陶冶。“爱智”二字,按中国的传统来理解,环境哲学就是“爱”与“智”相结合的学问。智慧具有的力量,需要爱的热情来激发。很多环境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我们不聪明,而是因为我们对环境缺乏爱心、感情淡漠。所以环境哲学…  相似文献   

8.
来香港后,虽然任务繁重,但对你的情况仍不放心。自我检查后,觉得这几年和你沟通少,谈的都是你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客观原因是你我都忙,主观原因是没注意我们之间沟通的重要性。我想利用边角或休息时间写信给你,用笔谈的方式会比较冷静,但我也不想很正式,只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还是自然感情的随意流露,未必就逻辑性、说理性很强,一次谈不完,下次接着再谈。  相似文献   

9.
如今,人们纷纷从内地奔向沿海,从乡村涌进城市,要寻找发财的机会,可谁能想到,王碧光却在粤北深山里整整呆T26年,呆成了“菇王”,呆成了富翁,并带领当地6000多农户种值食用菌,脱离了贫困。 深山结婚,拖拉机当轿接新娘 王碧光1950年出生于广东普宁仙洞乡农村,1970年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只得回乡当了农民。他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想学点技术,但学什么,又向谁学呢?  相似文献   

10.
符康 《财富时代》2004,(8):76-77
也许你现在已经挣了一些钱在手上,比如,5万?10万?15万……甚至可能你已经有30万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在十多年前,你会很满意了,认为这就够你一辈子衣食不愁了,你大可什么都不干,坐享清福。但现在的情况完全变了。时代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就像以前人们爱说的那句老话一样:“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的确是“滚滚向前”,今天,我们已经“滚”进了财富时代!  相似文献   

11.
赵振华 《经济月刊》2014,(12):10-10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比较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资增长率降低了。保持适度的投资增速是必要的,问题是谁来投,投向哪?资金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一个是政府。社会投资由投资主体自主抉择,哪里赚钱他们就投到哪里去。那么政府资金该投向哪儿?从短期来看,  相似文献   

12.
杨光超 《商周刊》2011,(25):81-81
“这大街上来来往往的红男绿女/从不忘带出门的是面无表情……公园就要拆去别拆去记忆/何不用歌声摘录下你的日记/如果你不爱唱歌也没关系/就让第一道阳光把你的耳朵叫醒……”这是歌曲《把耳朵叫醒》中的歌词,对于音乐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把自己的耳朵叫醒,用心去体会,对于旅游,又何尝不是?  相似文献   

13.
田甜 《经济月刊》2014,(4):106-106
“不勇敢迈出去,你永远不知道你能走到哪儿去。我要感谢那个时候的情境让我走投无路。”作出如此感慨的是大清盛世红木董事长姜浩。一场金融危机,让姜浩由富商巨贾沦落到狼狈负债。然而在商海中十几年的摸爬滚打让他知道永远不能说放弃。于是他选择了东阳,选择在红木家具产业重新站起。结果正如姜浩坚信的那样,岁月的风蚀打磨终究带来了回报。  相似文献   

14.
《经济》2014,(12)
正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比较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资增长率降低了。保持适度的投资增速是必要的,问题是谁来投,投向哪?资金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一个是政府。社会投资由投资主体自主抉择,哪里赚钱他们就投到哪里去。那么政府资金该投向哪儿?从短期来看,笔者认为有  相似文献   

15.
他经常穿着一身工作服,赤道的阳光把他的面庞晒得黝黑。话不多,爱思索,是一位实干家。从他那朴实憨厚的形象中,你寻找不出一丝一毫的传奇色彩,似乎很难与神话中呼风唤雨的龙公相联系。然而,从他那奇迹般寻水的业绩中,你又会发出由衷的赞叹:“龙公”真是名不虚传!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找到了水源。清水琮琮绕旱城哈尔格萨是索马里北部重镇。多少年来,当地居民盼水、思水,祈求水;又受尽了多少干旱带来的痛苦与煎熬。殖民时代,殖民当局找了三十多年的水,钻了三十多眼井孔,但始终没能找到水源。1960年索马里独立后,又有不少外国专家应邀前来勘探,而结  相似文献   

16.
《商周刊》2014,(9):97-97
今天的中国,无论你走到哪里,几乎都能看见“奢华”这两个字。每一本时尚生活杂志,都在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有关奢华的故事,每一个商品广告,都试图让你感到它是要卖的商品有多奢华。于是房子是奢华的,车子是奢华的,大衣是奢华的,手表是奢华的,皮鞋也是奢华的,就连内裤也可以很奢华,乃至于我刚刚吃过的涮羊肉,也标榜自己的用料十分奢华。  相似文献   

17.
在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时候。你的眼睛是最“辛苦”的。所以。无论笔记本电脑的配置有多高、性能有多好。没有一块感觉舒适的液晶显示屏,对你自己来说就是找罪受。当然谁也不愿意被折磨。既然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如此重要,那么挑选一块具有舒适显示效果的液晶显示屏就成为了选购笔记本电脑的重中之重了。  相似文献   

18.
以下讨论的是与亚洲8个国家(地区)的经理们价格谈判的例子。 日本 日本人很爱面子。当他们对您的建议没有及时反应时,这是他们在故意含糊其词,以便不对一些具体行为作出承诺。他们还会打着政府的招牌,作为拖延的一个方便借口。 支配着日本人“真我”和“公我”的社会准则,像礼貌之类的规矩迫使他们暴露出来的仅仅是他们愿意取悦你。因为日本人不愿、也很少径直地说“不”。外国人可能会误解他们的意思。当他们对  相似文献   

19.
对美国“新经济”的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3  
“新经济”(NewEconomy)概念 ,在美国兴起 ,随后迅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与使用。在中国 ,“新经济”一词也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起来。本文通过赴美考察 ,探讨究竟什么是“新经济”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新经济”概念在美国提出时的宏观大背景 ;第二部分探讨美国不同业界对“新经济”的不同理解和看法 ;第三部分探讨当前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的“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胡永超 《经济》2004,(7):12-12
阿东见我说:我对个别上海人充满着一种别样的“阶级仇恨”!我说都啥年代啦,哪还有什么阶级仇恨啊?再说了,不就是人家上海人比你过得好点儿吗,仇恨个啥呀?阿东说你不懂,我不是嫉妒他们过得好,而是气愤他们的“话语霸权”。这就是阿东给我讲的原因。阿东在“五一”期间去了一趟上海,看望在沪求学的女朋友。国家规定,大学生凭学生证乘火车可以享受半价优惠,郑州到上海有一段距离,为了省钱,阿东不知道从哪里办了一个假学生证,结果,去车站买票时全价84元只花了42元。不管省多省少,总算是省了几十元,在火车上阿东还在心里盘算着:去时省42元,回来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