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中央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洁教育进课堂"以来,关于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研究方兴未艾。文章梳理了近十年来的研究文献,整理并运用学界主要观点、思路进一步解读"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把握"高校"在空间、时间、面向群体的特殊性,界定"廉洁文化",揭示高校廉洁文化内涵,从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探索高校廉洁文化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2.
陈加元 《浙江经济》2012,(17):24-25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信用建设。早在2001年12月,省委十届七次会议就提出了建设"信用浙江"的战略构想。从2002年6月"信用浙江"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信用浙江"网正式开通至今,浙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走过了"从初创到完善、从建设到应用"的10年,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回顾过去10年的信用建设工作,主要是突出"三个注重":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环洞庭湖区的新农村建设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顺应时代和民众的需求,在实践工作中注重发挥当地的优势、探索"生态富民"运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新思维"、探索由"生态旅游"启示的"新政策",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清廉医院建设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乎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为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按照"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强化党建引领医共体清廉医院建设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2019年3月以来,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推进医共体建设中,把清廉医院建设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打造"廉政文化品牌"、推行"清廉举措"、传播"清廉文化"、建设"清廉阵地",全方位营造清润廉洁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曹玲 《发展》2014,(4):52-5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适时提出:"保护生态,以生态文明引领城镇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针对张掖已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的目标,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并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环境污染问题如何治理?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城镇化如何解决失地  相似文献   

7.
"人的新农村"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大的战略意义。"人的新农村"建设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于"物的新农村"建设,是两者统一协调发展的基础;"人的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有的实践内容,更直接体现了对人的心理情感、价值取向、精神信仰、文化认知和习惯习俗等人性发展方面的尊重。"人的新农村"建设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农民精神信仰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性发展和乡村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强农产品生产源头建设、配送体系建设和销售网络终端建设,以直采直销的经营模式积极推进农产品进社区、进超市、进市场、进团体,实现"菜园子"与"菜篮子"的有效对接。辽宁省社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把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为供销合作社承担社会责任、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来抓。从2011年开始,该省社通过加强农产品生产源头建设、配送体系建设和销售网络终端建设,以直采直销的经营模式积极推进农产品进社区、进超市、进市场、进团体的"四进"工程,实现了"菜园子"与"菜篮子"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9.
薛维海 《宁波通讯》2014,(19):60-61
<正>文化底蕴深厚的镇海,人杰地灵、民风纯朴,历来崇尚教化、注重礼仪。近年来,镇海区以打造"文明之城、爱心之城、礼仪之城、厚德之城"为目标,提出建设"厚德镇海"的口号,并制订深化"厚德镇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作为镇海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将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第一要务,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厚德镇海"建设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0.
越新 《中国西部》2013,(1):54-57
随着发展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建设亲水、亲绿、亲田园,文明、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和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动情的叙述让人印象深刻,也将"生态"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答案是——"着力推进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29次提到生态,12次提到生态文明,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的响应。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国家战略。一、农田废弃物及塑料对人类生存  相似文献   

12.
张圆 《改革与开放》2013,(23):22-23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但政府职能转变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仍存在制度建设思路不清、动力和创新不足、区域和部门发展不平衡、法治建设不够、公共服务标准缺少等问题。本文在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对策探讨。一、江苏省"建设服务型政府"成效回顾"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各级政府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  相似文献   

13.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理论基础和"三分开"的实践导向出发,加强国企董事会建设正是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结合辽宁国企实情,在剖析董事会"空心化"、"独立性"缺失、"市场化"不足等问题基础上,从国资委的"大视角"切入,系统提出加强董事会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层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民为邦之本,县乃国之基""郡县治,天下安",县域作为城乡统筹协调、"四化"同步发展的"结合部",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起着固本强基的作用。西部各县如何创新发展模式,在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过程中建设好生态文明,是很值得研究的。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多点多极支撑"总体战略中也专门谈到"夯  相似文献   

15.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深情地描述"美丽中国",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鲍健强 《浙江经济》2012,(23):33-3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五位一体"总布局,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全球生态安全勇于担责的坚定决心。建设美丽中国,浙江不仅具有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而且是践行浙江历届省委领导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期许。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报告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综合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证了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与美丽陕西的辩证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是美丽陕西的本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任务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建设"两型社会"为实现美丽陕西创造了条件。探索推进陕西"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路:第一,"两型社会"建设中要强化节能环保、生态优先的意识;第二,"两型社会"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三,积极发展产业集群,强化产业支撑;第四,以发展工业园区带动发挥产业集聚优势;第五,加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同时,强调了陕西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着重点。  相似文献   

19.
正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农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全面推进宁德市"美丽乡村"建设。——福建省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廖小军在蕉城区、福安市开展老区"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时指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是当前全面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找准制约革命老区发展的瓶颈,抓住革命老区工作的关键环节,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革命老区发展。——河南省焦作市委副书记丁福浩在焦作市革命老区工作会议上,丁福浩强  相似文献   

20.
奎屯市在经济转型发展中,推行"以诚感商、以信引商、以情留商"的招商引资战略,并以大项目催生大产业,推动大配套,形成大集聚,培育起以化工、冶金、电力、光伏、纺织、卷烟为龙头的支柱产业集群。生态为先,跨越发展,逐步成为一颗耀眼的"西部明珠"。记者:赵书记,您好!中共中央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后,奎屯市将如何转型,践行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