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有关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还存在立法不足、银行业机构缺乏相应的自律机制、监管部门的监管目标和措施缺位以及银行消费者自身的金融法律知识、风险防范和维权意识薄弱等问题。有关部门开展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途径在于完善监管机制,加强行业协会自律体制职能的发挥,构建信息披露制度,积极设计教育保障体制,以有效保护银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叶建勋 《中国市场》2014,(11):38-45
从市场保护机制、规则保护机制和救济保护机制三个层面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了五点主要结论:一是有效监管下的金融业充分、公平的竞争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市场化保护机制。二是金融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主体,但不包括专业投资者。三是全面保护、倾斜性保护、差异化保护、便民高效以及保护和教育并举原则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五项基本原则。四是提出了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的主要责任和风险分担机制,即以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为界限划分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和风险边界,形成鼓励金融机构向金融消费者进行充分信息披露的机制。五是构建了利益制约下的金融消费者权益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3.
金融包容性发展是包括中国在内各发展中国家的重大课题.许多国家正有效利用手机银行渠道为众多无法享有正规金融服务的低收入群体获取金融服务,包括银行主导和非银行主导两种典型模式,而后者对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贡献更大.与传统网点银行相比,手机银行产生了新风险,一些成功运营的国家在电子货币发行、货币支付系统、代理商、反洗钱及恐怖融资、消费者保护等方面都积累了控制新型风险的监管经验.中国应借鉴国际经验,走出当前手机银行发展模式及相应监管政策的误区和盲点,将重心转向促进农村金融的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边鹏  顾研  钱军  黄毅 《全球化》2023,(2):76-83
面对数字经济革命带来的冲击,开放银行通过与商业生态系统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和其他业务功能,打造平台化的商业理念,为银行创造新的价值。利用报表词频统计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比较分析,本文实证研究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银行业明显加大了开放银行建设,其中盈利能力差和风险水平高的银行更是将开放银行视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然而,开放银行也带来了数据泄露、网络安全等新的风险,实证结果也证实,开放银行建设明显提升了银行的违规概率。因此,面对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发展开放银行的总体目标,一方面根据不同类型银行的市场定位,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数据开放共享平台等推动开放银行发展;另一方面针对开放银行的潜在风险,监管层也要探索建立资质准入有限竞争模式、运用监管科技等加强开放银行监管。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服务性质的App逐渐出现在了公众视野当中。然而,这种现象出现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接受银行金融服务业务的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数据被银行金融服务平台违规使用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建立与完善宏观层面关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制度,加强对银行业的外部监管与内部监督。国家应当通过加大宣传的方式提升金融消费者对于保护自身个人信息数据安全的意识,充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数据安全,从而促进银行业的良性发展,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消费金融产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关注度及活跃度提升,恶性竞争、消费者权益受损、不良告发及破产倒闭等风险事件频发;鉴于此,建议监管当局研判国内消费金融产业发展前景,通过顶层制度设计规范消费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从战略层面保障市场整体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深度嵌入和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不仅为中国金融产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给金融产业安全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一定数量银行的破产不可避免。尽管困境银行的市场退出,有助于维护银行业整体的稳健运行和有序竞争,促进金融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是,银行的市场退出毕竟要以损害部分存款人利益为代价,而存款人恐慌又极易造成银行挤兑,并有可能进一步引发金融恐慌,从而危及国家的金融安全。因此,为维护公众信心和金融产业的安全稳定,为保护存款人利益并为银行的市场退出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加快推动存款保险立法,尽快建立功能完善、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存款保险制度,应成为中国"十一五"期间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深度嵌入和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不仅为中国金融产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给金融产业安全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一定数量银行的破产不可避免。尽管困境银行的市场退出,有助于维护银行业整体的稳健运行和有序竞争,促进金融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是,银行的市场退出毕竟要以损害部分存款人利益为代价,而存款人恐慌又极易造成银行挤兑,并有可能进一步引发金融恐慌,从而危及国家的金融安全。因此,为维护公众信心和金融产业的安全稳定,为保护存款人利益并为银行的市场退出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加快推动存款保险立法,尽快建立功能完善、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存款保险制度,应成为中国“十一五”期间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经济博览     
今年金融改革有六个内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 为,今年的金融改革将包括六个方面的 内容。一、货币当局特别强调金融创新, 而且特别强调资本市场中的金融创新。 比如银行办基金、资产证券化、抵押贷款 证券化等。这些问题的提出,背后显然有 推动混业的思路。二、进一步明确了要调 整中国目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 结构的任务。三、要使利率成为有效影响 经济主体的经济变量。在此过程中,注意 的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一定是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推动下,金融业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商业银行长期依靠制度红利形成的利差竞争优势逐渐弱化,迫切需要寻求业务突破口.开放银行时代的来临,为银行业寻找业务转型提供了新的可能,长三角作为中国金融发展的前沿,实现金融一体化势在必行,开放银行与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具有强烈共性,以开放银行为手段,推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符合潮流.在金融一体化的过程中,长三角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需要利用开放银行的全新优势,助力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全新发展,提高长三角资金流动效率,突破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瓶颈.  相似文献   

11.
