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会馆是明清以来北京、贵州等地出现的一种社会机构,是当时乡绅和绅商发挥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影响的重要平台,并因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地方之不同而功能性质各异且在不断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2.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关注和发展的重点。在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应突出和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将其与旅游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在审美、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旅游价值。本文以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环渤海地区为例,分析了如何通过依托型、展示体验型、整合型、主题型等有形化方式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不仅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亟待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与旅游业实施联动开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手段,再通过旅游收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实现两种产业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遗产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是一类特殊的文化遗产。由于红色旅游的无序开发和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我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不佳。红色文化遗产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可以考虑通过申报世界遗产来实现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井冈山红色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从长远看,可以通过申遗来实现对井冈山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在16世纪中国产生市场经济萌芽的条件下,工商会馆的神灵崇拜便被打上了深深的市场烙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和表现出世俗性的倾向,它反映了工商会馆功能的演变和社会转型时期商人心态的微妙变化,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明清社会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在分析餐饮、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文化为魂、餐饮为本、旅游为媒,三者间相互融合,可满足餐饮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高水平推动餐饮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文章以山西会馆为例,阐述会馆餐饮与文化、旅游相融合的具体内容,提出会馆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深度挖掘融合三大产业要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人为纲,统领三大产业的融合;做好营销,打造产业融合品牌。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智力创作成果,涉及很多知识产权或无形财产,价值不菲,具有比普通文化遗产更高更多的含金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文化竞争力,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利用过程中,将其智力成果和无形财产纳入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来,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国家、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下,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变异甚至消失。应该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旅游价值,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对其旅游开发时,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评估,要注重传承人的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要发挥行政保护作用,建立健全法规和各部门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遗产问题的根本看法,其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我们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的当代意义,发挥其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的内涵,推进和谐文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在旅游大众化发展的当下,文化遗产已然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受到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的普遍重视和大规模开发利用.2004年“高句丽王城王陵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吉林省集安市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也凸现出来.本文根据申遗成功后集安市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之间所表现出来的诸多互利关系,论证了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并得出促进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双赢互利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概述了全球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沿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其次,论述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法律保护的现状;最后,论述了北京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实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护文化遗产对促进福建经济和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省文化遗产投入力度严重不足,影响我省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首先探讨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并在分析福建省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基础上,借鉴国外政府财政支持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和引入市场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传统戏剧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传统戏剧文化,应将戏剧文化资本转变为经济资本,进行资本化运作。从边际效用递减分析、戏剧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戏剧发展现状来看,以资本化运作方式来促进传统戏剧的保护和发展迫在眉睫。传统戏剧的资本化应注重戏剧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戏剧市场的开拓、融资模式的运用、现代化包装元素的采用、传承人的保护与培育,促使戏剧艺术更加光耀夺目。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的许多城市中,文化遗产丧失其原初功能后面临被废弃的命运,旅游业的发展为其带来转机,但同时也造成对遗产真实性的破坏.针对这一矛盾,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会同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提出遗产地成功发展旅游业的7个指标,以协调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甘熙宅第是南京市现存最大的民居建筑群.白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并改建为民俗博物馆作为旅游景点开放以来,其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但也存在忽视社区参与、非物质遗产失去活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成为热点问题,不同的观点被提出,并相互争论。通过对成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创设的研究,提出在传承视野中的产业化开发模式,论述了产业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关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并进行了相关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一直存在很多争论,其本质是保护重要还是开发重要的问题,也由此形成了很多的观点,大多数观点都是把保护与开发看做是对立的。事实上应该打破保护与开发的"对立性",建立"同一性",二者是互为手段,互相促进的。保护与开发不能确定哪个更重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先有保护才会有开发。以桂林为例,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处理,并在保护中做好开发与创新,最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协调一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存续以及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合肥市土地利用现状为切入点,构建了由14个指标组成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通过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合肥市2000~2009年各对应的指标值进行训练,对合肥市该阶段土地集约利用做出评价。通过运用BP神经网络测定方法,可以减轻人为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有效。结果表明:合肥市近些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这与合肥市现状也是基本吻合的。  相似文献   

19.
文化遗产资源作为文化旅游的基石,其非使用价值评估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以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采用电子问卷收集数据,通过条件价值法CVM评价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结果显示,基于CVM估计的2019年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非使用价值为5 230.2万元,人均非使用价值为16.57元,从支付动机角度发现游客更关注...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生精神文化的有益补充,对大学生党员具有德育与导向、示范与教育、启智与娱情等优质的价值功能,可以通过探明定期开展"红色文化周"主题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建立涵盖"红色文化"实践环节的学生党员发展考评机制、创设党员"红色文化"实践基地继续教育机制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