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商业欺诈成因的经济学剖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经济领域中各种商业欺诈行为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而受到普遍关注。商业欺诈行为的泛滥一方面反映了经营主体的道德沦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有市场经济存在的诸多制度缺陷。当有道德缺失的经济主体发现利用信息蒙蔽进行商业欺诈有利可图,并得不到现有制度的有效惩罚,就会铤而走险,并因示范效应而引发更多的类似行为。通过从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制度经济学等诸多角度,对商业欺诈的成因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从伦理德性及制度理性两方面结合找到治理商业欺诈的综合有效的良策。  相似文献   

2.
王腾 《中国海关》2011,(6):42-43
受欧债危机的困扰,希腊等国部分企业在与国外进行交易时,违约欺诈行为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3.
论商业欺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欺诈是指商法人、商自然人在买卖过程中以欺诈手段牟取暴利的一种违法行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它是大量存在的必然现象。必然性不等于合理性和合法性,要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其存在的形式,揭示其产生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和打击。  相似文献   

4.
王赛芝 《商业时代》2007,(22):58-60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伴随商品经济而产生的社会现象,在我国的某些领域已成为企业运行的"潜规则",甚至愈演愈烈,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本文在介绍商业贿赂行为的基础上,重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商业欺诈可以被界定为商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商业欺诈行为的泛滥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普遍性的道德沦丧,更不能归结为市场经济的必然,而是现有市场经济存在的信息保障制度供给不足、产权制度供给不足、法律保障制度供给不足等制度缺陷,导致商家发现选择商业欺诈的行为有利可图,一旦这种损人利己的商业欺诈行为得不到现有制度的惩罚或惩罚不够,就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引发更多的商人不讲诚信,从而使道德进一步滑坡。  相似文献   

6.
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它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国家计委颁布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价格欺诈行为分为标价欺诈行为和价格欺诈手段,判断一种行为是不是价格欺诈,关键是看商家是否采用了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  相似文献   

7.
欺诈行为的存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本文就商业欺诈行为的内涵、类型及我国商业欺诈法律体系的构建做一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9.
10.
在今年的反价格欺诈专项治理工作中,射洪县物价局按照中央、省、市价格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对经营行业中的价格行为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对我县价格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谈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束忠兵 《商业研究》1999,(9):115-117
消费心理促成商业欺诈的实现,而信息不对称是商业欺诈的根源。消费者免受欺诈的最佳决策点是边际利润为零点.  相似文献   

12.
现代商业欺诈主要体现为广告欺诈、质量欺诈、价格欺诈、服务欺诈和合同欺诈,商业欺诈的生成原因主要体现在信用监督与信息机制不完善、有效的产权制度不明晰、反欺诈手段不强劲和交易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3.
商业贿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宗旨相违背,对经济发展有诸多消极作用,但由于其多样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不易治理,在我国大有泛滥之势.本文从法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社会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工具,论述了商业贿赂的成因,并以此提出法律制度等方面的防治商业贿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商业贿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宗旨相违背,对经济发展有诸多消极作用,但由于其多样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不易治理,在我国大有泛滥之势。本文从法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社会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工具,论述了商业贿赂的成因,并以此提出法律制度等方面的防治商业贿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许多商家见利忘义,商业欺诈花样百出,无处不在,堵不胜堵,防不胜防,稍不留意即会上当受骗,那么,作为消费者,怎样才能避免商业欺诈呢?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对去年以来出现的所谓“消费储值”、“消费计点”行为对比 80年代末期 90年代初期曾经风靡一时的“还本销售”等商业欺诈行为进行理论分析 ,讨论其发生、形成、演化的背景、原因、模式和机制。同时对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进行分析。最后 ,本文也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道德还是规则:美国财务欺诈的经济学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一批世界著名大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陷入假账丑闻的陷阱为背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公司造假手段的分析,认为其根本原因:首先是在"他律"上产生问题,即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存在"缺陷";其次是"法律的真空",使公司无限放大利己动机,以致"道德缺失".  相似文献   

18.
吉林中方洗染集团是一个自称全国加盟店超过千家的洗衣连锁巨头,新中方环保洗染公司是其开展加盟业务的下属公司。近年来,他们通过加盟连锁这一经营模式推锁其生产的伪劣产品,致使许多加盟店主受到损失。  相似文献   

19.
王昕 《现代商业》2007,(21):150-151
国际许可贸易中的限制性商业条款和做法对我国技术引进人设置了诸多限制,也因此造成了许多纠纷.本文对限制性商业做法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法律分析,并提出了交易过程中反欺诈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我国技术引进人争取更多利益.  相似文献   

20.
简文 《商业时代》2006,(9):50-50
3月15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央视3·15晚会现场正式开通了“中国反商业欺诈信息门户网站”。全国整规办主任、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介绍说,商业欺诈的危害很大,是各国政府打击的重点。为了帮助社会公众主动远离形形色色的商业欺诈,推动国务院部署的“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工作的深入,全国整规办和商务部在各部门的支持下,筹建了“中国反商业欺诈信息门户”网站。中国反商业欺诈网(http://www.antifraud.gov.cn)主要提供如下服务:一是宣传国家打击商业欺诈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是归集、整合和公开政府部门、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