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释放市场活力的关键之举,也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精准把握优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改革的关系,深入剖析现实困境及其成因,以"放管服"改革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将为新时代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内蒙古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对标先进地区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各盟市优化营商环境的进展情况参差不齐,推进不均衡问题较为普遍.本文在剖析目前内蒙古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进行对策探析,以进一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自治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放管服"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先手棋"和"当头炮",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政府的行政效率、监督管理、服务质量都得到明显增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放管服"改革也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认真梳理改革进程中仍面临的问题,聚焦重点、攻克难点,将"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4.
行政审批局作为我国“放管服”改革的新生事物,当前正面临突出的发展瓶颈。文章从服务设计理论视角审视审批改革浪潮的典型实践——西安市L区的“集成快办”,发现其所推崇的用户体验导向与审批改革所着力的办事人体验提升高度契合。为此,文章结合服务设计的“四阶段”与“五原则”,析出“集成快办”审批服务的生成逻辑,揭示激发审批局改革活力的创新路径,以期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及突破审批改革瓶颈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佳 《改革与开放》2021,(21):28-34,50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是践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介绍江西省A市行政审批领域改革实践探索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借鉴,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各地推动行政审批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放管服"改革是"开放搞活"历史经验的延续。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章认为,要准确把握"放管服"改革的时代内涵,从树立政府整体思维、拉近政策制定与落实、以政务公开深化简政放权、完善改革联动机制4个方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一直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部分地区仍存在诸如改革观念转变不到位、协同作用发挥不充分、政务信息资源不共享等现实问题。文章立足于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针对当前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现状,检视问题、找准差距、对症下药,以期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进一步优化服务,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8.
<正>"放管服"改革是推动政府自身革命的"先手棋"和"当头炮",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新常态时期的重要内容。去年以来,宁波市把统筹推进服务窗口、政务平台、审批标准、网络数据和监管力量的"4+1"行政审批服务集成改革,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秦长江 《发展》2022,(1):46-49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一招".近年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营商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具有较大差距,"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发展环境和要素保障存在诸多问题.今后需要从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省域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健全以市场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优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的相关文件,要求做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天津某医院为积极响应国家科技领域的"放管服"改革要求,更新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对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总体上还存在"放权"不够彻底、"管理"不够科学、"服务"不够到位的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了解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找出制约科研创新的制度障碍,优化科研管理模式,为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要求,释放医院创新活力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在2006年9月26日日本参众两院的选举中,安倍晋三当选了日本新一届的首相,即刻他就组织了被外界认为政治上更加保守的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13.
张朝龙 《特区经济》2008,(12):25-27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目的在于获得生存、发展利益。人具有追求利益的天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利益追求、调整和不断解放中持续实现的。改革就是在"还人利益"中不断与时俱进,从"还人利益"到"平衡利益"以实现理性利益。理性利益是社会和谐、社会发展合力最大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超 《乡镇经济》2004,(12):5-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近几年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已有很多研究,但就一些焦点问题仍存在分歧。本文力图从“三农”问题的表象入手,指出其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是社会制度层面的改革滞后,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非农化”与“城镇化”合二为一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模式”,亦称“中国改革模式”。它包括改革的理论基础、改革的原则、改革的模式和它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模式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几千年维持不变的以家族伦理为中心价值的文化制度体系,在中国人的心理及行为上打上了深刻的家族文化烙印.随着全球化、都市化、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族结构也发生了变迁,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需要我们思索如何构建新型的家族文化,这对中国社会及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是一种“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这种“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通过高投入和扩大规模的路径来实现,以高成本和低效益、较大的经济波动性、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基本特征。在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要通过行政体制创新、经济体制创新以及体制的综合创新来实现由“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经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改革政府干预经济的模式。其中,国有资产的进入、退出以及合理的配置方式,就成了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研究表明,评价国有资产改革,无论是采取以效率为标准、重在结果的“结果观”,还是采取以公正为标准、重在过程的“过程观”,都存在顾此失彼、难以两全的局限。惟有将公正和效率两者恰当地结合起来,以过程的公正确保改革结果的可接受性,同时,以结果的效率优势来维持改革的可持续性。因此,国有资产的改革,需要统筹效率和公正,最大限度地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改革开放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张广辉  张建 《改革》2021,(10):41-56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能有效破解"两权分离"产权制度下的权能困境,提高宅基地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其财产权能实现,带动农民收入增长.在厘清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宅基地"三权"分别通过所有权虚位权能实现、资格权潜在价值显化、使用权多元化流转机制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面临着所有权虚位权能实现"难"、资格权潜在价值显化过程"杂"、使用权多元化流转遇"阻"等现实困境.为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应进一步激发所有权实现动能,激活资格权潜在价值,畅通使用权流转通道.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而走出的一条独立自主,不断改革、发展、创新的道路,即"中国模式"。这种"中国模式"之路不但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成功典范,同时也为整个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和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