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锐  陈倬 《财经论丛》2011,(3):8-13
本文采用协整理论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并结合定性分析研究了"十一五"期间各种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着重考察了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农产品价格中的国际传导因素日益突出,但二者之间只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传导存在着时滞;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非常显著,我国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农业生产成本决定;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显著,但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有限。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对稳定农产品价格、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成 《价格月刊》2020,(1):30-35
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带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农产品价格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国际原油价格以及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大,采取通径分析法,选取我国农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农产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后发现,二者都会对我国农产品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能够通过直接影响对农产品价格发挥效应,而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间接影响对农产品价格产生效应,两者都会造成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实证结果,对比分析了2000年至2011年以来不同时间段中,国际农产品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人民币有效汇率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国内物价环境和国际农产品价格为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必须要提高抵抗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并且致力于稳定国内物价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对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存在协整关系,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变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影响较为显著;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进口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影响的作用时滞为3个月,国际期货市场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不存在时滞,且在第15个月影响达到最大;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与进口价格传递相比,国际期货价格的信息反应机制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更大。因此,对我国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研究,不断完善我国期货市场,以期货价格引导农民生产,推动国内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动态传递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2001年1月—2017年6月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月度数据,利用TVP-VAR模型和DCC-GARCH模型分品种从不同政策背景、不同贸易强度以及不同价格波动情况等多视角分析了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动态传递效应。结果显示: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且具有明显的时变性;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实施会降低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但不同农产品政策的影响存在差异;贸易规模越大,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越强;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存在非对称性,国内农产品价格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反应更灵敏;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关联性上看,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越高、贸易量越大,国内与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关联性越高,而农产品政策的实施会对部分农产品国内与国际价格波动的关联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分析以菜粕为代表的我国农产品期货新品种的市场有效性。实证表明,当前我国农产品期货新品种与其现货价格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期现价格波动后回到均衡状态的速度较慢,期货价格单向引导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对市场的影响力大于现货价格,现货市场对价格变化更敏感,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优于现货市场。  相似文献   

7.
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之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市场对“超级周期”形成的担忧持续存在。本文通过回顾历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周期性波动及其主要特征,总结了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新特征,提出了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可能产生的输入性风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主要与金融因素、地缘政治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关,为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更好地防范输入性风险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应该认清形势,动态监测关键指标变化,提前防范可能出现的价格风险;财政政策合理发力,不同宏观经济政策之间形成有效配合;关注国际大宗商品来源和运输通道安全;注重防范国际市场价格风险的传导,合理对冲风险;有效保护中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避免价格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中国农产品价格总体温和上涨,三大主粮价格较为平稳,波动小于国际市场,大豆、棉花、食糖内外价格差异明显,猪肉、禽肉价格先降后升,牛羊肉、禽蛋、牛奶价格继续上涨,果蔬价格季节性波动明显.在农产品供需结构性偏紧、国际市场联动性增强及突发事件、灾害天气等因素影响下,中国农产品正在进入高价格时代,国内外价格联动性增强,内外价格差距将长期存在.建议国家加快构建全球视野下的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农产品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速完善中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价格事关农业自身的发展以及整体物价水平的稳定,它的波动必将引起整体物价水平的变动。随着市场的日渐开放,我国农产品市场主体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分析农产品价格风险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我国农产品价格风险的规避方式。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以后,受到国内外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波动频率也在加快.从价格角度出发,以波动频率、幅度相对较大的果蔬类农产品为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市场供需差异的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烟草及烟草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我国烟草及烟草制品贸易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三个指标对中国烟草及烟草制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定,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烟草及其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整体处于弱势状态,并且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国内产量、出口价格、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加入世贸组织、品牌和技术等对我国烟草及其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为此,必须着力改善产品质量、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努力推动技术创新等。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入世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市场整合度不高,价格传递不完全;短期内,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也较小;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变动的贡献在不断加大,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原因来自于进口需求的低水平、政府的边境控制和国内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粮食价格与化肥价格变动趋势的分析,运用2006年~2017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化肥价格变动对粮食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价格变动对粮食价格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考虑化肥价格影响下,农业生产服务、种子等农资价格对粮食价格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机械化农具和农药价格对粮食价格不显著,"价补分离"政策对粮食价格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在化肥减量行动背景下,适度调控化肥价格,避免化肥价格上升挤占粮农利润,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种子业,继续实行"价补分离"政策,提高补贴精准性,减少农民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stablishes the significant roles of transport costs in price dispersions across regions. We identify and estimate the iceberg-type distance-elastic transport costs as a parameter of a structural model of cross-regional price differentials featuring product delivery decisions. Utilizing a data set of wholesale prices and product delivery patter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Japan, our structural estimation approach finds large distance elasticities of the transport costs. The result confirms that geographical barriers are an economically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the failures of the law of one price.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不仅可以扩大对外贸易,还能提升产品质量和推动产业升级。受政府的政策、成本和价格、质量素、劳动力、生产经营模式、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还不是很强。中国应采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科研的资金投入、培育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农产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等措施,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解静 《价格月刊》2020,(1):36-40
运用2016年1月~2017年11月的月度数据,构建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的VAR模型,并进一步依据ADF单位根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数据验证方法,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如何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下波动会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但这一影响被局限在某一些特定范围内,且这一显著影响在具体的每一个不同类别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又会出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受到金融因素的影响日益显著。利用Newey-West一致协方差估计法分别对稻谷、大豆、棉花和生猪的需求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由于不同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具有差异性,金融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具体品种影响程度并不一致,其中人口数量对四类主要农产品具有显著影响,而经济的较快发展对整体农产品影响显著;金融变量总体上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对于其他因素,包括居民的消费水平、农业国际直接投资等对农产品价格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流通效率衡量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已经从数量满足发展到追求质量提升和品种多样化的阶段,流通在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流通效率是衡量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快速、高效、低成本,以及消费者可选品种多样性的指标。基于生产者、流通业者、消费者的不同视角,流通效率存在不同的评判标准。从生产者角度看,能卖出较高的价格就是效率高;从流通厂商角度看,如何快速高效低成本是其主要指标;从消费者角度看,能够以最低价格获取高质量多品种的产品则代表着较高的流通效率。流通效率的研究对于新时期发展农业生产,提升消费者福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