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汇聚     
正国务院办公室发文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出台。《意见》称,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意见》共10条,包括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清理整顿不合理收费、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完善银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有序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  相似文献   

2.
政策关键词     
《金融博览》2014,(18):5-5
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缩短企业融资链条等十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并明确了职责分工。《意见》要求金融部门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14,(9):80-80
国务院十大举措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金融部门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财经要闻     
《中国信用卡》2014,(9):8-9
目前,《国务院办公厅天下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意见》要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相似文献   

5.
《时代金融》2014,(25):8
<正>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十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并明确了职责分工,要求金融部门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今年以来,多地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日益突出,国务院及相关部委也密集发文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时代金融》2014,(9):8-8
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十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并明确了职责分工,要求金融部门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今年以来,多地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日益突出,国务院及相关部委也密集发文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企业融资成本高,是当前实体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之一。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从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缩短企业融资链条等十个方面,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当前企业融资成本确实偏高。有专家认为,总体看,各类融资成本呈现较大差异,但整体有所上升。目前,银行贷款的加权利率在7.3%左右:债券利率波动较大,在5%至10%不等;信托融资成本涨幅最大,实际综合融资成泰一般在10%:民间借贷利率最高,能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人民银行元氏县支行按照“创新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的理念,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家》2014,(9):40-41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不稳定因素,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下行压力较大的状况并未得到明显缓解,结构调整还正处于“爬坡”时期。面对如此复杂局面,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揽子“组合拳”方案隆重推出了。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金融部门采取综合措施,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多方着力破解企业“融资贵”难题。这些意见,将各项涉及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和措施具体化,为金融服务企业常态化、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行业扫描     
《证券导刊》2014,(33):56-59
【银行行业】 融资手续繁琐、时间长、费用高等问题是困扰许多企业的重要难题。阴前,国务院和央行同时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从提高放贷效率、降低金融机构筹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入手解决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的现状,其中,还明确提出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来源或运用原则上应与实体经济直接对接。  相似文献   

11.
细读国务院日前下发的《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在2300字浓缩出的十条(以下简称“国十条”)新政中,有九处提及“小微企业”,如此高频率的用词说明,在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上,小微企业“融资贵”己成高层最为关注的地带,同时也足“国十条”首先要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家》2014,(8):15-16
7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审议通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推动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3.
<正>背景: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弱,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降,社会总体投资意愿不高,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措施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深入贯彻党  相似文献   

14.
8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 在笔者看来,上述文件发布的背景值得关注:一是在央行公布7月剧减信贷与社会融资数据之后的第二天,意在稳定市场情绪与引导预期,即便单月金融数据不佳,但并非意味着货币政策收紧。  相似文献   

15.
有效缓解融资成本高问题,既可为企业“输氧供血”,又能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一行三会一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相继出台多项举措,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让中国经济的“细胞”动起来,畅通资金血液、激发企业活力是关键。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不止一次“点题”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研究标本兼治之策,集中体现为8月中旬下发的、被外界称为“融十条”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政策·直击     
《证券导刊》2014,(30):5-5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 银监会新政适时出炉 7月24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多措并举、标本兼冶、缓解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的要求,银监会印发了《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  相似文献   

17.
只有小微企业自身具备了“造血”能量,才能真正彰显出抗御“融资贵”等系列金融风险的功力。细研国务院R前下发的《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在2300字浓缩出的十条(以下简称“国十条”)新政中,有九个地方先后提及“小微企业”.如此高频率的用词说明,茌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上.小微企业“融资贵”是“国十条”首先要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小微信贷产品服务相比,“小微贷升级版”通过信贷技术、科技手段、管理模式、产品组合与开发方式的全面升级,实现了邮储银行小微服务的全面提升。 一段时间以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务院多次要求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力度。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被业界称为国家层面引导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再度发力。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4,(10):110-1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49次、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2014年9月12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9号)有关要求,指导商业银行改进绩效考评制度,设立存款偏离度指标,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促进相关业务规范健康发展,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