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利率风险对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和净市场价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小商业银行形成了极大冲击。本文针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分析了利率市场化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识别、表内表外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并提出了加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济资本是一种全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引入经济资本管理可以改变传统的风险管理理念,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中小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在认识经济资本这一全新的风险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研究了经济资本管理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经济资本在中小商业银行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地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商》2015,(9)
认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不断改革,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往往在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众多不足之处。本文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妍雪 《消费导刊》2009,(11):36-38
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是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是否愿意承担风险、是否能够妥善管理风险,将决定商业银行的盈亏和生死,我国商业银行业风险管理情况直接关系着我国银行体系甚至整个金融体系与经济秩序的稳定。本文通过对巴塞尔协议对风险测量等监管要求及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管理要求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发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对银行自身战略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中小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也不相同,通过对比建设银行与晋中银行在供应链融资产品体系、服务客户、信息技术、风险管理方面的发展情况,发现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水平落,风险管理构架不完善等问题。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要加快发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应丰富产品,创新业务模式,加大投入,发展信息技术,完善体系,提升风险管理。实现传统融资业务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良好互动,为开展供应链融资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钱丽霞 《商业时代》2008,(11):76-77
外资商业银行全面进入我国以来,外贸商业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空前激烈。本文从风险管理流程的角度,对美国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管理流程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现状和基础条件,通过授信风险管理流程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模式再造,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窦玉龙 《商》2013,(13):172-172,162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不断改革,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往往在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众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总结已有的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理论、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和流动性风险度量方法,全面总结已有理论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于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方中小商业银行已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通过论述我国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优势和劣势进行,从而提出我国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风险管理是世界金融行业面临的难题,商业银行由于其经营货币的特殊性使得其在风险管理上有显著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改革,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主要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特点与类型,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并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次贷危机之后,中国银监会迅速出台了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监管新规,并要求中国银行业自2013年起全面实施。实施监管新规是指银行业按照新的监管指引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架构、计量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监管要求。由于中小商业银行在技术、人才及资本等方面的劣势,实施监管新规对中小商业银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小商业银行实施监管新规的路径、遇到的挑战以及实施策略,以期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顺利实施监管新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婷婷 《商业研究》2020,(1):95-102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逐渐从传统信用拆借演变为类信贷业务,一些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实施监管套利、风险资产出表,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原有货币政策传导体系形成干扰,甚至改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渠道。使用25家A股上市银行2008-2018年数据,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同业业务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理论上,同业业务能够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和强化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上述影响并同时对于不同银行伴有异质性。实证结论验证了理论推演的假设:同业业务发展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并对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具有强化作用;同业业务对大型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影响有限,但对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表现了较强的正相关性。分析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中小银行对货币宽松与否更为敏感,其同业业务发展程度与货币宽松情况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监管政策应当更加关注银行体系分层结构下的同业业务发展引导,尤其是对于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应当逐步引导同业业务占比较高银行压缩同业资产,鼓励商业银行业务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越来越多,而中小型商业银行的迅速发展也造成了一些风险问题。烟台银行做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2008年到2012年屡次出现管理层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的操作风险大案。主要原因在于烟台银行没有将操作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岗位设置缺乏制约;没有严格的管理和执行制度,缺乏对交易的审核和披露等。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应加快提高银行对操作风险防控的意识,完善银行的内控管理;加强公司治理,审批负责人互相牵制;加大操作风险的科技投入,加快落实重要岗位轮岗制度,增强社会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中小银行与大银行实力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即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与贷款利率下限,为中小银行提出了针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策略选择:充分利用价格手段积极竞争,在短期以量补价,拓展有自身特色的中间业务;在长期逐步转型,紧紧抓住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与非正规金融逐利;提前建设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贷款获取难的原因主要是大型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支持动力,以及中小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的力度有限。支持中小企业贷款,银行监管方面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优先安排对中小企业贷款,为中小企业贷款制订差异化监管政策体系,采取贷款税收优惠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二战结束后,日本利率政策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史变革,每个阶段都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商业银行在前两个阶段中经历了风险酝酿和危机爆发后,于第二个阶段末开始加强风险管理,使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得以提升。我国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相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日本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到产品同质化、市场利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甚至形成了恶性竞争,带来了产权结构不合理、抢夺人才与客源、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了我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不足。无论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外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都应看到商业银行间的利益共谋将成为必然趋势,应建立银行间战略联盟,联合规范账户管理,共同开发技术与服务创新,增强商业银行间信息交流,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优势互补,最大程度的获取利益。  相似文献   

17.
小额贷款公司相对商业银行而言,资金来源渠道较窄。而商业银行相对小额贷款公司而言,贷款条件较苛刻,独立经营小额贷款成本较高。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在相互竞争的环境下更好地合作发展小额贷款业务,建立小额贷款批发机制,创新以外包零售业务方式、以资源共享为主和以技术输出为主的双赢的合作模式,为中小企业和"三农"提供更多贷款。  相似文献   

18.
为了精确探索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路径,本文建立资本监管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动机、优化风险承担决策和预防风险承担后果这一新的研究框架。另外,本文以中国97家商业银行微观数据为样本,建立SD资本风险内生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证实本文结论突破了以往将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简单概括为有效或者无效,使得政策启示更加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理论依据,通过笔者对外资中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管理框架和管理内容两方面出发,分析银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根据国际金融银行业的现行状况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依据,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完善外资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used data from 2009 to 2017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EPU) on the liability sid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in EPU leads commercial bank customers to shift from term to demand deposits, which shortens deposit maturity and triggers commercial banks' liquidity-hoarding behavior. Our research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motives and strategies behind commercial banks' liquidity hoarding and offers implications for risk management, monetary policy, and systemic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