刘冰 《商》2014,(1):259-259
我国金融业从行政转向市场只有短短的20多年,随着金融业的开放与发展,金融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正在逐渐增多,我国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凸显不足,保护制度不健全,法律缺失,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隐私权、受教育权、赔偿权等屡受侵害。借鉴国外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成熟经验,立足我国实际,对我国金融消费者应采取横向立法规制和多元化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2.
1986年英国开启"金融大爆炸"以来,金融消费者保护逐渐成为英国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并因此创建了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建立了金融督察服务计划、金融服务赔偿计划并使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成为立法的重要内容。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将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鉴于我国历来都重视通过金融监管而非直接赋予金融消费者相关救济手段实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目的,因此当前我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应努力从英国等国家吸取经验,逐步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实现我国金融乃至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金融消费者体验谈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之亮 《消费经济》2012,(1):87-89,94
在竞争压力推动下,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导向,商业银行有必要时常关注消费者的金融消费体验,并持续提升体验满意度。本文在分析传统银行服务与电子银行服务的差异和互补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持续提高金融消费体验满意度为宗旨的电子银行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四十余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银行业,由于激烈的同业竞争和金融科技类公司的发展,存款和理财产品利润率持续下降,银行发展面临压力越来越大。多家银行机构通过不断地向数字化转型、开放引流来开辟新的盈利渠道。其中,开放银行作为一种创新的合作模式,是我国银行业经营方式的一次重要变革,必将引导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走向更稳定、更高质量的发展。通过紧密结合并运用几十年来金融科技和金融工程的实践成果,开放银行将在完善金融市场、促进非金融机构与银行的互联互通上发挥关键的作用。文章以国内开放银行发展的历程及现状为背景,对开放银行的主要技术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开放银行存在的监管风险及问题提出一些参考性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经济市场逐渐迎来了新的机遇,开放程度也逐渐提升,这直接引发了经济风险的剧增问题,由此,很多商业银行选择用金融衍生产品来实现风险的有效规避,从而获取利润,如此,市场竞争日益激化。当前我国市场中很多商业银行还处在发展初期,金融衍生业务还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规模也较小,加上金融产品很容易携带风险,导致在不合理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缺失合理到位的法律体系监管,内部管理结构出现失衡等。旨在更好的缓解如上风险,可以强化法制建设的力度,进一步优化监管体系,制定多元化的问题解决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威胁,长远角度分析,金融衍生产品和风险管理状况都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在市场所具备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6.
存款,对于银行业来说是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存款的持续稳定增长,也就没有银行的生存土壤,也就无法实现正常的经营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也走向了市场,多元化开放的金融市场格局正在形成。同时作为国内金融业面临着市场经济和经济转轨时期所遗留问题的双重风险也日益暴露出来,在市场日趋激烈竞争的今天,要使银行存款持续稳定增长,不使存款形成风险也日益暴露出来。在市场日趋激烈竞争的今天,要使银行存款持续稳定增长,不使存款形成风险,这无疑对银行改革和提高金融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合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保证存款的正常支付,从而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金融开放可以改变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并通过资源配置效应、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等达到推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但作为"双刃剑",金融开放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弊端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步伐的加快,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等金融开放活动日益频繁,正确的表征和测度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深入研究分析金融开放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相关性,对于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维持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金融开放进程中,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经济学进行分析。从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外资银行的进入三个角度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当前,俄罗斯、巴西、韩国、澳大利亚等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基本形成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一个整体框架,涵盖了法律保障、专职机构、金融教育和争议解决等诸多方面。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之一,在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金融消费环境及权益保护等方面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具有相似性。为此,有必要借鉴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推进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余亚妮 《现代商业》2015,(2):177-17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金融进一步开放,银行所从事的业务种类也不断增多,风险的来源和程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权益、防范银行挤兑、降低银行经营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需要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银行体系和有效的金融监管。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探讨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制度种类差异,进而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后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以求为更好的理解与应用存款保险制度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徐强 《商业科技》2014,(17):140-140
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是次贷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金融市场发展史证明,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要想健康发展,其中重要一点就在于金融消费者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反观国内,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政府对金融发展环境予以优化改造,但仍限于多种原因而无法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予以有效保护。基于此,笔者探究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对策,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